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歐萊雅的不厚道,頭部主播的流量操控更可怕
出品/聯(lián)商專欄
撰文/聯(lián)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老刀
這次歐萊雅又玩大了。
10月20日,巴黎歐萊雅的一款面膜,合計50片預售價429元,在李佳琦和薇婭兩大頭部主播的直播間賣出超過60萬單,當時歐萊雅官方微博曾發(fā)文認證這是“全年最大力度”的優(yōu)惠。
然而,短短幾天后,11月1日到3日期間,歐萊雅開始在官方旗艦店送“滿999減200”的優(yōu)惠券,同樣是50片面膜,只需要257.7元就可入手。
不僅價格大幅跳水,歐萊雅還做出了一系列“騷操作”。先是把李佳琦預售直播間的面膜優(yōu)惠是“全年最大力度”這句話從微博上刪除,隨后又在“雙十一”保價期間下架了原商品,導致消費者無法在平臺上進行保價服務。
11月17日晚,李佳琦和薇婭的直播間發(fā)布聲明,表示已和歐萊雅進行了多輪交涉,但尚未結果,若巴黎歐萊雅品牌方24小時后還未能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直播間將給予補償。
01
被中消協(xié)點名
就在昨天(11月18日),中消協(xié)發(fā)布《2021“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稱,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價格爭議、虛假發(fā)貨、平臺問題等方面。
報告稱,11月1日開始,不少網友吐槽物流信息不更新,客服機器人回復無法有效溝通。輿情持續(xù)增多并充分互動后,網友開始認為根本原因是商家虛假發(fā)貨,造成物流信息多日不再更新。
典型案例方面,有網友稱付款10天不見歐萊雅發(fā)貨,“1號付的尾款,11號了還在北京,原來是虛假發(fā)貨呢”。此外,薇諾娜也被指虛假發(fā)貨。
中消協(xié)要求:“切實拿出更具誠意、更見實效的行動,與政府、行業(yè)共同打造更健康理性、更高質量的新數(shù)字文明。”
11月18日晚間,“巴黎歐萊雅”官方微博再次回應歐萊雅安瓶面膜事件:
針對在天貓雙十一預售(10/20-10/31)期間在“歐萊雅官方旗艦店”購買安瓶面膜且產品訂單累計達到999元的消費者(包括在店鋪、達人直播間購物的消費者)且未領取滿999-200消費券的消費者,將提供一張200元的無門檻優(yōu)惠券。使用期限從領到之日至2022年6月20日。
針對在天貓雙十一預售(10/20-10/31)期間在“歐萊雅官方旗艦店”購買安瓶面膜但預售期間產品訂單累計未滿999元的消費者(包括在店鋪、達人直播間購物的消費者),將提供兩張滿499立減100元的優(yōu)恵劵,使用期限從領到之日至2022年6月20日。
饒是如此,依然有部分消費者并不買賬,紛紛在留言區(qū)評論:“退差價”、“要你的券有什么用,不會再買了”……
《人民日報》也就此發(fā)表評論:套路消費者不能道歉了之。
因面膜差價事件,巴黎歐萊雅深夜道歉。然而將問題歸咎于繁瑣的促銷機制,對涉嫌虛假宣傳、虛假發(fā)貨以及售后服務差等避重就輕,并不能得到消費者認可。
雙11本該是得實惠的“購物狂歡”,而不該成為忽悠消費者的“套路比拼”。匡威斐樂預付定金消費者反而多花錢、付款10天不見歐萊雅、薇諾娜直播聲稱沒貨……這些案例被中消協(xié)點名批評,反映商家套路之深。市場有規(guī)則,買賣講誠信,優(yōu)惠當真誠。靠套路獲利,損害的是顧客利益、是自身口碑,也是商業(yè)生態(tài)、消費環(huán)境。
02
中間商賺差價
其實,歐萊雅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次的歐萊雅事件指向了品牌和主播對價格主導權的爭奪。實際上,“雙11”期間,就有一些聲音認為,直播對品牌的“雙刃劍”效應正在顯現(xiàn),大品牌和頭部主播之間的關系變得微妙。
有分析認為,本次事件,對薇婭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來說,并非一個好兆頭。歐萊雅的舉動,象征著掌握稀缺貨品的大品牌,開始挑戰(zhàn)擁有流量優(yōu)勢的大主播;而流量在逐漸了解到貨品的稀缺性后,也會越來越向商家靠攏。這意味著,薇婭和李佳琦代表的流量主播帶貨模式,已開始觸摸到天花板。
今年9月底,李佳琦所在美one公司制作了一檔名為《所有女生的offer》的綜藝節(jié)目,揭秘李佳琦與不同品牌談判的現(xiàn)場,為今年的雙十一預熱。這檔“砍價綜藝”中,李佳琦與品牌方斗智斗勇,不能降價就給券,不能給券就送贈品,必須得比之前其他大促優(yōu)惠,有更多“亮點”。
主播希望直播間得到最優(yōu)價格,掌握“全網最低價”這個核心競爭力,而品牌方則希望主播帶來流量的同時,定價權依然能握在自己手中。節(jié)目中,有品牌明確表示,價格存在水平線,盲目降價勢必失控。
大主播是稀缺資源,一般而言,品牌方與其合作,需要付錢“占坑”。據每日人物報道,李佳琦和薇婭的日常坑位費在5-8萬元,雖然在價格上和一些非頭部主播相比差別不大,“但勝在難搶,需要用其他的資源做置換”,一位曾經與李佳琦談過合作的商家透露,“618”和“雙十一”期間,主播的坑位費會普遍上漲。
此外,賣貨還需要支付傭金。按照品類劃分,直播間里食品的傭金是10%-15%,生活家電數(shù)碼的傭金在20%左右,而美妝類目的產品是所有類目里傭金最高的,可以達到35%。一位和李佳琦合作過的商家告訴每日人物,化妝品類目也分國內外品牌,國外品牌傭金稍低,但國產化妝品傭金可以高達40%,而即便是按照較低的提成15%計算,李佳琦直播間當晚的傭金收入將達到15.97億。
品牌方苦“中間商賺差價”久矣。
頭部品牌不斷拓展渠道、自行試水直播,都是為了降低對頭部主播的依賴。經此一役,全網都知道品牌自營店鋪才是最低價,以后品牌可以不用再與頭部主播合作,額外負擔“坑位費”、傭金等不菲的支出。
03
頭部主播的流量壟斷
盡管直播電商的業(yè)態(tài)已走過了數(shù)個年頭,但至今算得上超級主播的只有薇婭和李佳琦,兩人在淘寶直播擁有超1.5億粉絲。
在過去的購物節(jié)里,眾多頭部主播們以及二線主播,也能接到不少大牌的商業(yè)合作。但今年“雙11”,大牌把更多的預算砸向了薇婭和李佳琦身上,結果是預售首日李佳琦帶貨106.53億元,薇婭拿下82.52億元,第三名雪梨直播銷售額僅為9.3億元。
顯然,兩大頭部主播已經成為品牌一大流量入口。根據一些統(tǒng)計數(shù)據,薇婭和李佳琦的帶貨營收能力、盈利能力,超過眾多上市公司。
新腕兒和果集數(shù)據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20年度直播帶貨之王榜單數(shù)據顯示,薇婭和李佳琦位列榜單前兩名,帶貨額分別高達386億和252億元。若按平均20%抽成比例計算,兩大主播的營收分別在77億和50億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接下來頭部品牌扶持自家主播是一個趨勢,薇婭和李佳琦將不可避免遭到沖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lián)商網立場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