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劃清界限,通達系圍剿,極兔背靠步步高仍在狂奔
5月8日晚間,拼多多在其官方辟謠平臺發布聲明稱,極兔“有拼多多投資,雙方有特殊合作關系”為不實消息,平臺規則按公布的統一標準執行,同商家發貨選擇哪家快遞公司無關。
這不是拼多多第一次發布聲明。但無可否認的是,正是靠著拼多多的海量訂單,極兔才得以度過艱難的初生期,只用一年拿下了四通一達十幾年才能完成的業績。
近日,據相關人士對36氪表示,極兔的日單量2月達到3000萬,幾乎等同于中通的五分之三,而今年他們的目標是5000萬,等同于中通一日單量。
疫情沒有拖慢極兔奔跑的速度。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等報道,4月上旬,極兔完成了一輪18億美元的融資,估值漲到78億美元,超過了申通、韻達、圓通。這輪融資的幕后資方皆是高瓴資本、博裕資本、紅杉資本這樣的重磅基金。根據彭博社報道,極兔還完成了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下一輪融資也在進行中。最終目標當然是奔赴美國IPO,募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
它的成功在意料之中,攻勢之猛烈在意料之外。極兔脫胎于步步高體系,有積累幾十年的龐大線下網絡和雄厚資本,加上拼多多商家們的訂單輸血,極兔成為少數還能從通達系口中搶肉的新玩家。
他們拓高天花板的辦法粗暴直接:補貼+低價。在義烏,極兔的單票價格能做到8毛,以至于義烏市郵管局曾告誡“不得用遠低于成本價格進行傾銷”。外地發件也比通達系便宜20%。
野蠻增長后,極兔隱憂如影隨形。一位代理商曾表示,極兔90%的單量仍然來自拼多多,其余則有京東、抖音、快手和少量淘系的訂單。
國內快遞行業集中度指數雖已高達80%,極兔以步步高系慣有的生猛殺入,在罅隙間滲透。但極兔仍然生存在險惡中,一位相關人士對36氪表示,“直到四通一達其中一個或者兩個倒下,極兔才有點肉吃。”
要復制電商行業拼多多式成功,極兔必須和時間賽跑。
步步高式物流創業
“加盟商先準備好虧兩年。”這是極兔創始人李杰最有名的言論之一。
極兔虧得起,也虧得住。
和四通一達不同,極兔早年未開放加盟時,最核心的部隊來自于步步高嫡系代理商。他們中不乏身家顯赫,早年依靠OV掙到第一桶金的老步步高人。對體系的忠誠和信任成為極兔代理商們最大的競爭力。在創始人李杰的內部信中,他回憶早期“OPPO、vivo、小天才工廠的領導和全國體系代理商們拿真金白銀的出巨資給我們去奮斗。”
李杰(Jet Lee)是典型的步步高人。在體系中根基深厚,對外低調神秘,幾乎沒有接受過公開采訪。
他1998年進入步步高,早年是OPPO蘇皖地區的總經理,開創了OV的三級分銷體系,負責的區域是常年的銷售冠軍,甚至OPPO內部還設定了“李杰獎”。2013年,他主動申請到印尼開拓市場,很快就把OPPO做到了當地前二。2015年,李杰卸任OPPO印尼CEO,全身心投入了 J&T Express。
從名字也可以看出J&T的血統。現任CEO Robin Lo在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2019新生分享會上解釋,“T”取自OPPO現任CEO陳明永(Tony Chen)。OPPO扶持J&T掘到第一桶金,創立之初,J&T主要負責OPPO手機在印尼境內配送,此后才將業務拓展到東南亞,開始涉足綜合物流。
李杰很清楚偏安一隅的后果, “如果極兔一直留在東南亞,遲早會有其他公司來進攻、搶奪市場”。當J&T express成為印尼第二的快遞公司時,其收件量也不過每天30萬票,只是國內九牛一毛。
其時,國內物流行業的版圖已經劃分清晰,幾大龍頭以外的物流都是慘淡經營。天天快遞被蘇寧易購收購后,仍止不住巨額虧損。
極兔入局,步步高系代理的力量在初期顯露無疑。他們都是物流行業新兵,但多年的手機行業積累,讓極兔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調動起海量資源,得以燒錢補貼,迅速占領市場。
而極兔也給到代理足夠的蛋糕。極兔早期體系沿用OV代理模式,根據相關人士對36氪介紹,重點區域如義烏、廣州由總部派人協助省代管理,非重點區域由省代負責,省代再進一步開放加盟,最優質的資源仍然在步步高老兵手中。即便早期價格戰如火如荼,網點處于虧損狀態,總部也會給補貼。當生意逐漸走上正軌,代理轉讓網點后,又能賺一筆不菲的加盟費。
依托OV的資源和步步高式軍團作戰,極兔才能在短期內迅速攻城略地。
焦灼的擴張路
極兔的瘋狂擴張來源于焦急,他們落后通達系的還是時間。
和智能手機行業時不同,極兔殺入的是一個老手們已經長線投入多年,才得以站穩腳跟的市場。物流網絡很難靠短期砸錢和挖人就能完善,根據中通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其擁有94個分揀中心、3萬個派送攬件網點,覆蓋99%的地區。而極兔在鄉村一級及新疆等地,仍然還有空白區域未能覆蓋。
即便有代理們的資本、人力、渠道的支持,極兔經歷了一段左支右絀的時間。
極兔進入國內時,依托的是龍邦速運,但后者體量太小。在自身的網絡未完善時,極兔很多包裹依靠通達系網點派送,也就是“蹭網”。
國內起網不到半年,圓通首先開始封殺極兔,禁止網點私下派送極兔快件,申通、韻達、中通也發了類似警告,韻達直接從源頭禁止極兔進入他們的物流網絡。
當然,加盟制的通達系網點沒什么忠誠度可言,他們很樂于多掙點補貼。只是極兔單量日益洶涌,蹭網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唯一解決辦法,仍然是單量。靠低價盡快拿下市場,吸引更多的加盟商,才能組建自己的網絡。比如在單量激增后,不少加盟商已經開始自掏腰包建集包點,投入至少要50萬。
極兔靠著拼多多的單子欣欣向榮,整個網絡也在不斷擴大。但拼多多和極兔之間各懷心思。
5月4月,拼多多發布了聲明,和極兔劃清界限。它們稱和極兔沒有投資關系,二者的特約保障合作已于2021年2月22日結束。
拼多多雖然是極兔的業務來源,極兔只占了拼多多物流供應的一小部分。起碼在目前極兔還未成熟時,拼多多不敢將自己和它深度綁定,得罪四通一達。
極兔即便靠著拼多多這個水庫,終究還是希望能拿到淘寶系單子。說到底,這種雙方都不想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的矛盾局面,很難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
站隊問題未解決,極兔還面臨的隱憂,是燒錢結束后如何開始掙錢。他們也找到了定位,據上述人士表示,極兔現在更多做游離在邊緣的中小賣家的單子,“一天幾萬單的賣家”——難免讓人聯想到拼多多的崛起。
極兔在大城市基本覆蓋,但到下沉一級仍然無法和通達系競爭。自建物流網絡在短期內都會是極兔的重心,也決定了極兔是曇花一現,還是物流行業的黑馬。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