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新進高奢美妝品牌9月扎堆在中國開首店
又一批進口高端美妝首店來了。
8月,在上海IFC國金中心、新世界大丸、北京SKP等國內一線商場里,不少消費者驚喜地發現,潘海利根、阿蒂仙、Laura Mercie、The Ginza、Charlotte Tilbury等一些過去只能通過代購或跨境渠道買到的高端小眾品牌,還有華倫天奴美妝這樣的全新品牌,已經在商場中劃出圍擋區域,不久后即將正式面世。
和過去的幾波進口美妝品牌入華潮一樣,這批品牌基本均隸屬于跨國美妝巨頭,但不同的是,除了歐萊雅集團仍然堅挺之外,這次站在臺面上爭奇斗艷的主角變成了資生堂和西班牙Puig集團——它們來勢洶洶,多品牌齊放,而另一邊,雅詩蘭黛和韓系集團卻紛紛“缺席”本輪競爭。
雖然這些品牌早已在近一年中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并通過天貓國際等跨境渠道開設線上店,但對于它們來說,線上店似乎更像是豎起一面旗幟、敲響第一聲戰鼓,這次落柜才是亮出兵刃正面搏殺。
在中國的實體零售陣地上,高端美妝市場正迎來新一輪洗牌。
01
6大品牌圍擋,Urban Decay即將進入絲芙蘭實體店
御銀座THE GINZA是這批中唯一的奢侈護膚品牌,今年5月,它在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正式宣布進入中國,品牌推崇“宛如量體裁衣的高級定制服裝”護膚概念,價格不菲但仍受消費者追捧,首批進入中國市場共15個SKU。
目前,御銀座THE GINZA已經在上海IFC國金中心圍擋,另外在北京落柜SKP新光中心,品牌計劃屆時9月上海、北京雙柜同開。有消費者在小紅書評價說,“這個號稱只在產地本土特定柜臺銷售的貴婦品牌,終于來到中國了。”
與此同時,潘海利根和阿蒂仙之香這兩個小眾香水品牌也已經在上海IFC國金中心圍擋。
潘海利根來自1870年的英國,至今有140多年品牌歷史,還是維多利亞時期的王室御用香氛。阿蒂仙之香則來自法國,1976年誕生,以奇崛瑰麗、天馬行空的調香受到許多專業香水人士青睞。
Laura Mercier和Charlotte Tilbury兩個彩妝品牌則均在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圍擋,有業內人士透露說前者還將在南京德基同時開柜。
這兩個品牌有不少共性,比如都以創始人本名命名,創始人都是專業化妝師,因此它們也均為專業彩妝品牌。
Laura Mercie生于法國,以無暇底妝著名;Charlotte Tilbury則誕生于英國,創始人成為時尚界最為追捧的彩妝藝術家之一,還曾經任職Tom Ford首席彩妝設計師,因此Charlotte Tilbury的產品也往往被消費者評價稱“不輸TF”。
另外,于7月宣布正式登陸中國的華倫天奴美妝也進入圍擋階段,落柜上海新天地。據了解,品牌將有包括粉底、口紅、眼影、香水在內共16條產品線,共182款產品將先后上市。
華倫天奴美妝被歐萊雅中國抱以厚望,成為對標TOM FORD的一枚有力棋子,并被業界稱為歐萊雅中國進一步發力高端美妝市場的標志。
另外還有業內人士向《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透露,Urban Decay也將于 9月通過絲芙蘭的300家國內門店正式進入內地市場。
02
資生堂、西班牙Puig發力,韓系集團缺席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即將開柜的6大品牌高度同源,其中御銀座THE GINZA、Laura Mercier屬于資生堂集團;潘海利根、阿蒂仙之香和Charlotte Tilbury歸屬西班牙Puig集團;華倫天奴美妝和Urban decay則屬于歐萊雅集團。
這三大集團中,歐萊雅每年都向中國市場積極導入多個新品牌:
2018年——三熹玉(3CE)、勃朗圣泉(SGMB)、適樂膚(CeraVe)浩仕九九(已停止運作)2019年——NYX Professional Makeup(逆色)、URBAN DECAY
2020年——華倫天奴(Valentino)、梅森·馬吉拉(Maison Margiela)、維克多與羅夫(VIKTOR&ROLF)、拉夫勞倫(Ralph Lauren)、蒂可麗(Decléor)
2021年——TAKAMI、CARITA、MUGLER,以及一個天然有機品牌
其中URBAN DECAY目前在線上的官方店鋪僅有一個跨境旗艦店,線下則暫無獨立門店或專柜,未來則將走絲芙蘭渠道。但對比來看,華倫天奴和梅森·馬吉拉都于2020年亮相,后者當年就在上海開了一家實體快閃店試水,又先后在成都、上海開設兩家精品店,華倫天奴門店也即將亮相。可以發現,歐萊雅中國從官宣發布到品牌落地的速度越來越快。
資生堂集團兩大品牌的落柜,則是其“Win 2023”戰略的重要一環。
資生堂集團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魚谷雅彥給此戰略定下一個目標:“到2030年,資生堂要成為以高端美妝領域為核心的全球NO.1化妝品企業。”隨后,資生堂開始了圍繞高端美妝的一系列動作,包括打包轉讓個人護理業務,將投資聚焦于中國市場和高端品牌。
在資生堂品牌矩陣中,御銀座THE GINZA處于定位的金字塔尖,品牌在國內貴婦圈中的明星產品“黑白雙煞”精華套裝正價超過20000元。“相當于歐萊雅的赫蓮娜,LVMH的嬌蘭,拜爾斯道夫的萊珀妮。”一位業內人士這樣比喻。
“THE GINZA是資生堂藏得最深的武器,但相比歐美品牌,日系高奢護膚不會把功效、成分講得那么明確,包裝也與中國消費者一般認知中的‘高端’產品不太一樣,所以能不能說服中國消費者乃至其中的年輕消費者,很難說。”
最后,多品牌發力的西班牙Puig集團,則是中國高端美妝市場里2021年的新晉“黑馬”。
過去幾年中,中國消費者對Puig集團的認知更多停留在ISDIN防曬霜,但到了2020年年底,Puig集團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決定重組部門,將旗下品牌分為美容與時尚部門、Charlotte Tilbury部門和Derma(皮膚護理)部門,潘海利根、阿蒂仙之香都屬于第一個部門。
Charlotte Tilbury是Puig集團于2020年6月收購的品牌,彰顯出其在彩妝領域的野心。另外,Puig旗下的Christian Louboutin路鉑廷也剛剛于7月在北京SKP落柜。可以說,Puig在2021下半年是4大品牌同時發力。
“從最近落柜的幾個品牌來看,歐美品牌仍然是最強勢的,日系品牌次之,而韓系美妝在高端領域的儲備顯然太少,除了后和雪花秀之外,已經很久沒有新牌子出來。”一位進口品牌操盤手表示。
03
高奢美妝混戰中國,賽點在哪兒?
據另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即將在中國線下開店或開柜的品牌還遠不止這些。但為什么從今年開始陸續有這么多小眾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我國法律對進口非特殊化妝品毒理實驗(動物實驗)的豁免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2020年8月28日發布的《化妝品注冊與備案資料規范》(征求意見稿)第四十五條第四款規定,即取得所在國家或地區相關資質認證,且能充分確認產品安全性的普通化妝品,可免予該產品的相關毒理學試驗項目。
自此,一大批宣稱“零殘忍”,甚至曾因拒絕動物實驗而一度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的品牌,有了在中國大陸市場開店的打算。“比如Aesop、Rituals、paul&joe、Anastasia等。等這些品牌正式落地,內地線下美妝市場的豐富程度將不亞于香港或歐美國家,消費者也可以有更多機會親自試用產品,避免跨境渠道退貨難或買到臨過期產品的問題,減少踩雷和浪費。”一位美妝業內人士說到。
百花齊放、百花爭鳴,中國化妝品市場正迎來一個最開放和最豐富的時期。但與此同時,競爭也更加白熱化,并且集中在小眾香水、頂奢護膚和高定彩妝的競爭上。
“比如華倫天奴明確對標TF,潘海利根和阿蒂仙則對標雅詩蘭黛的凱利安和馥馬爾香水出版社,THE GINZA則要分食一部分赫蓮娜、海藍之謎的市場。” 上述進口品牌操盤手對《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說。
“這非常考驗集團的運營能力。拿Puig分析看,相比歐萊雅、雅詩蘭黛等進入中國較早的集團來說,Puig在高端市場的運作能力其實還沒完全體現出來,而且這個集團旗下幾個品牌定位都非常小眾,定價又高,要打開市場其實很有難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