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變賣資產套現6.7億,香港卓悅急了
日前,香港美妝零售商卓悅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卓悅)發布公告稱,公司欲出售物業資產,售價為不少于6.7億元,用以改善現金流和提升營運資金狀況,來重新分配資源。
根據香港卓悅此前預測,公司2020年綜合凈虧損同比將增加至約70%或以上,按其2019年凈虧損1.09億元推斷,香港卓悅2020年虧損或達1.84億元。如此看來,香港卓悅賣資產求生的舉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要賣資產套現6.7億
針對此次出售事宜,香港卓悅擬定了兩種方案,一是通過傲林有限公司(下稱:傲林)向買方直接轉讓物業,二是透過向買方出售旗下子公司ApexCentric或傲林的全部已發行股本的方式完成。建議代價不少于6.7億元。
▍截自香港卓悅公告
據了解,ApexCentric為香港卓悅直接全資附屬公司,負責投資控股;傲林則是ApexCentric直接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在香港持有物業。香港卓悅所說的“物業”,實際是指由傲林擁有及持有的卓悅集團中心,位于香港新界荃灣橫窩仔街36-42及44-50號。
青眼進一步了解到,2014年,香港卓悅以4.11億元購入新界荃灣橫窩仔街物業,總面積223804平方尺。不久后的2015年11月,香港卓悅正式將總部遷往荃灣。對此香港卓悅表示,更大的樓宇面積及配套設施,將優化集團的中央管理及物流管理。
時過境遷,當消費者被電商、海南免稅店等渠道所吸引,內地旅客赴香港爆買的盛景不再,再加上香港卓悅在中國內地布局遲緩,市場認可度較低,也終究是難逃一劫,走上了變賣資產的自救求生之路。
去年預虧1.84億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香港零售業銷貨價值和銷貨量分別下跌24.3%和25.5%,兩者都是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還有數據表明,今年1月,香港地區藥物和化妝品銷售額同比下跌40.1%。
在香港經濟極度困難的關口,香港卓悅也是舉步維艱。青眼發現,香港卓悅自2013年營業額超30億元到達小高峰后,就開始走下坡路,到2019年該公司營業額已經縮水到12.24億元。
去年,新冠疫情的全面爆發更加重了香港卓悅身上的負擔,該公司去年營業額預計將錄得雙位數跌幅,毛利率也相應下跌,綜合凈虧損將增加至少約70%,按2019年虧損1.09億元粗略計算,2020年虧損或達1.84億元。據悉,2020年1-6月,香港卓悅營業額僅有2.79億元,虧損了1.17億元。
當香港商業地位受到挑戰,同時面對高企不下的租金,LV、Fendi等奢侈品牌紛紛選擇關閉香港主要購物區的門店,以節約成本。可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企業,香港卓悅卻沒有多少退路可言。
事實上,香港卓悅也砍掉了一些業績不佳的零售店,美妝零售店的數量從2015年的42家已縮減至現在的25家,不過,香港卓悅旗下多家公司還是因租金滯納問題淪為被告,卓悅批發還因欠租,陷入清盤風波中。
據香港卓悅介紹,申請人群亮投資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7日向法院申請對卓悅批發清盤,理由是卓悅批發未能支付拖欠租金及空調費/管理費連同應計利息款項約338萬元。據悉,經雙方協商,清盤申請已經被撤回。
發力電商、新零售
香港不再似10年前遍地黃金,躺著就能把錢賺,內地零售業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數字化重塑了零售業,科技幫助提升購物體驗。意識到這一點,香港卓悅也做出了不少新嘗試。
據悉,香港卓悅在去年啟動KOL直播孵化器,旗下超過200名前線銷售人員被培訓成為直播達人,分享最新產品信息、與消費者在網上實時互動。同時,香港卓悅新零售創新中心還創建了一家新零售概念店(美魔),意在利用大數據和新技術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可以看到,雖然香港卓悅線下店逐步縮減,但他們仍未放棄過線下,與此同時,香港卓悅也加快了線上布局,入駐天貓國際、京東、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及海淘網,還在微信商城開設了店鋪,和會員用戶保持溝通。
這場疫情雖然重創了香港卓悅,也讓他們意識到擁抱新零售與數字化應該成為常態。而為了進一步扭轉局面,尋求長遠發展,香港卓悅才又萌生了通過出售資產加速變現的想法。香港卓悅表示,出售所得款項凈額將加強公司的現金流及提升本公司的營運資金狀況,以便重新分配用于業務發展的資源,包括全球的零售商店及電商公共平臺。該公司也強調,兩份意向書均不具法律約束力且并非獨家意向書,并無就建議出售事項訂立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不管此次出售計劃結果如何,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香港卓悅不再那么保守了。
注:除圖表外,文內貨幣均已換算成人民幣。
Top100《新銳品牌價值報告》,以投資視角看行業,點擊此處新銳品牌價值報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