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首家小型社區店月底亮相,賣書賣菜也賣餐
聯商快訊:在2019年的誠品生活30周年媒體見面會上,誠品董事長吳旻潔曾表示,誠品要將經營重心由通路開發聚焦到對人的了解,提供更完整的個人化服務,成為閱讀與生活全通路品牌,充分善用實體與 App、網站、電商平臺等,讓讀者在通路間無縫接軌,全通路服務做好是下一個10年的重要支撐。
從這兩年的行動來看,誠品正在朝著新方向全速前進。
有媒體報道稱,近日,誠品方面確認了旗下首家小型社區店將在10月27日投入試運營,10月31日正式開幕,新店位于臺灣省臺北市,名為“誠品生活時光”(eslite me-time)。
圖片來源:誠品官方
相比之前的大店模式,這家誠品生活時光面積大幅縮小,但書籍、文具依然是兩大主營類目。店內也提供了虛擬貨架,并與“誠品線上”打通,顧客可以通過大屏幕來進行選購超過40萬種產品,下單后誠品負責送貨上門。
除售賣書籍之外,店內還有兩處特色值得一提。首先是與臺灣本土的農產品和生鮮電商供應鏈厚生市集合作,每天提供數百款生鮮蔬菜、鮮奶、雞蛋和佐料等供選購。同時,店內還開設了“TEA ROOM”餐廳區域,提供牛肉面、蔥油雞湯面、黑松露蛋沙拉三明治等餐品,餐廳設計風格融合藝文展覽和餐飲于一體,營造了文雅、精致的就餐氛圍。
據介紹,誠品希望“誠品生活時光”能融入整個社區,成為社區生活的一部分,包括門店還計劃了各種社群活動,包括讀書會、團購等,確定聚焦對人、對社群的了解,提供相應的服務。誠品方面計劃未來3年開出上百家此類門店。
可以說,誠品生活時光是誠品在轉型道路上的一次試水,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決定著未來誠品在開店方向上店型以及選址落位方式的改變。
過去,誠品門店的選址多傾向于高人氣、大客流的傳統商業中心,而隨著小而美的誠品生活時光落地,未來誠品更多將側重在居民區乃至下沉市場物色機會。
一方面在推出新的店鋪規模和類型,一方面誠品也在一片質疑聲中頻頻關店。
去年5月31日,誠品第一家門店臺北敦南店正式閉店,緊接著6月,誠品中國大陸第二家門店、誠品生活深圳在開業僅一年半后就告別市場。一時間,業內無不感嘆:即便做強復合型文化平臺的誠品,是否也破不了書店終究難賺錢的魔咒?
從去年開始,誠品就奮力開啟轉型之路。
去年12月,誠品耗資5億成本推出全新電商平臺“誠品線上”,這既是誠品全通路計劃的里程碑,也是為計劃中的社區店型提前做準備。“誠品線上”匯聚逾200萬種繁簡中、英、日文書籍,以及歐美日韓等全球首發特色文具及各國生活風格設計選品,還有逾5,000種米面食品雜貨與清潔保養等十大民生用品,涵蓋生活風格、流行設計、香氛保養、兒童親子、臺灣小農食品、3C科技等。
“線上平臺將成為一個完整的商品資料庫,以此為基礎,誠品書店計劃嘗試在社區里開設小型店面,更深入地接觸社區顧客。”吳旻潔曾直截了當地指出誠品線上扮演的作用。換言之,“誠品線上”將串連起誠品全通路,提供虛實整合體驗,這點從新開的誠品生活時光提供的購物體驗中可見一斑。
根據誠品的計劃,未來將深入全臺小區開設小型模塊店,并結合誠品線上、誠品人APP,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為消費者提供無縫接軌的全通路服務。
未來3年要開出上百家小型社區店——創立于1989年的誠品書店發展了三十余年,即便鼎盛時期門店數量也沒有過這么多,要實現3年百店的目標,挑戰無疑是全方位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