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大賣場之殤:業績暴跌,市值縮水
出品/聯商網
撰文/牧之
圖片/聯商圖庫
今年第一季度,超市依舊很難。
不論是行業媒體,還是零售專家,亦或是企業掌門人,均有類似聲音發出。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甚至疾呼:超市大賣場已經到了至暗時刻。
第一季度,客流下降、銷售下滑、凈利暴跌,成為超市業態的普遍現象。這從各大超市上市企業的一季報中已經得到印證,數據不會說謊。當然,資本市場的反應也相當迅速,部分企業的股價持續下探,市值不斷縮水。
業績暴跌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目前,已經有13家超市上市企業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
從營收方面來看,13家企業中有12家企業出現同比下滑,且有4家企業下滑幅度達到兩位數,其中三江購物下滑幅度高達18.12%。13家企業中,只有新華都一家實現營收同比上漲,而且漲幅高達27.92%。不過,新華都業績向好并非源自超市業務,其核心主業已經是互聯網營銷業務,零售業務正在積極調整以及持續整合中。
從凈利方面來看,有9家企業出現同比下滑,人人樂下滑幅度最高,達486.06%;只有步步高、中百集團、北京京客隆、利群股份4家企業實現凈利同比增長,利群股份增幅最高,達116.15%。其中,步步高、中百集團、利群股份三家企業第一季度均有大額政府補助計入當期損益。
總體來看,13家超市上市企業沒有一家實現營收凈利同比雙增,有8家企業凈利不足1億元,人人樂甚至由盈轉虧,虧損0.87億元。
其實,對于超市第一季度業績,資本市場的反應最為迅速。自一季報公布之后,凈利暴跌98.51%的永輝超市股價急速下探,如果不是五一假期的緩沖,可能會出現連續幾個跌停板。好在最近這幾天,永輝股價已經企穩回升。而依舊穩坐營收排行榜第一把交椅的高鑫零售(大潤發+歐尚)凈利也是同比暴跌49.60%。自5月10日業績公布之后,高鑫零售的股價已經從6.97港元不斷下探至5月13日收盤的5.75港元。僅僅三天時間,市值縮水116.41億港元。
超市業態第一季度業績整體低迷,到底受到了什么沖擊?
原因何在?
1、疫情紅利因素消失
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防控的宅家政策影響,生鮮食材消費大幅上升,而在菜市場、蔬菜店關門停業的情況下,商超大賣場作為線下采購的唯一渠道銷售猛增,迎來一波疫情“紅利”。去年第一季度,永輝銷售額同比增長31.57%,凈利潤同比增長39.47%;家家悅銷售額同比增長38.96%,凈利潤同比增長24.86%。而今年第一季度,明顯缺乏去年同期那些疫情“紅利”因素,超市大賣場營收同比下滑,在所難免。
2、民眾消費力下降
受疫情影響,民眾消費信心受挫,消費能力有所下降。今年五一小長假的數據可以佐證這個觀點。據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測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2.3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3.2%;國內旅游收入1132.3億元,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7.0%。
出游人數超過了2019年同期,旅游收入卻只有2019年同期的77%。這說明什么?大多數民眾消費信心疲軟,不太敢花錢了。疫情發生以來,不少網友抱怨收入增長乏力,甚至下降了。其實,即使收入沒有下降,在物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實際購買力也下降了。《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發文強調,稱這是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情況。
3、新租賃準則影響
2016年1月,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布了新的國際租賃準則IFRS16,我國要求在境外上市的企業從2019年1月1日起執行IFRS16,A股上市公司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執行。對于零售業企業而言,新租賃準則的實施在諸多方面對財務報表和企業相關經營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不少超市企業一季度凈利驟降,顯然是受到了新租賃準則的沖擊。
新租賃準則的主要變化是,不再劃分承租人的融資性租賃和經營性租賃,而是統一計入融資性租賃,并將承租人租入資產和負債形成的利息計入利潤表。對于承租人來說,這將使原財報中的一部分經營性租賃的附注內容計入報表,并使承租人的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出現大幅增加。同時,新準則采用融資租賃的“實際利率法”,將造成費用統計的前置,以及利潤統計的后置,即租賃物業的折舊費用和利息費用統計“前高后低”。
如此一來,作為對租賃物業依賴度較高的超市業態來說,門店越多受影響越大。以永輝為例,截至一季度末,永輝超市全國門店共1027家,其中租賃物業達1015家。新租賃準則之下,租賃物業的折舊費用和利息費用統計“前高后低”,是永輝第一季度凈利暴跌98.51%的一大誘因。
4、社區團購的沖擊
在2020年財報中,高鑫零售、永輝超市、聯華超市都提到了社區團購的沖擊。的確,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巨頭紛紛殺入社區團購,揮舞金錢大棒大打價格戰,搶占市場份額。
雖然,國家不斷出臺政策防止資本的無序擴張,但是“九不得”新規和反壟斷罰款,依舊難以阻擋社區團購的瘋狂發展。
據36氪報道,在春節之后,美團優選的單量已經可以穩定在2300萬/天,日峰值達2700萬;相比之下,多多買菜的單量則在2000萬上下,興盛優選接近1500萬單。2021年,美團優選將GMV定為2000億元,并沖擊5000-6000萬/天的單量,多多買菜的GMV目標是1500億元,橙心優選為1000億元,興盛優選為800億元左右。
瓜分如此大的市場份額,擠壓的是超市業態的生存空間。可以預見,2021年,社區團購依舊會高歌猛進,利用低成本優勢繼續燒錢打價格戰。縱然短期內看不到盈利的可能,社區團購巨頭依舊會想盡一切辦法爭奪二三線城市的市場份額,并且還會繼續下沉。從各大平臺的訂單增速來看,在下沉市場,低價策略確實可以快速有效地獲取用戶。
2021年,超市大賣場依舊面對社區團購的嚴峻挑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