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端的“新”蘇寧,家樂福第一把火燒向會員店
在解決了戰投問題后,蘇寧終于有精力投向經營上。
近日,蘇寧旗下的家樂福宣布中國市場首家會員店選址上海,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開業。同時,在2021年到2026年,家樂福會員店計劃在中國市場開設超過30家會員店。
自蘇寧今年初陷入資金困難后,其在日常經營中便沒有了過往的競爭力,在前三甲淘寶、京東、拼多多的“618”攻勢中,深陷麻煩的蘇寧全然不敵。
7月5日晚間,蘇寧易購發布公告,江蘇省、南京市國資聯合產業資本進行戰投,解決蘇寧面對的流動性危機,產業投資人包括華泰證券、阿里、小米、海爾、美的、TCL。
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淘寶中國、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有限合伙),分別持有蘇寧易購20.35%、19.99%、16.96%、5.59%的股權,公司處于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隨后蘇寧創始人張近東宣布辭去董事長一職,董事會職位巨變,各方勢力進入“2+2+2”的聯盟局面,阿里則當仁不讓成為了期待中的盟主。
董事長這個職位由零售經驗豐富的黃明端擔任,其一手創建的大潤發是國內大賣場的佼佼者,而家樂福是其曾經最大的競爭對手。
8月11日,黃明端以蘇寧易購董事長身份,和總裁任峻聯合致信全體員工。他們說,行動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要讓蘇寧易購回到“該有的市場地位”。
此次家樂福選擇踏入會員店,雖是前人栽下的樹,但也不可否認這是他治下蘇寧在主業上帶來的第一個大改變。
會員店競爭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家樂福將在年內新開兩家會員店,均位于上海,一家為浦東新區成山路店,另一家則為樂福青浦公園店。
家樂福會員店在中國市場未來會有三種模式,一是標準店,比如成山路的首店;第二是基礎店;第三是旗艦店。
在會員制消費上,首創該模式的山姆會員店(Sam’s Club)是一個不得不談的對手。1983年,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開出了第一家山姆,位于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米德韋斯特城。
山姆會員店具有幾個特點,首先其采用的是倉儲式門店,也就是倉店一體,而其所在的地點往往也不在核心城區。
自從1996年進入中國后,山姆會員店并沒有給國內消費者留下太深的印象。直到Costco到來,人們對于會員店的印象才徹底顛覆,這位“價格屠夫”加快了國內會員店市場的競爭。
2020年10月,蘇寧的股東阿里開出了第一家會員店“盒馬X會員店”,該店大獲成功,阿里也宣布將在2021年大力發展X會員店,將新開10家盒馬X會員店。
關于會員店的理解爭議在于:是倉儲還是會員?
對于山姆會員店和Costco這樣的外來者來說,關鍵點毫無疑問是倉儲,而永輝同樣選擇的開出了新倉儲店,家樂福的理解顯然有些不同。
據悉,家樂福的會員店將主要由老店大賣場改造而成,這也給它們的布局空間和地理位置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其消費群體將面向的是主城區的消費者,主要覆蓋與服務周邊5~10公里的消費者。
家樂福中國副總裁、家樂福會員店總經理常飛表示:要做消費者“身邊”的會員店�!�
同時,家樂福會員店并不會設置傳統的會員店高貨架模式,在改造的門店上其也會有所選擇,主要標準是在7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
為了與傳統大賣場做出區別,樂福會員店將有20%的差異化商品,并且每年有20%以上的商品迭代。相較于家樂福社區賣場生態,會員店的SKU將控制在4000以下,預計5年后在會員店會有1500個自有品牌,銷售占比約35%。
自從蘇寧易購在2019年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以來,后者的主要成長便集中于與蘇寧體系的整合之中,以及開發了到家業務,并沒有找到明確的增長點。
截止2020年末,家樂福門店228家,面積141.12萬平方米,其中有75%以上都在一二線城市。
常飛認為,家樂福在過去已經積累了不小的基礎,匹配供應鏈優勢,已經覆蓋50多個主要城市,具備了會員店條件。
按照未來5年開出30家會員店的計劃,家樂福的速度將遠遠超過行業前輩山姆會員店。山姆會員店進入中國25年,也只開出了33家門店。
不過,家樂福會員店將主要由現成大賣場改造,這種曲線成長的模式也給這份野心打下了基礎。
“舊人”黃明端
無論對于阿里還是蘇寧來說,此次接過董事長的黃明端都是老熟人。
在投資線下渠道上,除了蘇寧以外,阿里的另一個大平臺就是黃明端創立的大潤發背后的高鑫零售。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斥資224億港元入股高鑫零售,持有后者36.16%的股份。
2018年,黃明端辭任高鑫零售董事,他說:“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痹谒磥�,屬于他的時代或許真的結束了。
在阿里過去的并購中,絕大多數都會強行整合,并入阿里體系內,包括管理層等員工都會進行換血,大潤發亦不能幸免。
2019年的高鑫零售業績會上,黃明端回歸。這一次他已經是高鑫零售的CEO,并不僅僅是子品牌大潤發的中國區主席。
他沒有輸,反倒成為了阿里需要依仗的重要人物。
2020年末,阿里額外投資280億港元,并表高鑫零售,黃明端正式交班阿里系高管,并在2021年辭任CEO。
在阿里接管蘇寧、需要一位資深大佬救場時,他們又想到了黃明端。
遙想6年前,張近東與馬云結義,阿里投資蘇寧283億元,而蘇寧投資阿里140億元,雙方交叉持股。
靠著出售阿里的股權,蘇寧在財報上還是過了幾年好日子,但在核心主業的新零售上,蘇寧卻一路磕磕絆絆,至今未走上正路。
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59億元,2019年為-68.07億元,2020年為-57.11億元,唯一的遮羞布就是阿里的股權出售獲利,但這也只是一次性收益。
在過去幾年,蘇寧收購了視頻平臺PPTV、天天快遞、萬達百貨門店,家樂福中國等各個板塊的公司,無論是主業強相關還是純多元化,蘇寧都付出了超過700億元在收并購上。
步子邁得太大,讓張近東“失去”了蘇寧,讓萬達百貨和家樂福的門店都能成為阿里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黃明端為高鑫零售和阿里系融合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一次變成了他并不熟悉的蘇寧,是否還能如愿?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