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餐飲品牌「甘食記」獲5000萬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連鎖餐飲品牌「甘食記·成都肥腸粉」近日已完成5000萬A輪融資,由兩家大中華區頭部餐飲/食品集團聯合投資、青嶺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主要用于直營門店拓展、組織體系優化、數字體系建設、品牌營銷強化方面。
作為成都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甘食記有著109年的歷史。2008年,甘食記第三代傳人甘樂將其注冊為品牌,并擔任公司董事長。甘食記一直堅持“手打鮮粉”,主打以肥腸粉為招牌的“成都粉”矩陣,同時搭配鍋盔、冰粉、抄手、川味面等“成都小吃”矩陣。
甘食記門店
肥腸粉是一種以紅薯粉為主要食材,輔以菜籽油炸出的紅油,配上肥腸作為澆料的快餐小吃。作為成都的特色美食之一,肥腸粉與火鍋、串串齊名,備受當地人喜愛,甘樂告訴36氪,成都大概有3400家肥腸粉門店,但多以夫妻店和小型連鎖店為主。
2008年,甘食記在開出“成都文殊院”首店后,便一直深耕成都本地市場11年。直到2020年,甘食記開始相繼進入華南、華北、華中、東北、西北等全國市場,以“翡翠綠”為主要視覺符號的商場主力門店模型,落地各大城市的主流商場。截至2021年底,甘食記全國門店數量超100家,覆蓋42個城市,以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為主。此外,在天貓、京東、盒馬鮮生、OLE、7-11便利店、全家便利店等線上線下全渠道鋪設了餐廳同款的成都粉預包裝食品。
據甘樂透露,在2021年,甘食記招牌肥腸粉(包括麻辣肥腸粉、骨湯肥腸粉),賣出500萬份,年服務人次大于1000萬。而2022年銷量預計會翻一番。
打造超級門店,線上線下并行
36氪了解到,2021年,甘食記新增門店60家。在甘樂的計劃中,未來三年,甘食記門店會達到1000家。目前,甘食記以shopping mall店型為主,打造超級門店,面積60平上下。接下來,除了主流商場,甘食記主力門店模型型還將覆蓋至寫字樓為主的街邊店、成熟社區,城市旅游商圈、交通樞紐店型。
甘食記肥腸粉
數據顯示,甘食記全國店鋪平均營業額40萬/月,坪效6000元/月,人效4萬/月,人均客單價30元左右,產品平均毛利率65%。每日單店平均來客數約300-600人,整體翻臺率9次/天。
作為一家百年老字號,甘食記在傳承的基礎上將肥腸粉品類進行了升級重做。甘食記在門店裝修設計上也比較符合年輕人審美,另外,還打造了甘爺爺IP形象,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溝通連接。截止2021年10月,甘食記會員中18歲—25歲人群占比19.23% ,26歲—35歲為44.85% ,36歲—45歲25.69%。
在甘樂看來,相比競爭對手,甘食記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具備成都美味的產品矩陣和產品研發能力,滿足顧客不同需求,提升滿意度;第二,下午經營時段經營能力、獲客能力會更強,營業額能占到20%-30%;第三,現打現賣鮮粉,口感更好;第四,成熟的供應鏈系統等,利于品牌擴張。
甘樂及團隊建立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標準化營運體系,建造符合食品安全高標準的中央廚房,打造輸出全國的物流供應鏈。他表示,在供應鏈標準輸出方面,甘食記輸出給門店的食材占比達到80%(除新鮮蔬菜外實現物料全配送),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全國門店在口味和質量上的統一性。
2021年,中式面館賽道備受資本追捧,和府撈面、遇見小面、馬記永等面館扎堆完成融資。像霸蠻等米粉品牌也吸引了投資機構的關注。在甘樂看來,本身粉類的全國適配性極高,因此在走向全國的過程中,消費者的接受度也會更高。
據悉,為了適應全國各地口味,實現品牌地域穿透性,甘食記在進軍其他城市時,會對產品進行辣度分級,同時還會為全國市場開發不辣的粉,比如三鮮粉,羊肉湯粉,菌湯粉,酸菜魚粉等。但一切改變都以“保持正宗成都味”為基本準則,“這些食材、品類,它與川味也都是相關的,在川味24味當中都能夠找到影子和邏輯。”
直營+加盟,加速門店擴張
大量的品牌曝光,也為甘食記走出成都提供了支撐。甘食記曾登上由海峽衛視、騰訊視頻打造的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 播放量高達5億。甘食記還曾在芒果APP及湖南廣電各電視臺報道露出約8億次,并獲得接待量第一及必吃商家殊榮。
對于連鎖餐飲品牌來說,首先需要實現的就是標準化問題,否則很難大規模擴張。通過十年的傳承與創新,甘樂在器皿和工藝上 開創了可復制的標準化系統:首先,在打粉器皿上,將祖輩的27子鋁粉瓢改良為21孔紫銅粉瓢;其次, 在手打紅薯鮮粉技術上,將曾經只能言傳身教的傳統技藝流程梳理為《手打紅薯鮮粉八步集》,便于以標準可量化的科學方式,使這門傳統手工藝教給更多的打粉師傅,現在,手工制粉師傅經過一周培訓就能進行獨立操作。
甘爺爺IP形象及手打鮮粉8步驟
在經營模式上,2019年以前,甘食記一直采用的是直營策略,打磨可復制的門店盈利模型,產品、服務、衛生的SOP。2020年,為了加快擴張速度,甘食記啟動加盟。甘樂表示,現在,甘食記直營店與加盟店的比例維持在2:8。到2022年底,甘食記全國門店將超過250家,直營店超過60家,加盟店超過190家店,形成以成都、武漢、鄭州為直營基礎的全國加盟合作體系。
本輪投資方表示,小吃快餐正迎來品牌發展新契機,預計未來3-5年會全面加速;從物業端來說,核心商場已經變成流量中心,在招租時,會更青睞坪效更高、排隊更火爆的全國特色餐飲品牌;而在上游供應鏈端,倉儲、物流、研發、采購、物資管理等標準化、系統化和持續精進化,將進一步驅動行業規模化提速發展。投資甘食記,是看到了品牌背后的“直營加盟并行”的管理能力,具備快速擴張和復制的組織能力,跨區域市場管理、品牌管理的能力,品牌背后創始人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全國格局、戰略眼光和深耕品類的決心態度。
青嶺資本合伙人吳霄認為,粉類是一個絕對被低估的賽道,中國是以米面為主食習慣的國家,其中超過1/3的地區在粉類的消耗量遠超面類,從趨勢上看,年輕消費者(尤其女性為主)飽腹和保持低碳水已經變得同樣重要,尤其是甘食記主要采用的紅薯粉,更有低熱量、抗氧化的健康元素在,未來更容易被年輕消費者認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