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相似,九毛九進軍烤魚,能打造下一個“太二”嗎?
成熟的“烤魚”局,迎來新玩家——九毛九。品牌造勢大佬,這一次會怎么打?
01
和“太二”眉眼相似的烤魚新店
七夕佳節間,廣州馬場美食城一家叫做“賴美麗青花椒烤魚”的新店低調試營業了。
“賴美麗”新,但不全新。對“太二酸菜魚”熟悉的朋友看著爽朗笑容的“賴美麗”,或許會感嘆:“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不得不說,“賴美麗”,有點像“太二”。
風格“撞臉”——白底門頭藝術字,黑筆描邊漫畫風
“賴美麗青花椒烤魚”凈白底色的門頭十分亮眼。“賴美麗”笑容大方,漫畫風格的人物形象灑脫張揚;“賴美麗”三個字用黃標識,其右邊標注的“青花椒烤魚”都是白字黑色襯線,門頭最外圈包了一圈黑框;大面積的黑白撞色、不羈的漫畫風格以及門店字體設計。種種細節,都讓人覺得“賴美麗”有點像填了顏色的“太二”。
取名路數“眼熟”——拗口,但能讓人記住
九毛九集團的品牌名都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又是“太二”又是“慫”,一來,不是什么“好詞”,二來,和賣的東西好像關系也不大,但正是這樣不走尋常路的起名,讓餐廳走了網紅路。這次的“賴美麗”和大多數烤魚賽道中帶“魚”帶“水”的品牌名也很不一樣,很有九毛九的風格。
氛圍“如出一轍”——話癆式營銷,表達欲極強
“太二”和“賴美麗”,整家店都在和年輕人聊天。
二者的slogan都像是一句普通的話,風格平實:“賴美麗”是“我只用活魚”,“太二”是“酸菜比魚好吃”。slogan不講究押韻、比喻、對子,反復出現在門店的招牌和墻面上,要的就是洗腦效果。
它們同樣相似的還有“品嘗3步驟”和“品牌4句話”。“品嘗3步驟”,“太二”標注“如何正確品嘗老壇子酸菜魚”,“賴美麗”標注“賴家吃魚規矩”;“品牌4句話”,“太二”有“店長說”,“賴美麗”有“美麗說”。
圖片來源:小紅書
“名媛式賣飯”惹爭議——一碗米飯五塊,半碗也賣
九毛九旗下的品牌,米飯價格都高于市場認知的均價。4家售賣米飯的品牌中,“九毛九”售賣的米飯價格最低,4元一碗,可以買半碗。新開的“賴美麗”米飯售價為5塊錢一碗,也可以買半碗,和“太二”、“慫火鍋”的米飯定價相似。“那未大叔”的米飯售價最高,6元一碗。
“九毛九”旗下品牌售賣的米飯,價格普遍高于市場認知
02
選擇進入烤魚賽道,是踩住風口,還是一招險棋?
九毛九入局烤魚賽道,并不意外。
一方面,從大環境來看,烤魚品類似乎處在一個“停滯狀態”。餐飲老板內參曾在文章《4.6萬家烤魚企業“集體沉寂”,這個品類能否翻紅?》一文中提到,餐飲行業資本越是狂歡,烤魚品類越發冷靜,群雄割據,卻無一獲得融資。
內參君盤點了近兩年公開的餐飲投融資消息,發現沒有烤魚品牌的痕跡。就連“隔壁老王”酸菜魚都拿到了融資,烤魚領域依然沒有波瀾。
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千億級別的烤魚市場,還有“可挑戰”的機會。九毛九正是看中了沉寂的市場,才突然“出手”。
百度指數顯示:2016年以后,“烤魚”話題度呈現下降趨勢
另一方面,九毛九在魚品類方面,有強勢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前面已經有了“太二”趟出一條路子,現在再做“賴美麗”,不免有種“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意思。
對于這個新品牌,內參君在獨家采訪中從官方獲悉:“九毛九很看好賴美麗,未來,賴美麗開店速度不會慢于太二酸菜魚。做烤魚的難點在上游供應鏈,以及由供應鏈引出的品控問題,這些我們已解決好。”
賴美麗魚塘,江團魚捕撈現場
那么,九毛九這張牌,打對了嗎?
采訪中有業內人士表示,從去年的財報中可見,在九毛九的多個副牌中,“太二”依然是耀眼的星。說得更加直白一些,“太二”成為集團中力挽狂瀾的“興奮劑”。然而,九毛九集團似乎目前也只有這唯一的一支“興奮劑”——其它的副牌并沒有明顯崛起的趨勢。比如“慫火鍋”以及“慫冷鍋串串”,加起來的營業數據大約是“太二”的一半;“2顆雞蛋煎餅”也表現平平。
同時,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九毛九去年經歷了一次“關店潮”,關鍵指標——翻臺率也呈現下滑趨勢。雖然2021年上半年,九毛九的財報預告中表示集團扭虧為盈,但不得不說,九毛九依然需要一些新的“刺激元素”,來接棒“太二”的輝煌,并延續“太二”帶來的信心。
當年,“太二”殺入市場的時候,酸菜魚賽道尚處于探索階段,并沒有特別強勢的品牌,市場空間還很大。而現在,九毛九選擇入圍一個相對“老舊”的賽道,并以“與太二雷同”的方式繼續做“怪異有趣的營銷”。“賴美麗”是否能真的跑出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有待觀察,需要等候市場檢驗。
03
那些涉足副牌的大佬,如今都怎樣了?
國內不少餐飲企業都有開辟新領域的經歷——廣開副牌,走品牌多元化的道路。除了九毛九,有“好幾副面孔”的餐飲企業還有“海底撈”、“外婆家”、“西貝”等等。
這正是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秦朝所說的:餐飲企業增長,三條傳統曲線中的第三條:擴品類、多品牌發展。
但第三條路,并沒有那么簡單。
餐飲龍頭企業頻頻試水,但作為相對成熟的品牌,在固有的基因、優勢基礎上,去另一個賽道中掘金,似乎“不耐受”。
一些品牌,嘗試水花較小。海底撈的財報顯示,其旗下眾多副牌合起來的總營收,也只占“海底撈”整個集團營收的0.1%。“海底撈”幾經將自己的基因嫁接到米飯、面食快餐上,但目前,還看不到什么水花。
一些品牌,嘗試后告一段落。營收效果不達預期,就會“被逐出家門”。在外婆家的官網上,已經找不到指福門、uncle5、第二樂章等品牌的名字。西貝的西貝燕麥村、麥香村也從西貝“離場”。
九毛九旗下貢獻了72.3%集團總營收的“太二”已被市場驗證,成為九毛九的“好大兒”。該品牌的蓬勃發展,似乎預示著九毛九在第三條路暫時領先一步。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太二”能占72.3%,說明其他子品牌,只能一起湊剩下的27.7%了。
此番,“賴美麗”橫空出世,能否接棒“太二酸菜魚”,成為九毛九的“好二兒”?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