南城香逆襲式變革:單店日流水如何做到行業5倍?
2014年南城香就是一家普通的餐飲企業,在北京有20多家店。老板汪國玉最開始是從夜市燒烤攤做起來的。
2015年外賣大戰開打,汪國玉抓住了這個小趨勢,做出了外賣萬單店。2018年南城香每天外賣就有2.5萬單,一年的流水近6個億。
現在南城香已經成為了北京中式快餐界的隱形冠軍。2019年平均日流水做到了3.5萬元,是全國快餐店平均水平的5倍,其中一家180平的店,更曾創下日流水九萬多的記錄。
2020年疫情之下,南城香沒有出現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也沒有向借銀行一分錢,員工工資如期發放,供應商正常付款,依然在持續擴店。現在南城香已經在北京開出100多家店。
內參君來到位于北京趙公口的南城香總部,與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一起探討了成功轉型背后的邏輯,為大家奉上一篇干貨滿滿的汪國玉自述。
3月17日,汪國玉將作為中國餐飲創新大會演講嘉賓,分享“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我從五年前就開始準備了”這一主題。
組織架構變革:
把重心轉移到門店,花錢的(總部)服務掙錢的(門店),掙錢的服務給錢的(顧客)。
有好幾年,南城香似乎一直在原地打轉。我們嘗試過煲仔飯、大排檔、自選快餐等模式,開到20多家店之后,數量再也增長不上去了。2015年左右,我們痛定思痛,開始變革。
變革的第一步,從組織開始。
我們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一梳理,模式有問題,產品有問題,員工積極性......都是問題。最終根本問題在哪里?是核心管理團隊。先把人的問題解決掉,再讓人去解決問題。
當時20多家店,總部辦公室有40多人,組織臃腫。人多,效率就低,領導的責任就降低了。
老板要親自動手革命,別人做不了。當時我親自當了總經理。總部的人要少,一個人管一個部門,大部分都是光桿司令。這個時候誰都躲不掉,干不好就是你的事,推卸不了責任。
做餐飲,重心到底在哪里?
很多企業是以總部為重心的,我們反過來,重心一定要下沉到門店,因為顧客面對的是門店。我們有句話叫做,花錢的(總部)服務掙錢的(門店),掙錢的服務給錢的(顧客)。
以前南城香有區域總監一職,很多門店都是5-6個店算一個區,一個區的組織架構是:員工-店長-區域經理-營運總監-總經理。這種飛機型的組織架構,看起來很完美。區域經理其實并沒有起什么作用,反而使得上下層脫節。門店經營得好不好,與區域經理并沒有直接關系。
現在我們是飛碟型的組織架構,只有兩個平臺,總部和基層。總部有董事長、產品總監、營運總監、品牌總監、總經理等6個主要決策者,總共15人左右。門店哪里出了問題,都能快速解決。比如之前感染新冠的外賣小哥到了店里,我們一個小時內就做出了決策,讓所有工作人員都去做核酸檢測。
這個組織架構,從我們20多家店的時候開始實施,到現在100多家店仍然適用。
店長模式:
年薪最高的有80萬,平均是30多萬元。
很多企業規模小的時候做得很好,規模大了可能就倒掉了。就像華為說的熵減,人到了一定程度,激情就會消減。人多了以后就要解決這個問題。
要讓團隊一直保持活力,就需要不斷地讓新人進來。
南城香有后備店長年度計劃。比如2021年我們準備開35家店,要儲備40個店長,富余10%的店長。不斷再培訓,不斷用新人,這樣底下的人就覺得有干勁,只要干得好,我就有機會當店長。
南城香空降的店長很少,一個店長培養期至少3年。從基層培養起,廚房、收銀、店助等每個崗位都要輪崗、考核。
店長每個月都有考核。考核是多維度的,包括服務、營運收入、利潤率、顧客滿意度、產品質量、神秘顧客檢查等。每個店有不同的指標,如果達到指標了,就可以拿走獎金。考核排名倒數10%的店長,績效獎金就沒有了。如果下個月沖到排名前10,就可以連帶上個月的獎金一起拿到。
只要干得好,就能多掙錢。干不好,就被淘汰。到現在,年薪最多的店長能達到80萬,平均是30多萬元。
2021年店長淘汰率不低于10%,這是硬性指標。今年開頭已經換掉了2個店長,主要原因是犯了錯誤,比如防疫不力。要把干不好的淘汰掉,讓新的人進來,就能給組織保持活力。
定位:全時段社區餐飲
快餐:選模式、選賽道要看能否長久。
選模式、選賽道要看能否滿足顧客的需求,能否長久發展下去。
比如被我們割舍的自選模式。
1)產品沒法讓顧客記得住,只是滿足顧客吃飽的問題,這樣不行。做品牌,你必須告訴別人你是賣什么的。
2)自選模式的根本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賣剩菜”的問題。2點左右客人到來,只能吃中午的剩菜,這個破局不了就無法繼續。
3)產品做不出精品,因為是大鍋炒菜。
我們也很想做現炒,但是沒有能力做現炒。現在很多餐廳做的現炒也不是真的現炒,也是類似于自選模式。現炒的成本太高,選址、人工、標準化都是難題,一線城市不好操作。
現在我們做的肥牛飯,湯汁可以做標準化。很多餐飲企業做標準化把自己做死了,他們對標準化的理解有誤差,最終做成了“標準難吃”。標準和好吃要如何平衡?好吃還是要擺在第一位。好吃就是要新鮮、現做。
選品:顧客十年、二十年不會淘汰的東西,才是經典,我們就做。
顧客對餐飲的需求點在哪里,顧客十年、二十年不會淘汰的東西,才是經典,我們就做。
2015年變革至今,南城香主打的方向沒有變。羊肉串、肥牛飯、餛飩,都是被驗證過的東西。我們把這些產品定位為主打品類,這些產品再賣十年二十年也能繼續賣下去。這么多年,我們不斷改進,讓產品更好一點,更精一點。
全時段社區餐飲:這是提高流水最簡單的方法。
什么是全時段?
就是一日三餐早中晚,我們都供應,一日三餐之外的時間,你上午十點來,或下午三點來,我們依然供應。除了夜里休息時間,你任何時候來到南城香,都可以吃上飯。其實做餐廳的都希望能做到全時段,因為這是提高流水最簡單的方法。
但如果你開在寫字樓、商場,都不能做到全時段。所以,我們就只開在社區的街邊。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街邊好位置本來就是稀缺資源,這也是我們的隱形資產。
外賣:我們算的是邊際利潤,不做專門的外賣店。
外賣是大趨勢,必須要做的。但是專業的外賣店不能做,必須要有實體店做背書,以實體店為主。選址的時候,我們先看這個地方堂食賣得怎么樣,再考慮外賣。
近幾年外賣很好,但越是現代化的東西,變數越大。在變數之中,我們尋找不變的東西,比如堂食經營是永遠不會變的。我們把服務、業務做好,再延伸到線上做外賣。反過來通過外賣擴大影響力,把線上的顧客再導流到門店。
外賣利潤低沒事,我們算的是邊際利潤。如果實打實地算,大部分都是在賠錢。但是我們對比有外賣的門店,和沒有外賣的門店,是有區別的。有外賣的店還是能掙錢的,雖然少掙一點點,但是帶動了顧客進店,還能分攤其他成本,還是能賺錢。
不上市,不融資,不加盟
對于資本,我們順其自然,不會硬上市。
上市不是餐飲企業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做百年企業。順著目標做下去,很多短期的行為,我們就不做。
也有資本來找我們,說到南城香估值多少錢。我說,南城香活著就值錢,死了就一分錢不值。如果南城香著急上市,有可能上市后馬上就衰退了。
我們對資本的態度是順其自然。企業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比如以前我們擺個攤就行,現在不開公司都不行。如果以后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了,不上市都不行了,我們就上市。
很多企業硬上市了,但是基礎不牢固,奮斗精神沒有傳遞下去,就禍害了下一代。我們現在不計劃上市的原因,一個是享受奮斗中的樂趣,一個是要把文化精神、奮斗精神傳遞下去。
沒有能力管好加盟店,就不做這個活兒。
我們不瞎折騰,不開加盟店。我們沒有實力控制好加盟店,就不做這個活兒。
像我們的店長機制,加盟店就做不到。一些加盟店經常請家里的親戚來管理門店,這樣的人來南城香可能連店長助理都當不了,我們的店長三年以后還要每個月接受考核,一年還有10%的淘汰率。有一些加盟店開在南城香旁邊,一對比,南城香流水是他們的5-10倍。
沒人、沒錢,不開店。
定百年企業的目標,就做百年的計劃。那時候我就考慮到了,銀行的錢不能借,借錢之后遇到危機,有可能就是“雷”。銀行擔心你還不起錢,可能釜底抽薪。我們把自己后路斷死了,我們要想辦法掙錢,不是想辦法借錢。
如果掙不了錢怎么辦?就把店關掉。
平常一個企業經營最旺盛的時候,感覺都挺好,反而是危機的時候。要時刻考慮企業出現危機的時候怎么扛過來。如果能扛過來,企業就有了下一個制高點。
我們公司一直現金流不斷,一直備有余糧。平時也不欠供貨商的貨款,生意很火的時候,欠別人錢覺得沒事,遇到危機的時候怎么辦?疫情來的時候,供應商對我們很有信心。我給財務的要求是不能欠別人錢。
沒人、沒錢,不開店。所以我們也在控制開店速度。我們最起碼5年之內不離開北京。北京這么大市場,肯德基有400家店,我們要把北京做好,別人想進進不來。我們定的5年的目標,就是在北京增加300家店,到400家店。
狼性文化:
我們不要太聰明的,而是要踏實肯干的。
我們未來有可能會有幾千、上萬人,要怎么保持戰斗力?這就要找志同道合的一群人。
南城香最大的特點就是奮斗精神。我們招人不要太聰明的,而是要踏實肯干的。做餐飲也沒有多么高大上,學歷不是那么重要,勤奮、積極向上、肯干就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上幸福生活。找這群人,自然就有戰斗力了。
很多人沒有搞清楚董事長的責任。我就是把握文化建設的那個人。
做餐飲的,還是需要有文化修養。我和店長講課經常講到經濟、國際形勢、歷史。餐飲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以前有一批人靠機會、關系發展,但是機會會消失,最終我們要靠實力。環境不好不要抱怨,越是活下來,就越要表現出我們生命力。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道德經》,老子的第一句話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規律。比如以色列有危機感,所有人就更加努力,農業、軍事都發達。
我們的員工很多是農村過來的,家庭環境并不好,從小就有危機感,但更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每年會組織一個活動,比如北京六環徒步247公里,沙漠徒步,騎自行車環繞北京。這樣的挑戰雖然很苦很累,但很有價值。
南城香的狼性就是很頑強,打不死。很多人來南城香不適應,我們的人走出去也不靈了。外來的店長很難適應,一個是工作節奏,一個是工作責任心。很多店長過來,以為店長很掙錢,其實錢并不那么容易掙。而其他品牌把我們的店長挖過去也沒有用,在這個環境中造就的人,就適合在這個環境中干。
董事長還要做的,就是控制好節奏,把握未來規律。比如快餐這塊,會走區域化,區域王很快就出現了,在西南有鄉村基、安徽有老鄉雞、上海有老娘舅。接下來就要做跨區域了,比如老鄉雞現在就在走出安徽。但是,快餐不適合滿地開,遍地開效率低。我們到下一個地方的計劃是像航空母艦,必須有一個戰斗群。
后記:
內參君造訪南城香趙公口店時,恰好遇到一位同桌的食客,頭發已經花白,年紀約有七八旬,一下子就認出了汪國玉是LOGO上那位老板。她就住在周邊,南城香幾乎就是這位獨居老人的食堂。阿姨告訴我們,這家店的服務員收入比其他地方高,但也辛苦。
南城香與其他快餐店不一樣,許多顧客吃完后,仍喜歡在座位上停留幾分鐘,慢慢剝完手中的小橘子。這里會為大家提供免費水果和小菜自助,一年四季更換應季水果。小小的細節,便把餐廳的品質感傳達給了顧客。
趙公口店的二樓,便是公司總部辦公室。會客室里擺放著兩張桌子,一套茶具,裝置非常簡單,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墻上醒目的“一群人,一件事,一輩子”。一如南城香的風格,低調、務實、通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