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光與夢想之下,零售業的核心關鍵是人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劉國正
圖片/聯商圖庫
距離2021年聯商大會圓滿召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本屆大會的主題“榮光與夢想”,很多嘉賓發表了對于零售20年和未來行業發展的理解和看法,不少觀點至今熱度不減,有些觀點也會影響著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在此,個人也聊聊自己的一點想法:未來幾年,零售業的核心是什么?
這些年,我們討論過各種核心力:模式、定位、技術、數據、制度、商品、場景……,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角度、發展階段不同,但今天,我想聊一聊最基本的一個字:“人”——未來幾年零售最基礎最核心的關鍵點。
我們從消費者、商品和服務、企業員工、合作伙伴幾個與人有關的方面來分享:
一、消費者
這些年無論是以線下體驗消費為主的時代,還是線上突飛猛進發展的時期,亦或是線上線下融合的大環境里,很多同行都在做同樣的一件事:“以消費者為核心,滿足顧客需求,達到顧客滿意”,這件事,未來依然是我們的核心工作,一項需要做到極致、有下限無上限的工作。
現在,或者未來,我們關注消費者,關注什么?
消費者的變與不變
消費者的“變”,體現在多方面: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娛樂方式、消費理念、消費習慣、年齡結構……這些各種各樣的變化,都最終會提現到,或者影響到其最終消費行為上。
如同直播電商的火熱,離不開直播用戶的激增,再往深或前一層次,離不開短視頻、直播娛樂方式的出現,粉絲經濟的演化,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出現等等;更早些時間,電商的興起、便利店的發展等等,都與人的變化息息相關。
未來哪些改變會影響到零售業?是值得每一家企業深思的問題。
在變化出現時,能深層次的滿足新的變化需求,對于絕大部分零售企業來說已經足夠了;當然有些企業也可以在實力允許下,在變化之前提前布局。
而消費的不變,更值得我們思考,不變的事情,更值得我們深入、長久去做。
最簡單的,消費者要購買商品,要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商品與服務,就是值得我們深入長久去堅持的工作。
消費者不變中的變與變中的不變
不變中的變化,變化中的不變,有點像繞口令,或者像一道哲學題,但確實是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的一個話題。
不變的事項,如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對服務的要求,對效率的要求,未來一段時間內是不會變化的,但這些不變之中的變化,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優化,提升標準。
例如對服務的要求,消費者對服務的要求不會變,但早些時候我們在講服務的標準化,也誕生了各種如服務、禮儀的培訓,細化到舉手投足、笑容等等,但隨后,服務的人性化又提到日程,將商家與消費者距離拉近,或者不讓消費者覺得服務太刻意,再到后來,服務的個性化又被重視起來。
不變的事情,值得我們長期堅持去做;不變中變化的事情,需要我們深入、用心去做。
同理,各種各樣新模式的出現,新營銷的出現,不少的企業看到了就跟,或者看到競爭對手在做,我就要做,比如社區團購的火熱,深入去想,其中有兩點不變的東西:不少企業在尋求開辟新賽道,或者要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消費者越來越會從綜合多維度考量去做選擇。
這些變化中的不變,需要我們能夠踏下身,沉下心去思考,去衡量,做好選擇,去努力。
二、商品和服務要講人性,有溫度
我們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時間去研究商品,未來,我們也要拿出更多的資源,去研究人,研究人性。
無論是生產商還是零售商,平臺方等等,企業需要研究人,研究人性,讓產品更符合人性,讓場景更具人性化,讓服務更具人性化,讓銷售更具人性化,讓消費者與企業之間,從買與賣的關系真正到人與人的關系。
我們很早就在講,讓商品會說話,在這里增加一點,讓我們的商品會說“人話”。
服務同樣如此,如同前文提到的,服務的最高層次應該是發自內心,喜歡的,而不是強制的,與績效掛鉤的,當一天我們的零售業服務達到了從業人員從上到下,發自內心的喜歡的階段,我們就成功了。
三、企業員工
我一直認為人是零售業最珍貴的資源,也是最難得的資源。
很難想象,一個不懂得珍惜自己員工的零售企業,會如何對待自己的顧客,如何對待自己的合作伙伴。
很多零售同行在學胖東來,首先一點,能把胖東來對自己員工的學到了,再學其如何對待商品,對待顧客。
將企業員工作為企業最核心的財富,而不單單是企業資產,如果僅僅把員工作為企業資產,最起碼,從定位上,就已經有偏差了。
一個合格的零售人的成長,是需要時間歷練的,另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零售行業,他們的生活環境、思想、理念,與老的零售人是有差異的,而這些人,很多程度上決定零售企業的未來。
給員工更多的人性溫度,人性關懷,進行人性化的建設,會是一項值得長期去做的工程。
四、合作伙伴
只要我們是在做零售業,就離不開各種合作伙伴,零售業里沒有孤膽英雄,未來,想要更好的發展,除了企業自身,合作伙伴的質量會決定我們發展的速度與穩定。
掌握優勢資源,主導地位的一方,切忌不要依靠自身的優勢,去做不平等的事情,或者盯著合作伙伴的價值去壓榨,這些,不會長久。
想要與合作伙伴更好的協同發展并不難,從“人”的角度多思考,做好三個詞:合規、合理、人性。
另外,我們都在講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現在和未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單單的靠自身的發展,更多的,是要靠企業與合作伙伴搭建的抗風險系統體系。
最后,還是期待大家一起:多思考,多深入思考,多反復思考,多從人性上思考,選擇好,做正確,堅持住。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