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買菜入局快遞末端市場 試水快遞“最后一公里”
日前,多多買菜宣布與三通一達、極兔、郵政等快遞公司實現系統對接,將打通簽收環節,同時推出包括3000元入駐補貼、包裹補貼每天最高500元、免費短信與智能語音通知、送PDA與打印機等在內的優惠措施吸引更多代收點入駐。
這也表明,拼多多正以線下代收點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擴大快遞末端布局。
媒體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月末2月初,多多買菜日訂單達到1400萬,交易規模為1.4億元。根據媒體披露,2021年多多買菜的交易規模預期在1500億元。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在全員信中表示,傳統以規模和效率為主要導向的競爭有其不可避免的問題,這實質上隱晦地點出了拼多多的劣勢:物流、商品質量與服務口碑。而拼多多未來的模式將會轉重,補足倉儲、物流短板,在農產品上行上深耕。
而在物流和配送方面,作為拼多多戰略級項目的多多買菜,正在進行重投入。從線上買菜業務來看,農產品及農副產品已成為拼多多增長最快的品類,其正在打通從種植、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鏈條,在多年的深耕形成優勢后,剩下的就是重倉物流。
據拼多多戰略副總裁David Liu介紹,截至2021年3月份,多多買菜已經在中國300個城市上線。多多買菜會以農產品為核心進行物流基礎打造,通過技術來進行品控管理和精準需求預測,降低成本和浪費,提高供應鏈效率。
拼多多同時表示,將會在基礎設施上進行投資,目前已經能夠提供物流流轉時間不超過24小時的快速配送業務。
實際上,物流短板方面,通過與極兔快遞和順豐合作,拼多多的物流履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而在物流末端,通過整合線下網點既有資源,拼多多正意圖擴大末端流量入口。
不過,快遞代收市場早有玩家布局多年。如菜鳥打造了菜鳥驛站,京東推出京東快遞旗艦店,中通推出了兔喜超市、韻達推出了快遞超市、圓通打造了媽媽驛站、申通設置了喵站等。
而從多多買菜來看,社區團購靠近居民消費,有著天然的流量入口優勢,而整合快遞末端業務,則是擴大業務、提升服務的重要舉措。
不過,快遞末端代收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快遞價格戰下,派送費進一步被壓縮,而相關企業推出的免費送貨上門、降價促銷等方式,使得競爭尤為激烈。
隨著監管趨緊、政策調控加深,社區團購已經走向冷靜期,關注長期價值將是市場玩家們的必由之路。從整體來看,末端網點作為直連消費者的最近終端渠道,所承載的價值的難以替代。不過,如何將生鮮場景與快遞場景相融合,甚至是擴大相關體驗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拼多多CEO陳磊此前曾在會議中表示:“物流的未來不該被歷史所束縛,未來十年的物流,更多地取決于點對點交付。”
他對拼多多有兩個定位,一個是成為全球最大農業平臺,另一個是成為全球最大日用品平臺。從農產品來看,拼多多2021年上半年農(副)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431%,涉農產品成為平臺增長最快的品類。
從整體來看,拼多多營收增速已呈現放緩態勢。以2021年第二季度為例,拼多多營收230.46億元,同比增長89%。不過從拼多多14個季度營收增速來看,總體已呈現放緩態勢。2019年第四季度以前,拼多多增速都在100%以上
不過對比來看,阿里第二季度營收增速為26%,京東這一數字為34%�?梢灶A見的是,未來,拼多多營收放緩將是新的常態。
只不過,告別高增長的背后,拼多多將戰略轉向農業研發,需要尋找長期價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