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代言漸成趨勢,餐企為何突然愛上了“明星”?
近年來,餐企扎堆官宣代言人,掀起了行業明星代言的熱潮。書亦燒仙草官宣“首席巡店官”陳小春;茶飲品牌霸王茶姬邀請辣目洋子擔任首位“茶推官”;中式快餐品牌老鄉雞牽手首位代言人岳云鵬……
餐企越來越熱衷于請明星代言,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大王叫我來巡店,7000+店轉不完……”
自10月25日起,書亦燒仙草搭載其品牌代言人陳小春制作的歡樂滿滿的純動畫廣告片,在電視屏上高頻亮相,成功催熱了#陳小春喊你來書亦巡店#的全網討論,讓品牌再次“出圈”,吸引了大波Z世代的關注。
這一波熱度同時也引發了一眾人士對餐企請明星代言現象的熱議,餐企為何突然愛上明星代言了?
國內餐企找明星代言漸成趨勢
其實,明星代言在餐飲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2013年底,陳坤和柯震東為肯德基拍攝了一個名為《誰能代表肯德基》的電視廣告,這是肯德基中國有記錄以來首次選用明星推廣。
2014年開始,肯德基開始大量采用明星代言的品牌策略,從張亮、吳莫愁、陳曉等,到后來的李宇春、薛之謙和鹿晗、TFBOYS、黃子韜、王一博、趙露思等,其選擇的代言人無一不是當下最有關注度的明星。
△圖片來源:肯德基官博
除了肯德基外,麥當勞也曾先后官宣姚明、易建聯、王力宏、陳慧琳、易烊千璽等為其代言;必勝客則有趙麗穎、王俊凱、劉昊然等明星代言人。
不難發現,早期在中國餐飲市場上,聘請明星代言的多為西式快餐品牌,本土餐飲品牌鮮少有邀請明星代言的案例,可能大家比較有印象的就是2014年周杰倫代言糧全其美手抓餅、成龍代言巴比饅頭以及2015年正新雞排的代言人黃渤。
相比花費巨款邀請明星代言,彼時很多有品牌代言意識的本土餐飲品牌們,更青睞于讓自家老板或是創始人親自上陣。
如毛肚火鍋品牌巴奴的代言人即創始人杜中兵,西貝莜面村的代言人是創始人賈國龍,湘菜品牌費大廚的代言人則是創始人費良慧……
此前,餐飲品牌們大多是埋頭苦干,很少有餐飲老板會重視品牌的宣傳,而像西貝、巴奴這樣的,餐飲老板親自為自家品牌代言,無疑是在品牌意識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一方面這與品牌發展更契合,另一方面也能夠為品牌提升信任度。
費大廚創始人費良慧在接受紅餐網采訪時就表示,費大廚之選擇自己作代言人是由費大廚以大廚文化為載體的品牌基因決定的。費良慧自己是大廚出身,這與費大廚的品牌形象完全契合,因此在他看來,選擇自己來做代言是最恰當不過的。
△圖片來源:費大廚官博
在這之后,隨著餐飲消費升級以及各大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一些本土“新餐飲”崛起,他們開始瞄上了明星代言背后的“流量經濟”,并開發了一系列新打法,其中最典型的當屬瑞幸咖啡。
2018年,瑞幸咖啡橫空出世,而后便攜手明星湯唯、張震,收割了第一批沖著代言明星買單的粉絲消費群。在這之后,嘗到甜頭的瑞幸咖啡還陸續邀請了劉昊然、肖戰等流量偶像出任旗下品牌(包括小鹿茶)的形象代言人。
到了近兩年,餐企找明星代言的風潮更是愈演愈烈。
2020年9月1日,當時擁有800多家直營店的老鄉雞邀請了知名相聲演員岳云鵬成為其首位明星代言人,在社交媒體以及行業內都引發了熱議。
而后,一批餐飲品牌紛紛跟進官宣自家的明星代言人。
2020年,9月22日,半天妖青花椒烤魚宣布當紅偶像張一山成為其品牌代言人+首席挑選官;同一天,鍋圈食匯也找到了岳云鵬作為品牌代言人,“鍋圈一哥”正式出道;2021年11月17日,茶飲品牌書亦燒仙草攜手“首席巡店官”陳小春作為其代言人;緊接著,在成都火爆的茶飲品牌霸王茶姬,也正式官宣辣目洋子為首位“茶推官”……
巨資邀請明星代言,餐企究竟意欲何為?
餐企為何熱衷于明星代言?這個與大環境變化,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變遷有關。
以前,餐飲行業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如今隨著餐飲品類的進一步豐富,加上新生代消費人群的用餐習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競爭愈加激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許多傳統餐飲品牌逐漸萎縮,更有品質、更受年輕人歡迎的品牌就此脫穎而出。
為此,餐飲品牌迫切需要通過某些手段來觸達到目標消費人群。于是,大批餐飲玩家開始加速創新,不斷進行品牌升級,擴大規模,創新經營方式,希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占領更多市場,實現長遠的發展。
而邀請明星代言,便是餐飲品牌們創新升級的其中一種方式。
△圖片來源:老鄉雞官博
首先,明星的知名度是協助品牌打開市場的利器。
很多餐企選擇明星代言看重的是明星自身的影響力,因為明星的流量、熱度、知名度可有助于公司快速贏得市場關注,擴大市場規模,獲得更高的競爭力。
舉個例子,老鄉雞雖然已經位居中式快餐品牌榜首,擁有800多家直營門店,但經過在北上深杭市場調研發現,老鄉雞品牌的全國知名度還不足0.01%,而岳云鵬的加入就提高了老鄉雞在全國市場的聲量。
老鄉雞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紅餐網采訪時表示,老鄉雞是一個比較接地氣的品牌,而岳云鵬是一個由草根成長起來的大眾明星,與老鄉雞的的品牌契合度比較高,邀請岳云鵬代言后,老鄉雞在全國知名度確實有了較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如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層出不窮的品牌已經讓消費者在選擇時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所以,成功捕獲消費者的“注意力”,也是餐企邀請明星代言的一個關鍵。
書亦燒仙草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紅餐網記者采訪時說到,“在產品趨同性越來越強的市場環境下,茶飲品牌之間的產品競爭逐漸轉化為品牌競爭。這時,如何成功捕獲消費者的‘注意力’,便成為關鍵”。
而邀請明星做代言人,借助其流量吸引消費者注意力,便是書亦針對這個問題給出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案。
據了解,自11月17日,書亦官宣陳小春擔任首席巡店官后,#陳小春巡店書亦燒仙草#微博閱讀量超1.1億次;書亦燒仙草總冠名#大灣仔的夜#博閱讀量超1.1億次。
書亦獨家冠名綜藝《大灣仔的夜》首播便取得收視三網第一的成績,直登微博綜藝影響力TOP1,大大提高了書亦燒仙草品牌的曝光率、關注度和知名度,同時也拉動了線下門店的客流量。
△圖片來源:書亦燒仙草供圖
明星自帶流量,其背后的流量經濟更是不容小覷,餐企運營得好,便能將明星代言人背后的粉絲轉化為自己的客戶群,為企業帶來收益。
比如,如果邀請的代言明星經常出演熱播綜藝、影視劇等,彼時,品牌只要在明星周圍得以露出,便可以輕松“蹭”到一波流量,收獲更多粉絲。
根據《2021年中國粉絲經濟市場發展規模現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顯示,69.04%的追星族都曾為偶像花錢,4.67%的追星族平均每月為偶像花費超過5000元,可見粉絲經濟的龐大。
而這也是肯德基頻繁更換代言人的原因,深諳此道的肯德基通過不斷更換明星代言人吸引一波又一波粉絲,循環往復,為品牌帶來了非常大的收益。
一位王俊凱的粉絲曾回憶說道,在飯圈的確有不少粉絲會去買自己idol代言的產品,2017年夏天,她就曾因為王俊凱的代言特意去打卡了“憤怒的漢堡”。
當然,明星代言的裨益遠不止這些,品牌還可以把代言人作為載體,將品牌文化、理念、調性傳播出去,使品牌更有立體感和人格魅力。
此外,還可以通過代言人的高口碑、高公信力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忠誠度,為品牌的實力背書。
所以,當粉絲看到熟知的“明星”和餐飲品牌相互鏈接時,必然產生巨大的市場營銷效應,從這個角度來說,餐飲老板們請明星出場的這個錢花得是值得的。但是,即便如此,餐企也應該有這樣一個清醒的認識——明星代言,仍然是一把雙刃劍。
流量光環之下
明星代言并非餐企的萬能藥
餐飲品牌請明星代言,一方面是利用明星自帶的流量,幫助品牌做推廣;另一方面,也是在用明星的人品,為品牌做背書。
但近年來,明星代言翻車的現象卻不在少數,很多明星總是以超出大眾想象力的下限,折騰出商業風險、道德風險甚至是法律風險。而明星負面新聞所帶來的高風險,則會讓代言品牌的信譽度和形象直線下降,有的甚至會直接影響品牌的發展。
比如鄭爽之于Prada,羅志祥之于蒙牛,柯震東之于雪佛蘭……
明星負面新聞曝光,人設崩壞,連累品牌早已不是偶然事件,很多找了明星代言的品牌們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餐飲企業找明星代言自然也難以避免此類風險。
如今,很多品牌總是不定期更換代言人,或者推出更多的代言人來代言品牌,除了迎合市場需求外,還有一個考量便是分散風險,用更多的明星來削弱因一個明星“失誤”而導致整個品牌失去顧客信任的風險。
除了明星人設崩塌的風險外,邀請明星代言往往還需要投入巨額的成本,包括代言費以及后續的營銷推廣費用等。
而明星動輒上百萬的代言費對很多餐飲品牌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財大氣粗的巨頭企業或許不以為意,但大量中小餐飲企業,無論是財力還是門店覆蓋率都難以支撐起請明星代言的巨額開銷。
除了昂貴的代言費外,請明星做代言后,餐企往往還需要投入大量營銷經費同步進行宣傳推廣,使明星代言效應最大化。如果只是官宣一下代言人,此外就什么都不做,明星代言的“變現”能力往往會不盡如人意。
此外,餐飲企業找明星代言,當然也想運用明星的影響力,把明星的粉絲轉化為品牌自身的粉絲,從而帶動銷量。
明星本身的人氣和影響力,確實可能為餐飲門店提供巨大的流量優勢,但是,明星背后強大的流量,究竟有多少能轉化為品牌自身的流量?這個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無法考量的,因為開餐廳賣的是菜品與服務,而不是開一場演唱會,餐廳的顧客結構與消費目的是多樣化的,無法確定究竟有哪些消費者是明星代言人帶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餐廳的顧客群中,來“追星”的只是極少數。
即使很多明星自己親自開的餐飲店,自己為自己家餐廳站臺代言,雖然在開業初期都非常火爆。但是大多都是以虧損倒閉收場。粉絲可以為了自己的偶像去打卡一兩次,但是消費者不是傻子,誰也不可能花高于市場數倍的價格去吃一頓味道和服務一般般的菜品。
在餐飲行業,決定門店經營長久與否的永遠是菜品和服務,而不是明星帶來的短暫流量。
那么,餐企邀請明星代言到底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呢?對于這個問題,業界人士也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書亦燒仙草相關負責人告訴紅餐網記者,請明星代言是品牌推廣產品、占領市場、取得市場信譽的一大手段,但明星個人形象參差不齊,一旦明星出現負面事件,確實可能會波及產品。
所以,在選定代言人之前,餐企一定要加強市場調研,保證品牌與產品的定位與明星本身的定位相契合;其次,也要對代言人進行背景審查,防范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
而關于明星代言的風險性,費大廚創始人費良慧則認為,經營任何一個企業都會存在風險,而干餐飲風險則更大,但這個風險并不是基于誰來代言,而是品牌的產品和服務能不能夠得到顧客的認可,如果顧客認可了品牌價值,無論誰代言,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
老鄉雞相關負責人接受紅餐網采訪時,則對明星代言這件事情持積極態度,他認為如今餐飲企業無論是行業規范還是企業發展趨勢都越來越好,餐企請明星代言也是個向好的趨勢。同時,他也強調,餐飲品牌最核心的一定是產品。
紅餐網專欄作者、《餐飲營銷實戰》作者王冬明則并不太看好行業明星代言的現象。在他看來,一些餐飲品牌請明星代言不過是為了推加盟或是提高品牌知名度,但迄今為止,能達到良好效果的屈指可數。
不可否認,行業內確實出現了一些明星代言品牌“割韭菜”的現象,如李維嘉代言的快樂方程式,馬伊琍代言的“茶芝蘭”等,一些快招公司聘請明星為其品牌背書,以公眾人物的正面形象獲取加盟商的信任,最后騙取加盟商的血汗錢,一定程度上,也讓大眾以及餐飲創業者對明星代言的品牌望而生畏。
小 結
綜上,餐企邀請明星代言很大程度上確實可以打開市場,提升知名度,同時獲得可觀的流量,但明星代言伴隨的風險及高額的成本亦是企業需要面臨及承受的。
是否有必要邀請明星代言,餐企應該綜合考量企業自身的品牌基因、品牌實力、品牌調性等,仔細衡量,慎重決定,而非盲目跟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