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的購物中心,拐點來了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聯商專欄作者汪中玉
頭圖/聯商圖庫
最近有個名詞撲面而來,叫內卷(involution),好像放之四海、皆有道理。
內卷來源于人類學家格爾茨的著作《農業的內卷化》,里面提到殖民地時代的印尼存在二元經濟:爪洼島主要從事糧食生產,而外道在荷蘭殖民者主導下進行更高效的工業。在人口壓力下,爪洼島不斷進行農業精密化,大量增加勞動力,雖然畝產不斷提高,但人均產出卻沒有增加,導致生活水平增長的長期停滯。格爾茨把這個過程成為內卷化。
什么是內卷?以我個人理解,沒有實質意義的消耗,就是內卷。
中國流行內卷,源于2020年5月,《騰訊的背水一戰》中“市場內卷”,引進網絡共鳴。內卷應用場景,延伸到教育、高考、就業、婚姻、金融等等,最后演化成萬事皆可內卷。今天我要重點聊聊購物中心的內卷。
01
購物中心內卷的背景
▍總供給過剩,且總量不斷遞增
2011-2020年購物中心存量持續增加,2011年達4987萬平米,2020年達到4.38億平米。10年內增量,前4年增量持續增加,結合房地產走勢高歌猛進;后6年,國家對房地產不斷調控加碼,增量有遞減趨勢。以2014年為分水嶺,剛好與購物中心上下半場的轉折點相契合。
圖源:中城研究院《2021中國購物中心年度發展報告》
▍人均購物中心面積過剩,尤其一二線城市更加嚴重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人均購物中心面積,來衡量某個地區線下消費的投資與活躍程度,也說明項目之間的競爭程度。
從國際發達國家購物中心來說,人均面積到一定水平達到飽和。
從人均購物中心面積來看,2020年,一線城市中,人均購物中心面積最多的城市是上海,為0.96㎡/人;其次是北京,為0.65㎡/人;深圳與廣州差別不大,分別為0.81㎡/人與0.77㎡/人。
新一線城市中,蘇州和南京的人均購物中心面積分別高達1.1和1.0㎡/人,杭州的人均購物中心面積0.95㎡/人;武漢緊隨其后,為0.85㎡/人。可以看出,一些新一線城市的人均購物中心面積已經遠遠超過北京、廣州、深圳這三個一線城市。
02
購物中心內卷的表現
主要表現在經營、競爭、融資三個層面
▍購物中心經營壓力增大
購物中心平均客流出現下滑趨勢,商場經營加大,傳導到市場部門獲客難、成本高,招商部門招商難、空鋪多,運營部門商家租售比高、全口徑收入壓力大。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評估,中國購物中心的宏觀市場上升形勢下,租賃活躍和運營表現逐年緩慢下降,成本控制卻在逐年上升。
▍購物中心行業淘汰競爭、門檻提高
總體供應過大,市場競爭加劇,項目無法開業、百貨關門、超市關門,地方性企業或非優質項目關停并轉。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20年1月到2020年10月,全國購物中心空置率達到30%,已經超過20%的警戒線,創歷史新高,購物中心的拐點毫無疑問,到來了。
▍企業融資難度加大,發力輕資產
房住不炒和三條紅線政策,結束了房企借助高杠桿高歌猛進、快速擴張時代。同時,以銷養租的重資產開發模式,當前形勢下難以成為主流。許多商業地產開發企業,逐步剝離重資產,發力輕資產,就是為了獲得更好估值和更快上市融資。2020年12月,華潤萬象生活將旗下“住宅+商業”物管板塊一起分拆送進了港交所的大門,募集資產約120億港元。珠海國資委注資萬達商管,最快年底港交所上市,估值近2000億。瑞安房地產擬再次分拆中國新天地單獨上市。
03
購物中心內卷化的背后邏輯
▍部分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失控
一方面,取決于政府分稅制,地方政府發力房地產和大型綜合體規劃,以獲得更多土地財政收入。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在商業網點規劃上,專業度不夠且認識不足,多快好省上政績也是有可能,導致部分城市商業過剩。
▍中國處于城鎮化中期,適合購物中心發展的經濟發達東部城鎮化率突破70%,處于尾聲階段。
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國城鎮人口占比上升至63.89%。這意味著城鎮化進程已經進入到中后期,城鎮人口比例上升到70%-80%就基本完成了城鎮化的目標。
數據來源:聯合國,wind,聯訊證券
中國經濟和區域發展存在二元化。
一線城市和東部經濟發達區域,城鎮化率接近尾聲,老城區獲得商業地塊機會較少,新城區重資產開發,住宅銷售因城市而異,但支撐商業人口不足,經營壓力增大。
中西部地區,經濟還處在較為滯后發展階段,人口基數、人口集中度相對比較低,同時,人口流出較為嚴重。因為人口和消費力有限,購物中心選擇比較謹慎,經營壓力也是比較大的。
▍年輕人選擇網上消費和娛樂,走進購物中心的頻率和停留時間大大降低。
(1)年輕人越來越多的選擇在網絡上進行消費,包括網絡購物,網絡娛樂,還有網絡游戲等等。
(2)5G時代帶來了消費革命,消費互聯網的全面升級。網絡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健全,包括網絡提供的消費內容,從購物到娛樂,從送貨到家到買菜上門,從網絡支付到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從4G到5G網速的躍遷,成就移動互聯網大爆發時代。
(3)移動互聯網內容的全生活化,提供更加豐富性、多樣性、便利性的全方位生活服務,正契合年輕人佛、宅、懶的需求,對于宅在家、活在手機的年輕人,是無法擺脫的生活方式。
04
購物中心內卷帶來的利益
購物中心的內卷,可能帶來不良后果是無序規劃、過度建設、內容復制,甚至項目爛尾、經營慘淡而關門等等。
另外一方面,內卷也有可能帶來一些新氣象,鼓勵創新、加快商業迭代升級,包括建筑設計創新、空間場景創新和消費內容等,促進行業進步,對消費者來說是受益的。
▍商業產品迭代加快,優質標桿商業越來越有看點
建筑設計創新、空間場景升級,將建筑、文化與商業有機融合,構筑出美輪美奐的商業作品。
前灘太古里
前灘太古里建筑以“Double Parks雙層開放空間”概念,打造除地面街區和中央公園外,首次在屋頂打造街區形態,也將是眾多環球時尚生活品牌的落戶點。
值得注意的是,前灘太古里承襲了太古地產旗下開放式、里巷交錯的建筑布局,同時貫穿“wellness”理念,營造身心健康的都市第三空間。
寧波萬象城
寧波萬象城從建筑美學和空間功能相平衡的角度上進行創新設計,融合水景、河道、橋梁、船、帆等元素,形成獨具文化的特色空間,處處體現著“創新萬象”的設計理念。
寧波萬象城還將購物中心向生活、社交、體驗中心延伸,突破傳統商業空間,升級購物體驗,創新性地將摩天輪、屋頂花園等景觀搬入商場,創造打破空間想象的城市美學建筑,讓置身在商業環境中的消費者感受到無限驚喜的時尚生活、藝術體驗。
項目規劃有Mixc Foodhall(餐飲主題區)、Mixc Wonderland(童趣萬象)二大主題區,以及摩天輪廣場、屋頂花園、延時街區等空間場景,將大量引入首進浙江或者首次進入寧波的品牌商戶。
▍規劃招商不斷創新,創新消費內容,迎合年輕人喜好,增加線下粘性。
長春這有山
長春這有山被定義為城市桃花源。以山為建筑形態,通過商業綜合體設計把大山裝進盒子里,打造了首個室內度假景觀小鎮。
「這有山」完成了東北商業市場上一次招商奇跡,不僅實現百分百招商,還引進來了多個長春首店,如星巴克甄選店、一甸絲路、黑猿餐廳、180°轉身照相館、貓的天空之城、隱形宇宙酒吧等,是規劃內容和招商的創新。
這其實是無奈之舉,因為「這有山」緊鄰萬達廣場歐亞商都等成熟期商業項目,從誕生起,就必須面臨著差異化競爭、錯位經營的挑戰。
▍商業精細化經營,更加注重人貨場體驗和消費服務。
成都大悅城
成都大悅城項目定位為全國首個體驗游憩式潮玩購物公園,并在2017年4月,被授予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動態調整”煥新消費引力,升級品牌組合與消費場景
升級打造AAA潮玩購物公園,更加多維度地展現了成都大悅城的“年輕與潮玩”。契合主力年輕消費客群,對區域首店及網紅品牌,先后引入Seesaw西南首店、奈爾寶城西首店、網紅彩妝橘朵城西首店、眉毛的修養城西首店、日本涮涮鍋溫野菜城西首店、正宗英式風味餐廳Scotts城西首店、良木緣成都升級紀念店、楊記隆府成都首店、BlueFrog藍蛙城西首店、都氏二當家-土系定制店、大漁鐵板燒等。
同時為提升項目時尚品質調性,6月引進高化蘭蔻LANCOME精品店,DIOR、GIVENCHY等國際時尚高化品牌也正在籌備中,成都大悅城“年輕、潮流、時尚、品位”的品牌理念進一步深化。
◆升級大會員體系邏輯,以“共享共贏”統籌區域聯動
深挖構筑大悅城西南商業規模化合力發展的核心要因,除了大型活動的區域聯動外,更離不開“大會員體系的智慧化整合”的底層肌理。從2018年底,大悅城控股大會員系統——悅·云正式在西南區上線,到如今,大悅城控股西南各商業項目會員總量已逾90萬。
依托悅·云系統一鍵式關聯注冊、積分互通、權益共享的功能,大悅城控股西南區域各商業項目間擊破了現實空間與距離障礙,成功實現了多批次、大批量的會員流量互導。
寫在最后
商業發展的車輪仍然滾滾向前,購物中心內卷化仍在進行。希望購物中心內卷,給城市帶來標桿級封面作品,更給消費者帶來更愉悅的消費體驗,促進商業文明進步。那這場內卷,也還是值得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