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不香”背后,中國“果鏈”還好嗎?
9月15日凌晨,蘋果公司舉行線上2021年秋季新品發布會,發布了iPad 9、iPad mini 6、Apple Watch Series 7、iPhone 13和iPhone 13 Pro等5款新產品。
iPhone 13全系都升級了A15處理器,該處理器內置6個核心,包括2個大核+4個小核;iPhone 13 Pro和13 Pro Max搭載77mm長焦鏡頭、1.8光圈和1.5光圈超廣角鏡頭。
對于蘋果2021年秋季新品發布會,英國廣播公司BBC給出了“No Surprise”毫無驚喜可言的評價。無獨有偶,多家外媒體都有和BBC同樣的感覺。
衛報表示,在眾多廠商為了更大的電池容量與更大屏幕砍掉小尺寸機型之后,在小機身、高性能的手機市場中,能夠與iPhone SE競爭的恐怕只剩下Sony的Z5 Compact。
華盛頓郵報認為,蘋果在這場發布會中關注隱私和未來環保的部分格外多,而這部分時間,在之前的發布會中都是用來介紹新產品有多么優秀。這場發布會的時間很短,顯然也沒有給消費者什么驚喜。
福布斯表示,蘋果寄希望于新款iPhone能夠提振銷量,但事實是,蘋果一反常態沒有在發布會中曬2020年iPhone的銷量。畢竟2020年iPhone銷量的增長率只有0.4%,是自2007年iPhone發布后增速最低的一年。
即便如此,多家機構對2021年iPhone的銷量仍持樂觀態度。
中信證券報告顯示,蘋果2021年下半年新機已于6月底開始供應鏈備貨,較往年有所提前,預計2021年下半年新機銷量有望在8000萬-9000萬部量級,較2020年有明顯提升。中信證券預計,2021年,蘋果iPhone總銷量可達2.2億部。
市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2021年全年,蘋果iPhone出貨量可望達到2.23億部,重新站回2億部大關(回到2016-2018年間的高位),其中新機占比約為39%。此外,TrendForce預計,2021年iPhone 13新機出貨約8700萬部,這一數據與市調機構Isaiah Research的調查結果也基本一致。
對于中國果鏈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伴隨蘋果新機出貨量的增長,市場對蘋果新品的追捧愈演愈烈,往往也將推動果鏈廠商營收的提升,中國果鏈公司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
喜憂參半的中國果鏈
9月8日,蘋果公司正式公布2021年秋季新品發布會時間。同日,多家中國果鏈相關公司股價大幅上漲,部分公司觸及漲停板。
截至9月8日收盤,金龍機電股價漲幅為15.34%;長信科技股價漲幅為12.36%;歌爾股份股價10%漲停;水晶光電股價上漲7.30%;歐菲光股價上漲6.22%;立訊精密股價上漲2.88%;京東方股價漲幅為2.75%;藍思科技股價漲幅為2.99%。
根據蘋果公司公布的2020年TOP200供應商名單,這200家供應商占據了蘋果公司在2020年全球原材料、制造和組裝支出的98%。其中,中國供應商公司98家,占據總數的49%,包含中國大陸的42家、中國臺灣的46家、中國香港的10家。2020年蘋果新增的34家供應商中,也有12家來自中國。
財報顯示,2021財年第三財季(截至2021年6月26日),蘋果總營收為814億美元,僅大中華區就貢獻了147.6億美元,占到了總營收的18%。
可以說,無論是市場還是供應鏈,中國地區都沒有讓蘋果公司失望過。
蘋果在中國帶動了一批果鏈企業,但并不是每家都能擁有亮眼的成績單。
2021年上半年,鵬鼎控股凈利潤6.3億元,同比下降20%。領益智造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3.96億元,同比下滑37.20%。信維通信在2021年二季度也只實現了0.57億元的凈利潤,環比下降102%。同時,2021年1月中旬以來,立訊精密股價不斷下跌,市值從最高時4000多億元下跌到2457.48億元。
近期備受關注的領益智造,因為二季度業績跳水導致股價暴跌,今年以來市值蒸發近300億元。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領益智造稱,受到智能手機芯片供應鏈緊缺、海外部分廠區生產短暫停工、消費電子部分老項目產品需求下調等因素影響。
當前,手機市場確實正在遭遇缺芯的困擾,這導致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不少廠商都遭遇了產品出貨量減少的困境。與此同時,蘋果公司對于供應商選擇標準也可能出現反復,歐菲光就是先例。
2020年7月,歐菲光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此后便有消息傳出該公司被蘋果移出供應鏈。2021年3月,歐菲光正式發布公告確認被蘋果終止采購協議。
由于損失了這一大客戶,歐菲光2020年凈虧損19.45億元,而2019年同期其收獲了5.1億元的凈利潤。同時,歐菲光的股價自2020年7月13日觸摸高點后一路下跌,迄今跌幅已經超過50%,市值蒸發超過200億元。
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果鏈企業并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風光,需要未雨綢繆的時候已經來臨。它們也已開始尋找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多元化布局業務,以減少對蘋果等手機廠商的依賴。
抓緊新能源汽車風口?
眼下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中國果鏈企業們眼中的新藍海。
領益智造于2021年6月宣布將收購專業生產新能源汽車結構件的浙江錦泰電子有限公司,7月21日又宣布擬以20億元投資建設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稱其利于滿足該公司業務擴展及新能源汽車產能布局的需要。受此影響,7月22日,領益智造股價逆勢收漲3.9%。
實際上,中國果鏈企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早有先例。
2015年,歐菲光進軍智能汽車領域,通過收購華東汽電和南京天擎,順利成為國內整車廠商的Tier 1供應商。目前,該公司已取得20余家國內汽車廠商的供貨商資質,并積極進行國外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資質認證。2018年,歐菲光收購富士天津鏡頭工廠,進一步加強在車載鏡頭方面的布局,推動智能汽車業務發展。
2017年,藍思科技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通過在已有的消費電子用防護玻璃相關專利積累和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快速搶占細分市場,躋身特斯拉全球一級核心供應商。
除此之外,立訊精密也早已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布局。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具備汽車線束、電子模塊等產品服務能力,服務的客戶包括長城、眾泰、寶馬、奔馳等。
但實際上,中國果鏈企業們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收到的反饋并不是很理想。
立訊精密年報顯示,2020年,該公司總營收為925.01億元,其中消費電子業務實現營收818.18億元,汽車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業務營收僅為28.44億元;而歐菲光在2018-2020年,智能汽車業務營收分別是4.23億元、4.62億元和5.57億元,總營收占比分別為0.98%、0.89%和1.15%。
藍思科技是汽車市場表現還不錯的少數果鏈企業之一。該公司發布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包括汽車業務在內的“大尺寸防護玻璃”產品營業收入為30.12億元,同比增長29.35%,占總營收14.08%。
從手機轉入汽車領域并不容易,中國果鏈企業還需要解決重重阻礙。
實際上,去新能源汽車市場分蛋糕也只是中國果鏈企業的一種嘗試。或許未來在各個市場領域,都可能看到果鏈企業的身影。畢竟,沒有任何一家果鏈企業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歐菲光。
中國果鏈核心上市企業概況
臺積電(中國臺灣)
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該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行業專業晶圓代工廠,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提供業界最先進的制程技術及擁有專業晶圓制造服務領域最完備的組件數據庫、知識產權、設計工具、及設計流程。
比亞迪
比亞迪創立于1995年,分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從事以二次充電電池業務,手機、電腦零部件及組裝業務為主的IT產業,以及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產業,并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積極發展包括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LED及電動叉車在內的其他新能源產品。
立訊精密
立訊精密是為蘋果生產Mac電腦電源線手機、平板電腦用數據線生產商,是蘋果重點扶持供應商,有望獲得15%以上的Lighting接頭訂單。該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3C(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汽車和通訊等領域,其核心產品電腦連接器已覆蓋全球20%以上的臺式電腦,并快速擴大筆記本電腦連接器的生產,已經開發出DP、eDP、USB3.0、ESATA等新產品。
同時,立訊精密正逐步進入汽車連接器、通訊連接器和高端消費電子連接器領域,拓展新的產品市場。
工業富聯
工業富聯主要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產品的設計、研發、制造與銷售業務,依托于工業互聯網為全球知名客戶提供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務解決方案。該公司主要產品涵蓋通信網絡設備、云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相關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寬帶和無線網絡、多媒體服務運營商的基礎建設、電信運營商的基礎建設、互聯網增值服務商所需終端產品、企業網絡及數據中心的基礎建設以及精密核心零組件的自動化智能制造等。
京東方
京東方在2017年拿到蘋果公司認證,有望在未來為蘋果13寸款MacBook筆記本供應屏幕面板。
此前,據韓媒Korea Times報道稱,蘋果篩選供貨OLED屏iPad的廠商,最終敲定了三星和LG,京東方因為良率不及預期“出局”。此外,有消息稱,蘋果公司為了降低對三星OLED面板的依賴程度,正在與京東方洽商PHONE用的OLED屏幕,并且已經把相關技術分享給京東方、LG顯示器與JD等3家面板制造商。
歌爾股份
歌爾股份主營業務為聲電器件、光電器件、電子配件及整機類電子產品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移動終端產品及智能家居、汽車電子等領域,主要為3C領域全球頂級廠商提供軟硬件產品與服務,客戶涵蓋三星、索尼、微軟、華為和小米等。
藍思科技
藍思科技是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高端視窗觸控防護玻璃面板、觸控模組及視窗觸控防護新材料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目前,該公司業務已經覆蓋視窗防護玻璃、觸摸屏單體、觸摸屏模組、攝像頭、按鍵、陶瓷、金屬配件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播放器、GPS導航儀、車載觸控、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方面。
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成立于2005,是一家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致力于開發先進的存儲器技術和IC解決方案。該公司的核心產品線為FLASH、32位通用型MCU及智能人機交互傳感器芯片及整體解決方案,其產品為工業、汽車、計算、消費類電子、物聯網、移動應用以及網絡和電信行業的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鵬鼎控股
鵬鼎控股成立于1999年,主要生產各式印刷電路板,產品廣泛應用于通訊網絡、計算器、消費性電子及各類3C電子產品。截至目前,鵬鼎控股的業務覆蓋通訊、消費電子及計算機和汽車電子與工業控制三大板塊。
該公司通訊用板主要包括應用于手機、路由器和交換機等通訊產品上的各類印制電路板;消費電子用板主要應用于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游戲機和智能家居設備等與現代消費者生活、娛樂息息相關的下游產品;在汽車電子領域,鵬鼎控股的產品已應用在日行燈系統、汽車導航系統、車載影音娛樂系統及汽車充電設備系統等汽車電子產品上;在工業控制領域的產品主要有工業電腦用板等,服務的客戶主要為工業主板設計類企業。
欣旺達
欣旺達是以鋰離子電池模組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鋰離子電池模組解決方案及產品提供商。該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安全、輕便、持久的綠色能源產品。
長電科技
長電科技專注于半導體封裝測試業務,為海內外客戶提供芯片測試、封裝設計、封裝測試等全套解決方案。該公司于2003年在上海主板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半導體封測上市公司,現已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領益智造
領益智造主營業務為新型電子元器件、手機及電腦配件的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分為模切產品、CNC產品、沖壓件、緊固件和組裝產品等五大類。2018年2月領益智造購買領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資產完成,實現借殼上市,借殼前主營業務為磁性材料、平板顯示器件、精密結構件和貿易及物流服務。
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整套激光加工解決方案及相關配套設施,主要產品包括激光打標機系列、激光焊接機系列、激光切割機系列、新能源激光焊接設備、激光演示系列、鉆孔機系列、工業機器人等多個系列200余種工業激光設備及智能裝備解決方案。
山東精密
山東精密成立于1980年,并于2010年4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致力于通信設備、精密金屬結構件、LED技術及電子電路領域解決方案。截至目前,除中國大陸地區以外,山東精密在臺灣、韓國、芬蘭、印度、瑞典、德國、波蘭、愛沙尼亞、美國、墨西哥等地均設有銷售、客服及倉儲網點。
裕同科技
裕同科技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深圳,2016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裕同科技是國內品牌包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于數十家世界500強客戶及數百個高端品牌,為消費電子、大健康、煙酒、化妝品、食品等行業客戶提供包裝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
信維通信
信維通信致力于移動終端天線、3G終端天線、模組天線、3D精密成型天線、高性能天線連接器的生產與經營。該公司主要產品為移動終端天線,主要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及上網本等各類便攜式移動終端通信設備。除銷售移動終端天線產品外,信維通信還為客戶提供移動終端天線系統設計方案和手機整機射頻無線性能測試及解決方案。
天音控股
天音控股成立于1997年,并于1997年12月2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3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以后,天音控股主業由農業變更為通信產品營銷服務及移動互聯網業務。從單一手機分銷行業起步,天音控股經過近20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互聯網營銷、移動互聯、移動通信、彩票等業務為一體的集團化公司。天音控股打造了業內領先的集分銷、零售、售后服務、移動互聯網、移動通信虛擬運營、彩票為一體的綜合服務網絡。
長信科技
長信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平板顯示器件中真空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該公司主導產品包括液晶顯示(LCD)用ITO導電膜玻璃、觸摸屏用ITO導電膜玻璃、手機面板視窗材料等。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長信科技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平板顯示關鍵基礎材料生產基地。
長盈精密
長盈精密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智能終端手機零組件,新能源汽車零組件,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集成的規模化制造企業。2010年,長盈精密在深交所上市,該公司以精密模具為主業,產品包括手機機構配套件,LED精密支架,擁有精密模具制造、高速精密沖壓、精密塑膠成型以及精密連接器自動化生產設備開發所需全系列引進生產設備和實驗測試儀器。
水晶光電
水晶光電創建于2002年,并于2008年9月19日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該公司是國內專業從事光學影像、LED、微顯示、反光材料等領域的研發與制造企業。水晶光電主要產品應用于數碼相機、可拍照手機攝像頭、安防監控攝像頭、電腦攝像頭及其它數字攝像鏡頭、半導體照明、微型投影儀、視頻眼鏡、公路交通標志、安全防護等產品。
德賽電池
德賽電池主要圍繞鋰電池產業鏈進行業務布局,其中惠州電池主營中小型鋰電池封裝集成業務,惠州藍微主營中小型移動電源管理系統業務,二級子公司惠州市藍微新源技術有限公司主營大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電源管理系統及封裝集成業務。該公司已經成為全球中小型移動電源領域的領導廠商之一,與全球主要電芯廠開展合作,服務于全球頂級消費電子廠商。
勝利精密
勝利精密是一家精密模具及零部件制造商,主要產品有鎂鋁合金機殼、納米轉印筆記機殼、模內注塑鋁后殼、TV玻璃背板、電鍍雙足底座、鋅合金電鍍底座等,主要應用于電視、筆記本電腦、移動通訊等領域。
安潔科技
安潔科技是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內外部功能性器件的重要供應商,現有員工1200多人,主要客戶有微軟、華為、聯想等。專業為智能手機、臺式電腦及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產品等中高端消費電子產品和新能源汽車提供精密功能性器件生產和整體解決方案。
依頓電子
依頓電子專注于高精度、高密度雙層及多層印刷線路板的制造和銷售,是國內印刷線路板行業的企業之一。2021年9月8日,依頓電子收到該公司控股股東依頓投資及實際控制人李永強、李永勝、李銘浚的通知,該公司控股股東依頓投資及實際控制人李永強、李永勝、李銘浚與九洲集團于2021年9月8日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同日,依頓投資簽署了《表決權放棄承諾函之一》、《表決權放棄承諾函之二》。
新綸科技
新綸科技創立于2002年,新材料廠商,主要供應軟包鋁塑膜,功能膠帶,潔凈產品,涉足行業覆蓋新能源汽車、電子功能材料、光電顯示材料。
福蓉科技
福蓉科技是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通訊器材等消費類移動終端產品用鋁制關鍵零部件及精密深加工件的研發、制造廠家之一,是多家國際、國內知名IT企業的主要供應商。
科森科技
科森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精密金屬加工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主營金屬產品結構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等業務,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電腦、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數字視聽等重點應用領域,在產品研發、模具開發、工藝流程設計、產品制造、品質管控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和豐富經驗。
超聲電子
超聲電子是一家主要從事印制線路板的企業,主要從事印制線路板、液晶顯示器、超聲電子儀器、超薄及特種覆銅板的研制生產和銷售,是國內電子行業中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強的高新技術企業。
中石科技
中石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提高智能電子設備可靠性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自1997年成立以來,自主研發和生產電磁兼容、屏蔽及導熱產品,解決智能電子設備在復雜且惡劣的電磁干擾環境和發熱運行環境下可靠性問題,為客戶提供環境評估失效性能及個性化應對措施和全面解決方案。
金龍機電
金龍機電是一家專注于微特電機(主要為直徑4-7mm,即Ф4-Ф7)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該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包括Ф4、Ф5、Ф6、Ф7等系列圓柱型(空芯及實芯)超小型微特電機和扁平型超小型微特電機。
得潤電子
得潤電子成立于1989年,主要經營家電和消費類電子、汽車相關電子連接器和精密組件和車聯網相關技術。目前得潤電子有四大產品業務板塊,分別是家電線束、消費類電子、汽車電氣系統、新能源汽車電子及車聯網。
精研科技
精研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專業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MIM)產品生產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GIAN為客戶提供大批量高精度、形狀復雜、性能良好、外觀精致的多種金屬材料結構件、功能件和外觀件,并且同時具有陶瓷和鈦合金的開發能力。
安利股份
安利股份成立于1994年,主要研發生產經營生態功能性聚氨酯復合材料,是目前全球同行業規模較大的企業,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安利股份于2011年在深交所公開上市。
宇環數控
宇環數控是一家從事數控磨削設備及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客戶提供精密磨削與智能制造技術綜合解決方案的裝備制造業企業。該公司產品主要分為數控磨床、數控研磨拋光機和智能裝備系列產品,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為:汽車工業、內燃機、消費電子、軸承、密封件等國民經濟各主要領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