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擬更名為中國國龍茅臺,碰瓷茅臺?
2月16日,正是牛年大年初五迎財神的日子。而就在這天晚上,港股信陽毛尖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建議將該公司英文名稱由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陽毛尖)更改為中國國龍茅臺集團有限公司。
此消息一出,僅用一個小時就占據了微博全國熱搜的第40位;消息發布后兩個小時,對應排名已經升至第21位。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自2002年以來幾度更名,曾用名包括“東君化工集團”“大慶石化”“中國天化工”,在更名為“信陽毛尖”之后,還曾計劃更名“新中國經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但并未成功。
港股信陽毛尖擬更名中國國龍茅臺集團,
網友評論:“碰瓷嗎”
對于擬更名“中國國龍茅臺集團”的理由,信陽毛尖董事會披露,更改公司名稱將更能反映集團業務發展的現況及其未來發展方向。董事會相信,新名稱能為該公司確立更合適的企業形象及身份,將有利于該公司的業務發展,并符合該公司及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因為市值破三萬億和飛天茅臺“一瓶難求”,貴州茅臺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港股信陽毛尖擬更名公告發布之后,“信陽毛尖”的熱度順勢獲得提升。
對于這種操作,網友驚呼看不懂!各種評論隨之而來。
在新浪微博上,網友是這樣評論的:
在東方財富網“信陽毛尖”股吧中,網友的評論是這樣的:
據了解,信陽毛尖此次擬更名或與其2月初的一次收購計劃有關。彼時,信陽毛尖曾發布公告稱,于2021年2月2日,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牡丹江龍晉酒業向獨立第三方收購內地酒類業務——北京耀萊龍微酒業100%股權,代價8000萬港元,包括現金500萬港元,及7500萬港元一年期零息承兌票據。
公告顯示,北京耀萊龍微酒業主要從事酒類產品的采購、銷售及設計業務,為以下在中國商標局注冊的商標的注冊擁有人,編號:9599581、10459764、11336574、14032686、14743068、14743146、14743102、14877903、14878051、14877970、15147203及44140263(商標)。
公告稱,目標公司耀萊龍威的業務伙伴上海高誠是中國酒類業務的優秀營銷專家。上海高誠已推出貴州茅臺、五糧液等著名酒類品牌的推廣。另一方面,目標公司擁有一系列商標,包括成龍商標(商標號碼為9599581及11336574)。
董事會認為,目標公司耀萊龍威與上海高誠之間的合作將對酒類銷售產生有效的協同效應。整合成龍商標及酒類,將為本公司帶來協同效應,可在中國龐大的酒類市場中占優勢。
信陽毛尖認為,收購事項與集團的整體業務方向一致,是加強集團的客戶基礎及拓展中國酒類市場能力的投資良機。
曾計劃整合信陽當地毛尖產業,
后與信陽毛尖茶葉“分手”
港股信陽毛尖是什么樣的企業,與信陽毛尖茶葉到底有無關系?這家公司的簡稱為啥叫“信陽毛尖”呢?
時間回到2018年1月份,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秘書長沙濤的間接全資子公司Dragon Wise Group Limited與中國天化工附屬子公司Prosper Path Limited訂立了股份轉讓協議,后者擬以8580萬港元(以發行2.2億新股支付)的總價格收購信陽毛尖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陽毛尖控股)之全部已發行股本,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名稱改為“信陽毛尖”。
同時,雙方還簽署了業績相關協議,截至2018年12月31日為止六個月時間,信陽毛尖控股虧損不得超過人民幣500萬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信陽毛尖控股實現凈利潤不少于人民幣850萬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18個月,信陽毛尖控股需實現無虧損;截至2020年6月30日兩個年度,信陽毛尖控股需實現凈利潤不少于2150萬元。
2018年7月,中國天化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更名為“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同年11月份,其證券簡稱正式改為“信陽毛尖”。
在2019年4月24日記者會上,沙濤表示,從投資者角度來看,這次收購過程是成功的,信陽毛尖的化工業務將會淡出公司主業,由“大健康產業”取代,未來公司還會發展茶產業、食品、飲料及旅游業,將在當年下半年以茶葉融入飲料,進一步發展公司的茶產業。
根據信陽毛尖2019年中期業績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信陽毛尖控股實現稅后累計經審計虧損約為人民幣416.5萬元。這個數字遠低于此前協議約定的盈利人民幣850萬元,而中國天化工(信陽毛尖更名前公司名稱)第一大股東陳遠東與沙濤之間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也自動失效。
實際上,在信陽毛尖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日之前,信陽毛尖管理層已決定終止茶葉分部業務。
2019年1月22日,信陽毛尖曾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于1月20日與信陽毛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陽投資)訂立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從2019年1月20日至2022年1月17日,信陽投資將進入香港資本市場并通過多種方式入股信陽毛尖,擬成為信陽毛尖的策略性股東,并協助向信陽毛尖導入其他資產。
公告顯示,信陽投資注冊資本為20億元,屬信陽市財政局全資擁有。
但截至信陽毛尖2019年中期業績發布時,信陽毛尖與信陽投資的合作仍無進一步的進展,信陽毛尖茶葉分部的虧損也達到約人民幣416.5萬元。如無信陽當地國資的支持,信陽毛尖可能在獲取毛尖茶葉資源方面面臨更大困難。
一位信陽毛尖控股原核心高管于2021年2月16日晚間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采訪時表示,“信陽市毛尖產業失去了一次和資本深度結合圖謀發展的大機會”。
賣茶?賣酒?還要賣蜂蜜?
數次更名,股價早已“成仙”
不僅要搞化工、賣茶、賣酒,信陽毛尖還曾計劃介入蜂蜜產業,并更名為新中國經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但均未實施。
2020年2月份,信陽毛尖與軟銀綠色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軟銀綠色)訂立了策略性投資框架協議,為支持信陽毛尖發展符合綠色、可持續要求的新經濟業務,軟銀綠色將按照當時的市況及資金使用情況,對信陽毛尖做出不少于5000萬美元的策略投資,投資方式不限于認購債券和股權等。
公告顯示,軟銀綠色為沙濤關聯企業。
當年3月份,信陽毛尖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任命林必田為公司執行董事,委任田恬為公司項目總監,其中林必田為深圳市前海田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田田)總經理,而田恬則為該公司持股比例30%的股東。
公告顯示,田恬還擔任咸陽田田科技種養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咸陽田田)董事。咸陽田田的核心資產是創立于1987年的田田農場。2019年10月份,咸陽田田曾舉辦“借力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籌備會”,而且志在必得,并將以全蜂產業鏈集團的形象亮相港股市場,同時提出“擬以借殼的方式實現上市”。
2020年3月底,信陽毛尖發布公告稱,擬將公司名稱更改為“新中國經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介入蜂蜜業務及公司更名事項均未實施。
回溯其歷史,這家公司還真是改名“上癮”了。
2001年上市
東君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東君化工集團)
↓
2002年更名
大慶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大慶石化)
↓
2007年更名
中國天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中國天化工)
↓
2018年更名
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信陽毛尖)
↓
2020年擬更名
新中國經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失敗
↓
2021年2月擬更名
中國國龍茅臺集團有限公司
但數次更名,并未給其股價帶來驚喜。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發稿,信陽毛尖報0.435港元,股價已連續4年多低于1港元,是一只“仙股”。
Wind數據顯示,2019年12月31日,沙濤仍為信陽毛尖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6.47%,而到了2020年6月底,沙濤已經退出信陽毛尖股東行列,信陽毛尖原二股東陳遠東持股則增加至27.54%,成為新的大股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