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閉店、口水戰到漲價 茶顏悅色下一站在哪
茶顏悅色再次登上熱搜,這次又因為什么呢?
1月5日,茶顏悅色宣布將調整產品價格,主要集中在奶茶產品,漲價1元——2元。就在前不久,茶顏悅色關閉了部分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閉店和漲價均是茶顏悅色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的“自救”舉措,解決經營虧損問題是當務之急。
從長遠來看,茶顏悅色接下來無論是站穩市場還是拓展市場,首要的是找準定位,與其他品牌進行差異化布局。另外,將其管理更加精細化之后,再找準時機擴張也不遲。
時隔五年再漲價
時隔五年多,茶顏悅色再次漲價。1月5日,茶顏悅色發布公告稱將調整產品價格,價格調整將于2022年1月7日生效。本次漲價主要集中在奶茶產品上,大部分產品都將上漲1元,其中梔曉將漲價2元,悠哉悠哉、浮生半日、箏箏紙鳶暫不漲價。
對于漲價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茶顏悅色方面了解到,由于近幾年市場上原材料和其他成本逐年走高,此前積累的紅利抵不過一系列的疊加成本,外加茶顏悅色不想使用價格和品質較低的原材料,因此決定漲價。當然,茶顏悅色方面也坦言,之前五年多沒有漲價一方面是由于品牌紅利,另一方面是因為依靠規模擴大帶來的采購紅利。
通過上述的漲價原因,不難看出經營成本過高、品牌紅利漸退是其主要因素。實際上,距離茶顏悅色上次調整價格是在五年多之前,當時聲聲烏龍漲價2元、幽蘭拿鐵漲價2元,其他飲品也有若干變動。
雖然說消費者喝了五年多的幽蘭、聲聲從16元變17元、15元變16元,漲幅程度并不是很大,但在消費端也引發了不同聲音。北京商報記者從社交平臺看到,有部分消費者表示,經營不易、漲價屬于正常,但也有消費者表示“奶茶千千萬,不行咱就換”。
解業績難題
其實無論是此前茶顏悅色宣布臨時閉店還是前不久員工與創始人發生“口水戰”,以及如今的漲價,看得出如今茶顏悅色“憔悴”的一面。
在兩個月前,社交平臺曝出茶顏悅色臨時關閉幾十家門店,當時茶顏悅色表示這已經是今年第三次集中臨時閉店,并強調一些密度過高的區域臨時閉店將是常態。而正是因為閉店的舉措,致使部分員工無法滿足正常工時和出現0工時的情況。從而引發在前不久茶顏悅色因員工不滿薪資,創始人與員工“互懟”等“口水戰”事件。當時,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還在內部群中透露,茶顏悅色公司曾在疫情期間一個月虧損2000多萬元等問題。
關于茶顏悅色虧損原因及未來規劃,茶顏悅色相關負責人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時曾表示,虧損是因為公司業績不佳、長沙區域部分門店臨時閉店等運營動作等帶來的結果。目前情況下,虧損難以避免,茶顏悅色會繼續維持現有的門店,為了解決門店業績的問題,將在湖南地級市開店,保證員工的就業。另外,茶顏悅色已經布局了武漢與常德等城市,未來將會布局湖南株洲與岳陽。
品牌營銷專家李興敏認為,隨著經營時間推移,每隔幾年時間甚至一年一漲價,是消費品公司的常態和正常的營業行為,此次茶顏悅色漲價1-2元,幅度并不算太大,從經營角度考慮是可以理解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餐飲企業漲價與成本上漲有直接關系,而從茶顏悅色近段時間的表現來看,企業存在一定經營壓力。雖然說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無可厚非,不過“漲價”一直是一個敏感話題,企業需要十分謹慎,避免造成客群流失。另外,在漲價的同時企業更應該加快反思產品和發展的升級和創新。
需找準定位再擴張
正如茶顏悅色所言,近幾年一直享受這個品牌紅利,在規模化發展中不斷占據茶飲市場。不過,在發展至今,尤其是受疫情影響以來,加速了行業的洗牌。同時,暴露出包括茶顏悅色在內的企業的“短板”。其實,這也意味著敦促其盡快練就“扎實內功”。
李興敏認為,茶顏悅色臨時關店、經營不善等內部原因所導致的“口水戰”,也暴露了新式茶飲的一些問題。首先,茶顏悅色采用流量打法,但對于真正的品牌建設仍有欠缺,還需對品牌附加值進行深度探索。另外,無論是加盟店或是直營店,都存在部分門店不盈利的風險問題,但也有公司能將不盈利門店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總體來說,茶顏悅色還應持續加強品牌內在建設、內部持續激勵和開店風險管控等方面。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認為,若茶顏悅色接下來想站穩市場,首先要找準定位,與其他品牌進行差異化布局。從目前市場看來,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定位偏中高端,而蜜雪冰城等品牌則以定價和規劃化的優勢進行布局。因此,茶顏悅色需要找到自身的獨特定位,將消費人群差異化。在精準定位的基礎上,深耕長沙市場之后再順勢而為。如今餐飲市場出現了“閉店潮”,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當茶顏悅色將管理更加精細化、細致化之后,再找準時機向外擴張也不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