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國新開273個購物中心 同比上漲65%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吳小婉
隨著疫情暫緩,全國經濟快速復蘇,消費回暖,商場逐漸迎來開業熱潮。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為273個(不含專業市場、家居商場、酒店及寫字樓、純商業街區,商業建筑面積≥2萬方),同比去年上漲65%。新增商業建筑面積約2550.25萬方,同比去年上漲87%,增量約萬1183.73方;平均單體建筑面積約9.3萬方。
其中,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為147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筑面積≥2萬方)。同比去年上漲133%,新增商業建筑面積1319.42萬方,同比去年上漲199%,平均單體建筑面積約9萬方。
前三季度及上半年開業數量都有所上漲
2020年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商業項目延期開業,出現開業量急速降低的情況,2021年疫情暫緩,開業量有所上升,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以及上半年新開業商業項目分別達到273個和147個,同比去年分別上漲65%和133%。
從近五年開業數量及同比變化上看,前三季度和上半年呈現的開業趨勢大體一致。其中,從前三季度的開業分布表中也可看出,近五年中,2018年迎來開業峰值達到333個,此后兩年均有所下滑,2020年受疫情影響,創下近五年新低,僅有165個項目開業。
從同比增減角度看,前三季度開業數同比上漲65%,上半年上漲133%。2017年至2019年開業數變動幅度較小,2020年下降明顯,2021年均有所回升。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汪中玉表示,在目前的商業市場中,商業建筑創新、空間場景創新和內容創新,迭代更新越來越快,創新裂變速度越來越快。而隨著2021年疫情的暫緩,商場開業數量的回升也間接顯示了開發商仍然看好市場的接受力。
華東地區開業領跑,北部地區開業低迷
結合近年各地區開業數量,各區開業項目集中度排序變化不大,華東地區開業數量依舊領跑,占據半壁江山,華南和西南以及華中地區開業數量接近,北部地區開業低迷,東北僅有5個項目開業。
具體來看,華東區開業項目達126個,占比超半數。其中,江蘇、浙江以及上海分別以31個、28個以及20個占據前三,山東、安徽市場持續活躍,分別有17個和13個項目入市。福建僅有8個項目開出,但廈門集美世茂廣場的開業吸引了不少關注。
華南地區,僅廣州就有43個項目開業,海南受免稅政策利好影響,助推商業加速,迎來海口觀瀾湖免稅城和海口海控全球精品免稅城的開業。
西南市場的開業量主要依托于四川和重慶,此外,貴州和云南也有項目入市,印力、萬達、龍湖等大牌運營商均有作品面世。
相較之下,西北,華北和東北的開業量稍顯遜色。
5-15萬方規模占據主導
新開商業項目中,規模在10至15萬方(含5萬方,不含10萬方)數量最多,達到86個,占比32%;5至10萬方(含10萬方,不含15萬方)達到84個,占比約31%;2至5萬方(含2萬方,不含5萬方)有68個,占比約24%;15萬方以上(含15萬方)35個,占比約13%。
中小體量依舊受到開發商的青睞,但不乏超大體量項目的開業。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前三季度,20萬㎡及以上的超大體量項目有10個,寧波萬象城體量達到28.6萬㎡,成為開業項目體量之最,濟南融創文旅城擁有26萬㎡。25萬方體量的印力匯德隆杭州奧體印象城以及20萬方的南京建鄴吾悅廣場也不容忽視。
一二線城市成爭奪主戰場
從統計的城市活躍度來看,在榜單中,開業量達到5個以上的城市均為一線和二線城市。這表明,經濟、商業發達以及交通環境理想的城市仍然是商業爭奪的主戰場。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汪中玉也曾表示,中國地域及經濟二元化決定中國的商業發展有巨大潛力和廣闊成長空間。在深度上,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和以成都、重慶等為代表的二線城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高地,在人口、經濟、消費力和消費意識上具有較強的領先優勢,可以向深度創新挖掘,充分整合國際國內資源,打造城市級標桿商業。
前灘太古里、寧波阪急百貨、重慶光環購物公園、武漢恒隆廣場、印力匯德隆杭州奧體印象城等商業項目的開業,充分體現了一二線城市的魅力。
在廣度上,商業可以下沉到全國縣級城市,在開業總量上看,三四線城市總量也并不比一線、新一線少,例如山東泰安、菏澤,安徽六安,湖南衡陽等城市都有不少項目開業。
沉浸式場景打造成趨勢
在創新浪潮下,購物中心正逐漸向娛樂、體驗和場景化進階。這些購物中心從場景出發,塑造消費者感官體驗以及心理認同感,打造多元沉浸式場景和空間,提升客流量。
重慶光環購物中心作為香港置地旗下“光環 The Ring” 系列的首個落地項目,提出打造“城市自然共同體”的項目定位,以大尺度室內植物園的融入體現城市生活與自然之美的結合,力圖為兩江居民提供高質購物和消費服務,打造一個集國際輕奢、都會潮流、親子家庭、環球佳肴、百變社交于一體的重慶北中高端商業綜合體。
面對顏值即正義的Z世代,以“時光引擎”為紐帶的設計創意,以及國內首個室內水街——秦淮水街主題街的打造,是南京建鄴吾悅廣場祭出的首張“吸睛王牌”,讓其迅速成為南京新的打卡地標。
此外,例如上海北外灘來福士的城市集市,寧波萬象城的“甬城之星”摩天輪、屋頂花園,在成都印象城首發的印力創意內容平臺“印唰廠”等都打造了獨特的沉浸式場景體驗。
外資項目大舉入華
海外巨頭相繼進入中國市場,在開業的榜單中我們也看到了日本運營商的身影。
由日本三井不動產運營的Lalaport啦啦寶都4月28日在上海開業,啦啦寶都是三井不動產在日本全國開展的區域性購物中心,以時尚為主,聚焦了美食和娛樂等業態。
項目極為重視體驗性,充實購物以外的娛樂設施。啦啦寶都上海金橋也延續了三井的時尚和體驗性商業理念,商場擁有豐富的以高達立像為代表的體驗式業態。這也是三井不動產首次進入中國市場。
此外,寧波阪急的開業也引發了不少關注,寧波阪急是日本阪急阪神在海外直接投資并運營的第一個大型商業項目。商業建筑面積11.6萬方,引入了超360家品牌,其中一線奢侈品達40余家、首店品牌達150余家、特色餐飲近80家。
隨著國內購物中心總量漸趨飽和,加之日本運營商的入駐,雖給中國市場帶來了新鮮和活力,但優質購物中心若無法滿足租戶及消費者需求,最終也是無疾而終,因此,購物中心開發及運營應更注重質量,切忌重量不重質而盲目開發。
潮玩概念“大行其道”
在城市更新與消費升級趨勢下,商業與潮流文化、藝術等元素融合加深,商場不僅承擔購物功能,還是潮流與社交場所的延展。
如今,以Z世代人群為代表的新消費圈層已經登上舞臺,他們已經從單一的購物活動走向更廣泛的社會生活,對潮玩文化、美食體驗、娛樂社交等多元消費樂此不疲,而傳統聚焦家庭消費的單一商業形態已經難以適應Z世代消費趨勢。
作為融創文旅集團首進杭城的商業項目,杭州ins park定位“杭城潮場首店”,創新地實現“商業+潮流文化”的有機融合。在8萬方的空間里以潮流文化為主題線索,聚集了當代潮玩文化、美食體驗、娛樂社交等多業態需求,演繹跨界Z世代生活圖景,讓在杭州中奔波的新青年擁有屬于自己的奇趣之地。
上海主場ESP購物中心是國內首個電競文化體驗中心,聚焦電競、二次元文化、新文創、以及跨界零售的線下年輕人潮玩聚集地。旨在打造弘揚電競“拼搏、奮斗、團隊精神、凝聚力”的正能量精神傳播的線下陣地,結合動漫、影視、VR等新體驗式玩法,主力吸引Z世代年輕人及青年社群到該線下能量場社交聚會、休閑娛樂、互動分享。
成都王府井Discovery購物中心定位于年輕群體的細分客層,直面95-00后的新生代群體,旨在打造成都Z世代生活方式風向標。項目匯集潮鞋服飾、個性穿搭、愛美體驗、電玩競技等多功能于一體,公司致力于將其打造為創新概念的綜合性街區購物中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