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牛肉面品牌陳香貴完成新一輪過億融資
VC還在搶連鎖面館。
投資界獨家獲悉,蘭州牛肉面品牌——陳香貴已完成新一輪過億元融資,由正心谷資本領投,云九資本跟投,老股東源碼資本和天使投資人宋歡平繼續加持,泰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執掌陳香貴的,是一位在餐飲江湖闖蕩20余年的創業老兵——姜軍。早年間,姜軍在頂新集團旗下德克士8年的職業生涯,打下了西式快餐管理方法的堅實基礎。隨后的十多年里,他曾打造多家連鎖餐飲品牌。2020年初,陳香貴在疫情中誕生,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已經在上海、蘇州、南京等地開出了超50家門店,成為蘭州牛肉面里目前開店數量最多的品牌。
這門“不性感”的生意不斷吸引著投資人涌入:7月以來,和府撈面、遇見小面、五爺拌面等品牌大額融資一筆接一筆,紅杉中國、高瓴創投、源碼資本、凱輝基金、險峰長青、高榕資本、挑戰者資本等知名機構紛紛布局。同時在新茶飲、炸串小吃、中式烘焙等細分賽道的狂熱帶動下,餐飲終于走進主流VC基金的視野中來。
陳香貴新一輪融資:
金額過億元,投資方兩天拍板
連鎖面館又一筆億元融資誕生了。
投資界獨家獲悉,陳香貴已經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由正心谷資本領投,云九資本跟投,老股東源碼資本和天使投資人宋歡平再次加持。對于上述融資信息,本輪資方均證實“屬實”。
公開資料顯示,陳香貴首家門店開于2020年3月,公司主體“上海陳香貴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注冊于2020年7月。發展至今,陳香貴共完成3輪融資,其中天使投資人宋歡平在創立之初的天使輪融資中便給予了數百萬元的資金支持。據悉隨后的2020年底,源碼資本押注陳香貴Pre-A輪融資。
投資人為何看上陳香貴?正心谷資本董事總經理顧哲向投資界透露,餐飲行業是正心谷資本自19年下半年開始關注的賽道,核心原因是互聯網、購物中心、供應鏈和人才體系推動下的品牌機會的出現,用戶選擇方式的變化。正心谷也一直在火鍋、快餐、酒館等領域積極的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
陳香貴是正心谷資本投資組合中比較少見的早期項目之一,“核心原因還是賽道和公司都符合正心谷在餐飲行業里面的投資標準,即便這個案子對于正心谷來說相對偏早期,但我們還是覺得這個賽道非常值得提前布局”,項目負責人張愷說。
張愷進一步分析,餐飲的一大機會在于傳統菜系的改良,因為其更有生命力;蘭州牛肉面賽道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同時這個品類不需要市場教育,有足夠強的生命力,是標準的“有品類無品牌”賽道。在深度調研后發現,姜軍和陳香貴把正心谷資本所關注的核心指標都做到了高于行業的水平,“一個80分的狀態”。
陳香貴,是云九資本投出的第一個線下餐飲項目。曾投出好特賣、BA飾物局、Knowin的云九資本執行董事王亮,一直緊密關注著shoppingmall業態。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商場招商處聽到“陳香貴排隊很爆”,于是開始對這一蘊藏著巨大機會的賽道展開調研。在好友宋歡平的介紹下,王亮與姜軍見了一面,“見完我們就決定要投了,從見第一面到打出第一筆意向金僅隔兩天”。
云九資本創始合伙人曹大容道出了他的邏輯:“我們消費投資的一條重要路徑是去探索下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會選擇什么?沿著這條路徑我們已經有了一些項目的布局,陳香貴也是。相比傳統面館,陳香貴的店面更加年輕化,且對于商場、寫字樓里的年輕人來說,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更高性價比的餐飲選擇,市場潛力巨大。且蘭州拉面品類深入人心,同時易于標準化和推陳出新,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而對企業的系統性管理,是我們認為做成這件事的一個核心點。陳香貴的創始人在餐飲企業管理方面積淀了多年經驗,我們相信他可以做出能夠重新定義品類的品牌。”
天使投資人宋歡平從陳香貴兩家門店一路陪伴至今,他表示:“一直覺得陳香貴的發展是創始人價值觀和團隊組織力的實踐,對專業團隊尊重、放權、分利,是能夠又快又好發展的主要原因。做一個火的品牌容易,但做一個長期穩健發展的品牌非常困難,需要創始人有很大的定力和耐心。目前團隊聚集了餐飲行業很多成熟人才,低調克制,專心產品和服務,又努力又可愛,讓我非常尊重和愛護。”
80后餐飲老兵做牛肉面
一年開50家店,還帶出蘭州“放哈”
陳香貴到底有何來頭?
1999年,19歲的姜軍正式加入頂新集團旗下品牌德克士,在此后的8年時間里,他從前端運營到后端管理以及上游供應鏈等各個維度做了個遍,積累下西式快餐管理方法的系統經驗。
離開德克士,姜軍一路往南來到上海,在一家連鎖火鍋品牌任職運營端重要崗位。2010年,熱衷于餐飲行業的他終于踏上了創業征程,做了一家川菜品牌,三年開出了3家門店,單店面積500-800平米。隨后的幾年里,姜軍還經手一家海鮮自助品牌和酸菜魚快餐品牌,曾一度開到18家門店,在上海頗有名氣。
時間來到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線下實體按下暫停鍵,餐飲行業尤其清冷。可在冷清中,酸菜魚門店兩邊各開出的面館生意卻異常好,門店面積、租金相仿,但卻能多做30-40萬元的營業額,問題出在哪兒?中式快餐場景是剛需且高頻,講究產品豐富,酸菜魚品類顯然太過于單一,很難支撐長期經營。
這讓他大受啟發,經過長期觀察。在看到蘭州牛肉面市場的散亂后,這么大體量的品類卻沒有一個像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連鎖品牌,甚至還處于非常落后的類家庭作坊式的管理階段。如何打出品牌,跑得又快又好?那就一定要具備肯德基、麥當勞式管理體系。基于此前在西式快餐和中式餐飲多年的打拼,也為陳香貴注入了連鎖管理的基因, 讓蘭州牛肉面這個大品類,不再是家庭試的經營,而是用連鎖餐飲的體系去經營和管理。
彼時,市面上已經出現多家蘭州牛肉面品牌,姜軍進軍蘭州拉面的念頭遭到了身邊朋友的勸解和反對。迎難而上,在疫情間姜軍率隊生產自救,于2020年3月將原有的兩家一人食酸菜魚門店翻修成了蘭州牛肉面門店。同年7月,陳香貴正式面世。
從門店菜品來看,陳香貴的SKU在25-28種之間,且每2-3個月上一次新,覆蓋了牛肉面以及烤串、豆皮等小吃品類。值得一提的是,姜軍還把蘭州地道飲品——放哈帶出了蘭州,進一步將西北人文融合進陳香貴品牌中。放哈是什么?據悉,在蘭州年輕人中有俗語:吃牛大(牛肉面)喝放哈,到了蘭州吃一碗地道的牛肉面再喝一杯獨特的放哈甜醅子奶茶,才不虛此行。
陳香貴來勢洶洶。投資界了解到,今年以來,陳香貴從2020年一月一門店的節奏,提速到現在每月新開12-15家門店。如今,陳香貴已經在上海、蘇州、南京等地開出了超50家門店。從窄門餐眼的數據來看,在同一品類品類中,僅成立一年的陳香貴總體評分、單店評論數,以及門店數量均位居前列。
VC盯上一碗面,紅杉高瓴都來了
“再不投就晚了”
一碗面徹底引爆了VC/PE圈。
不久前,和府撈面宣布完成近8億元E輪融資,創下了今年以來國內連鎖面館行業的最高融資紀錄。至此在不到一年時間,和府撈面已經兩次連續融資近13億元人民幣,引得CMC資本、眾為資本、騰訊投資等機構爭相押注。
緊接著,中式快餐品牌——遇見小面也迅速官宣完成超1億元新一輪融資,距上一輪披露僅過去三個多月時間。現在,遇見小面投后估值已漲至約30億元,約為前一輪的三倍,身后投資方浮現碧桂園創投的身影。另一強勁玩家——五爺拌面也頗受追捧。繼2021年6月,五爺拌面宣布完成了“餐飲界最大一筆”A輪融資3億元后,近日又獲得了高瓴創投的A+輪投資。
蘭州拉面,無疑成為今年最火爆的消費投資熱點之一。一位餐飲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上海確實興起了一股蘭州拉面創業潮,“未來每月至少將會有70-80家的蘭州拉面館開出,上海內環以內每一家購物中心至少有一個蘭州拉面的品牌”。
拉面新貴們正在崛起。在這個細分賽道里,涌現出了陳香貴、馬記永、張拉拉等品牌,它們紛紛成為VC圈炙手可熱的標的。投資界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蘭州牛肉面品牌馬記永新一輪融資已經完成,估值10億元,挑戰者資本、險峰長青、紅杉中國入局。
這背后是VC對餐飲的信心重燃。很長一段時間,餐飲業一度被認為與資本無緣。分析來看,因為餐飲行業門檻低,高度分散,高度競爭,也存在高風險——速生速滅,很難形成壟斷。加之其財政不透明,管理不規范,常常被認為不夠sexy,因而不受投資圈看好。與此同時,好的餐飲企業,大多不愿意接受股權投資。這也是餐飲行業資本化道路上存在已久的一個死穴。
2020年初的疫情后,遭受重創的線下餐飲因現金流緊缺,對資本的認知開始發生轉變。曾放言永不上市的西貝創始人賈國龍,也悄然間放下了對資本的戒備,“我改口了,如果有合適的時機,我們會選擇資本投資西貝”。
餐飲重回VC視野。在正心谷資本董事總經理顧哲看來,相較于兩年前,現在餐飲投資的確很熱,但還處于一個早期快速發展期的狀態。云九資本執行董事王亮也認為,餐飲的投資剛剛開始,遠還未到最熱的時候,“現在還有很多基金沒有出手,我判斷現在還處于風口和餐飲資本化的早期”。
不過也有專注消費的投資人擔憂,現在的餐飲估值太猛,“甚至有點看不懂”。王亮判斷,目前蘭州拉面的估值體系還在基本面范圍內,后面一定還會繼續往上漲。顧哲建議,餐飲行業有一套歸屬于這個行業的循序漸進的法則,不會像互聯網那樣爆發式的增長,長跑才是根本。投資機構應該有自己的理性思考,不要盲目跟風。
餐飲投資風潮正呼嘯而來。不止一位投資人向投資界預言:未來兩年,在香港上市的餐飲企業或將達到十家,隨著這些企業上市,餐飲投資將更加活躍,有望批量出現一批百億人民幣市值以上的巨無霸。
在這樣的愿景下,當前似乎成為餐飲投資的最好周期,同樣也是非常緊迫的時間窗口,“如果再不投可能就晚了。”有VC投資人如是感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