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交卷,淘寶的地位還穩嗎?
出品/深燃
作者/唐亞華
編輯/黎明
第13個雙11結束,各電商平臺“交卷”,全民開始“批作業”。
今年雙11,阿里取消了實時滾動播報的GMV大屏,逃離了“數字綁架”,戰績公布也姍姍來遲。最終,阿里雙11總交易額為5403億,開售第一小時超過2600個品牌成交額超過去年首日全天。
與此同時,京東公布雙11累計下單金額超3491億,31個品牌銷售破10億,Apple破百億。拼多多、抖音、快手選擇了沉默。
今年作為反壟斷背景下的首個雙11,比往年少了硝煙味,各平臺不再強調競爭,更專注自己的體驗和服務。
用戶的整體觀感是,戰線拉得更長,前半段狂歡,后半段疲軟,第一波熬夜剁手,第二波累了休息。消費者的熱情被稀釋,11月11日正日子來的時候,反而靜悄悄的,氛圍感大大下降。
而在商家端,有中小商家迎合新消費的大潮強勢出圈,在細分類目里分得一杯羹,也有商家ROI打不正,生存形勢更加嚴峻了。
回過頭來看,這一場跨度長達近一個月的年度買買買大戲,有亮點也有槽點。
01
直播帶貨強勢撐場
一場雙11,直播間幾乎掏空了剁手黨的錢包,打工人一夜變成“吃土人”。直播帶貨霸屏,是今年雙11最大的特點。
在渠道上,除了傳統優勢玩家淘寶直播,抖音、快手、拼多多、京東、小紅書,甚至微信視頻號上的博主,都在直播帶貨。
除了淘寶直播原入口,淘寶首頁將直播新增為一級入口,有人說今年是淘寶直播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屆雙11。
直播帶貨火到什么程度?從主播們的內卷程度就能看出來。今年雙11前,薇婭和李佳琦都做了詳細的附有產品鏈接的Excel表格,名稱、規格、價格、優惠力度一目了然。
提前看預告清單、做攻略、比價,在直播間囤貨幾乎是大多數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消費者葉子告訴深燃,她在今年雙11預告的時候就標記好了所有想買的東西,比對了價格,也跟自己常代購的朋友咨詢過,看了一些博主分析哪些值得買,哪些不劃算。
“大概10月20號之前就把該買的確定好了,開賣的時候我想都不想直接買,第一波雙11定金加尾款我付了3000多元。”
以往她經常找代購買護膚品,但今年因為疫情代購也不太方便,她發現,直播間的優惠算下來和代購、免稅店差不多,到手速度還能更快。
90后嬌嬌雙11花了2萬元左右,有2/3的東西是從直播間買的。
嬌嬌的雙11訂單 / 受訪者供圖
“護膚品基本上都是在直播間買的,薇婭、李佳琦和雪梨的都有,他們三個的預售清單出來后我就對比了哪個比較劃算,折扣一樣的有的我不想要小樣,就在雪梨直播間買了,我喜歡在大促的時候囤夠一整年的護膚品。”
除了剛需品,直播帶貨這種推薦式消費還挖掘出了很多人身上的新需求。嬌嬌今年就被直播間種草買了很多零食。
“我以前并不愛買零食,今年在看直播時被主播的介紹打動,最后買了鴨掌、鴨舌、酸奶、下午茶的電子券等。”
另外,她也在直播間發現一些家居用品,比如今年在直播間買的泡腳桶,還給爸媽買了體檢卡。“選直播間主要是因為東西價格劃算,產品來源可靠,零食看起來好吃,也不貴。”
夢玥信任直播間的選品,但由于自己一個人消耗不了太多,今年雙11,她在直播間買了不同品牌的300多片面膜,各留了一些之后,她把一部分產品帶到公司“擺攤”轉賣給了同事,大家搶購一空。
從結果來看,今年雙11通過直播帶來的成交額也確實驚人。
公開數據顯示,10月20日李佳琦最終直播銷售額達到106.53億元,薇婭的直播銷售額為82.52億元,雪梨的戰績在9.3億元,三個人一晚上賣出近200億元。
另外,商家成為雙11直播戰場的另一大主力。今年雙11淘寶直播平臺共有超10萬個品牌在自播間與消費者互動,其中43個品牌自播間成交額超1億元,510個自播間超千萬元,鴻星爾克、追覓等183個品牌首次躋身“千萬直播間”,淘寶直播間成為重要的品牌核心資產。
不過,關于直播帶貨的槽點也不在少數。主要集中在:加量不降價,靠小樣撐起雙11,除了少數出差需求,更多人希望正裝降價;直播的過程歷時太久,很多人沒精力盯全程,時間成本過高。
另外,不熟悉直播的人覺得定金、領券、下單、退貨等規則過于復雜,一不留神就會搞錯而多花冤枉錢。總結下來,在直播間買東西確實有優惠,但想要薅到羊毛,要提前做很多攻略,想省錢就得花時間。
“還是希望少點套路和復雜的規則,雙11零點之前,我為了湊滿減,一邊找東西,一邊跟朋友交流討論,時間又快到了,給我累的眼睛都疼。買完之后一興奮,熬到2點發現怎么都睡不著了。”葉子告訴深燃。
02
新賽道爆發,老玩家內卷
可以說,今年雙11,是消費分化的一年。
一邊有新品牌強勢出圈,細分領域爆發式增長,另一邊也有商家玩不起雙11,賣一單虧一單,淪為雙11邊緣的氣氛組。
某快消品牌天貓店負責人可欣告訴深燃,他們在2017年開了天貓旗艦店,前幾年基本上都保持了100%以上的增長,今年也有70%的增長。在她看來,增速略有下降有大環境的問題,也有品牌體量的關系,隨著規模變大,增速放緩也是正常表現。
經過了幾年的品牌沉淀,今年618,可欣首次跟超級頭部主播合作,反響很好,雙方都很滿意。“我們當時很快就預約了雙11也上直播間,主播團隊也很認可我們品牌,直接把我們放到了開售的第一天,銷量非常好。”
雖然上大主播直播間并不賺錢,但可欣覺得不僅要算銷售額的賬,品牌還有影響力方面的考量,品牌心智很重要,大主播直播間優質的女性消費群體對品牌更有價值。
品牌積累加上大主播推薦,今年可欣的店鋪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可觀的增速。“因為我們是新賽道,細分領域內行業品牌性還不夠強,老賽道在瘋狂內卷、精打細算的時候,我們還處在爭搶地盤的階段,我們加大投入是必須要去做的事,從結果來看也有不錯的回報。”
事實上,這兩年新崛起的品牌不在少數。根據天貓最終統計,今年雙11,有760個中小品牌的成交額實現從去年的百萬級到今年千萬級的跨越;85個去年雙11成交額千萬級的品牌,在今年雙11成交額突破了1億元大關。
天貓事業群副總裁吹雪表示:“29萬品牌商家的結構已經發生變化,65%是中小商家、產業帶商家和新品牌,這是歷年最高的比例,同時有7萬商家第一次參加雙11。”
原因在于,許多新品牌選擇開創小眾垂直賽道而導致細分類目數的增長,以及涌入新消費賽道的新品牌在不斷增多。
今天雙11,寵物、潮玩、國潮品牌,以及更細分的護膚品、彩妝、內衣品牌都涌現出了多匹黑馬。蕉內、ubras、內外、添可、隅田川、潤百顏、Moody等都廣泛被認知。國風服飾漢服的火熱雙11得到了延續,漢服品牌十三余首小時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2.7倍,新中式糕點品牌虎頭局,新茶飲品牌茶顏悅色等在雙11期間都表現不俗。
有品牌效應的中小商家在今年雙11中收獲頗豐,但還有很多新品牌以及中小商家,面對快速上漲的流量成本,生存狀況愈顯艱難。
在天貓上經營茶類產品的新商家肖鴻就告訴深燃,今年雙11,店鋪優惠加上平臺滿減和用戶自己的優惠券,算下來他的店鋪虧損10%。
作為商家,可欣也頭疼平臺規則。“2017年雙11的規則是最復雜的,有定金膨脹、津貼、跨店滿減,往后幾年平臺一致在做簡化,但即使是簡單的跨店滿減機制,我們也要詳細測算定價,因為一旦不算好,用戶湊單滿減后我們就要虧本。”
可欣今年的另一個感受是,消費者沒那么愿意熬夜了。她們店的很多付了定金的訂單,都不是11月1日0點30分付的尾款,而是第二天白天,11月11日當天0點的訂單也沒有想象中火爆。
“其實0點后付款這樣的規則也并不是很有必要,我們要考量雙11省的錢值不值得大家熬一個夜。這幾年大家的工作環境都在內卷,用戶、商家和我們員工都希望在時間和規則上簡單一點。”
經此一役,更多商家也徹底認識到,大促是平時品牌積累的一次考試,功夫要做在日常。守住價格底線、與用戶深度交流、多平臺引流、強化品牌心智才是長久之計。困境中的中小商家需要多下功夫尋找出路。
03
四面圍剿,淘系電商的地位還穩嗎?
表面上看,今年雙11,各平臺不再張揚,而仔細來看,各家表面“佛系”,暗處卻競爭無處不在。
一個細節就能體現。阿里沿用0點30分付尾款和跨店滿減規則,京東就把付尾款時間提前至“晚八點”,拼多多宣稱補貼直降,每天都是雙11。暗自較勁的勢頭依然不減。
同時,抖音、快手重倉電商,用戶的注意力和消費需求有限,行業競爭已經到了近身肉搏的階段。
作為雙11的開創者,13年后,阿里老大哥的地位還穩固嗎?
多位消費者告訴深燃,他們會在各個平臺購物,但要論用得最多的,還是淘寶。
嬌嬌提到:“高客單價的東西我一般選擇天貓旗艦店,今年雙11買了蘋果手機和疫苗卡,我是88VIP,正常優惠之外,還有滿6800減600的券,而且品質有保證。我習慣在淘寶C店買衣服,有固定光顧的幾家原創設計師店。長期在淘寶上買東西,我的賬單顯示我在淘寶上11年花了26萬多元,我自己都震驚了。”
嬌嬌的淘寶賬單 / 受訪者供圖
葉子的日常全部生活需求基本都在淘寶上完成,“我買東西第一反應是淘寶,不合適才會選擇別的,另外我有空的時候就會放松一下,刷刷淘寶,算法推薦的衣服、飾品都很符合我的喜好,我經常跟朋友交流發現的新商品,收藏夾都滿了好幾次了。”
用得多了,她對淘寶的玩法頗有心得。比如,在淘寶上選好東西用“一淘”APP結賬能省不少錢,她雙11買的羽絨服,在天貓折后是769元,在一淘結完之后變成了685元。另外,一些原創設計師品牌的詳情頁會有阿里巴巴原創保護標識,這種基本能確定不是抄襲,買運動系列商品時,會盡量選擇帶“酷動城”標識的店鋪,大概率是正品。
在她看來,淘寶的功能更新也很有價值,比如現在物流信息會在前端滾動顯示,一打開淘寶就能看到物流動態,省了好幾道“門”,還會提示預計什么時候到達。
可欣提到,出于品牌考量,未來的主陣地還是天貓,其他渠道會做一下銷售方面的嘗試,“天貓各方面更規范,也給了商家充足的工具。考慮品牌的價值,我們會比較長期地去影響消費者的心智,不會為了一個月的業績去瘋狂降價或隨意選擇渠道。”
也有不滿意的地方,嬌嬌補充,今年的快遞也很慢,第一波付款了的有很多都還沒到,還有,“今年的喵糖很討厭,每次幫朋友助力,不止是點一下,還會讓跳進去參加比賽。”
翻看社交平臺,也有不少網友吐槽獲取優惠券的喵糖大作戰令人頭禿,湊滿減單湊到懷疑人生,“沒點奧數功底不好意思過雙11”。
綜合來看,淘系在整個電商中依然是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天貓仍然是塑造品牌的主陣地,淘寶C店因為其產品的豐富度,也依然是多數用戶的首選。
只不過,如今各大電商平臺都面臨自身的流量瓶頸以及激烈的外部競爭,各家都需要增強硬實力。
近幾年來,電商行業大環境已不同往日,日常就有各種電商節,還有多個平臺的“百億補貼”,以及直播帶貨常態化。所有這些都從不同維度稀釋了雙11低價的獨特性。不過,直播本身就是一種自我革命,如今在雙11購物節之外,淘寶直播也接過了“低價”心智的接力棒,制造了又一個常態化的消費通道。
另一邊,抖音、快手等電商新勢力的崛起,讓競爭態勢變得更加復雜。
所以,淘系電商的地位還在,但面臨的挑戰同樣艱巨。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葉子、嬌嬌、夢玥、可欣、肖鴻位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