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元氣森林?其實可口可樂更在意農夫山泉
最近,屢屢刷到“兩樂要滅掉元氣森林”的新聞,為此也特意向多方當事人請教:“兩樂要滅掉元氣森林,可有什么具體動作?”據可口可樂的業務人員描述:公司目前沒有制定具體政策,只是讓一些產品挨著元氣森林擺放。
至于所謂的開會說要滅掉元氣森林,該業務人員也沒有辯駁這個新聞的真實性。這代表了可能說過,也可能沒說過,他也不知道有沒有明確的證據說公司到底有沒有開會喊過如此“豪邁”的口號。
就如同前段時間傳統一公司方便面漲價一樣,明明速食BU剛跟董事長匯報過不漲價,后面就出了統一方便面漲價的新聞截圖。在各路媒體追問下,統一的回復是:公司沒有漲價聲明。但統一也無法百分百肯定地說那張漲價截圖是假的。因為,找不到圖的源頭,就不知道是不是哪個區域自己做的決定。所以,只能莫名其妙“漲價”了,而實際上,迄今統一也沒漲價。
統一公司都無法判斷真正的圖片
“滅了”元氣森林?
兩樂要“滅”元氣,是因為元氣森林對新生代消費者教育了糖的危害性,此舉,動了兩樂的根本。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2021年是元氣森林大幅增長的一年,業績目標直接從25億增長到75億。這一年可口可樂的增長是17%,2021年銷量超過2019年。你也許質疑元氣森林的銷售市場在中國,可能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受到影響。然而,可口可樂卻在財報中提到其增長主要來自于中國等地的強勁增長。
再說元氣森林動搖可樂根本這件事。在元氣森林出現之前,可口可樂自己就有健怡可樂、零度可樂兩種產品,但消費者并不買賬——“沒糖的那還叫可樂嗎?”。元氣森林出現后,可口可樂推出了各類無糖飲品,并大大提高了無糖類產品的口感,是真正做到無糖口感接近有糖口感。
相反,這兩年元氣森林的口感似乎有倒退,作為曾經重度的元氣森林愛好者,我從2019年后就沒有完整喝下一瓶元氣森林。相反,如今是可口可樂無糖類產品的粉絲。最近,在走訪華南大潤發時發現,在某家店里,一上午消費者購買最多的是兩類產品,一是包裝水,二是可口可樂(包含無糖可樂)。整個上午,沒看到消費者購買元氣森林的。要知道,如今的大賣場,年輕消費者雖然逛得少,但線上點單的很多。那個上午,負責配送的大潤發工作人員,沒有一個拿著元氣森林的。
當然,這個樣本很小,也是微觀真實的層面,參考價值有限。另一個佐證是,你見過哪兒個口號喊的震天響的“要滅掉某某品牌”的企業,啥動作沒有?就只是陳列挨著別人擺放?
當年,加多寶王老吉那要“滅了對方”是什么動作,花了多少真金白銀;兩個紅牛打架,又動用了多少法律武器。即便是農夫山泉也是喊出來,不許經銷商代理元氣森林,不許自己的冰柜擺元氣森林。還拿出“天降財神”活動去換元氣森林的產品。
再者,可口可樂也好,百事可樂也罷,其在中國的銷售模式是代理制。太古和中糧是可口可樂兩大運營商,康師傅也是百事運營商,本身并不擁有任何可樂品牌。雖然,兩樂都有集團的戰略部,但并不能發揮長臂效應,指揮得動太古、中糧、康師傅們去“滅”元氣森林。這就好像兩個經銷商說:兄弟們,抄家伙,我們要去砸了街上賣元氣森林的攤子。不是沒這個能力,是犯不上。
當然,也無法否認幾個團隊設立個假想敵,喊喊口號,激勵下員工的士氣。而這邊元氣森林也制定了自己2022年的百億目標。
雖然,去年就有媒體報出元氣森林銷售過百億,但元氣森林并沒“官宣”。元氣森林的相關人士只說去年完成了70億,今年的銷售目標是百億。今年,元氣森林經銷商的業績也多翻了翻,更多大的經銷商被劃撥區域,目標卻在提升。
經銷商因為業績壓力,“飄貨”的現象也開始出現,此前說2月上市的有礦泉水也因為產能和包裝,估計到4月份才能全面上貨。
元氣森林飄貨
“農夫”的內卷戰
相較起元氣森林,前述可口可樂的業務人員表示,今年對他們業績沖擊更大的、會是農夫山泉,農夫山泉的四連冰柜沖擊性太大。不止如此,通常,水頭大戰1-3月份是用來收經銷商回款、給經銷商倉庫壓一波貨,到4月份,旺季來臨前,開始終端搶排面上冰柜。即便是廣東省,全年高溫,也只是冰柜全年不撤費用。
然而,今年農夫山泉在1-3月份便開始大面積投連排冰柜,把戰斗時間提前了一個季度,打了可口可樂一個措手不及,“有點不講武德”。本來,農夫山泉公司制定的投放冰柜策略是投一個冰柜獎100元,完不成任務扣500元。而有的農夫山泉經銷商對業務的獎勵是投一個冰柜獎500元——比元氣森林的獎勵還要高。
農夫山泉的這種連排冰柜,一是十分有氣勢,沖擊力強。通常,投入后店老板也不會想在淡季把冰柜退回經銷商倉庫,在淡季這可以作為貨架使用。二是,農夫山泉要求冰柜陳列一半農夫山泉的產品,另一半,店老板可以賣給其它公司(當然,不能陳列元氣森林的要求并沒變)。由此,這產生的問題是,因為淡季,可樂也好、元氣森林也好,是有一部分冰柜退回到經銷商倉庫的,現在農夫山泉把這些位置搶了。而搶了的這些位置,不代表其只是占據了你原來冰柜的一半陳列面。要知道飲料的種類何其多,終端門店的位置是有限的,農夫山泉這樣大面積搶位置,那余下的空間不止要陳列兩樂,統一、康師傅等等會一同來競爭空間。
這不只是縮減了其它產品的陳列面積,為了搶空間也相應增加了支出成本。對飲料行業來講,雖然線上、O2O等也有相應的銷量,但真正出量,還得是線下陳列。你不可能家里凍了一箱飲料,你到其它場所就不需要購買產品。飲料絕大部分量還在于即飲型消費,拼線下陳列才是王道,而農夫山泉讓飲料行業更加內卷了,原來第一季度的輕閑,如今也要成為泡影。
“多門冰柜鋪的效果很好,農夫山泉也在增加相應的預算”。此前,內部會議上農夫山泉預計今年投放10萬臺這樣的多開門冰柜,如今的目標改定為30萬臺。而那邊,元氣森林從去年底便組建了單獨的智能柜團隊,將在傳統冰柜之外,加大智能柜的投放。同時,一些自販機集團也在加大冰柜投放,今年冰柜將是前所未有的“卷”。
而這些“卷”,受到傷害的必然是如今冰柜投放一哥的“可口可樂”了。因為,可口可樂銷量好,會給終端一個錯覺,可口可樂放在哪里都能賣,并不一定要單獨擺個可口可樂柜。所以,那些淡季退回的冰柜,正常在老化中的可樂冰柜都成了突破口。
相較于農夫山泉在營銷上的打法,其產品對可口可樂的沖擊并不大。雖然,可口可樂的兩元水沒發展起來,多年來推出的新品很多,成功者廖廖,可農夫山泉也沒好到哪里去,這幾年也總被人質疑產品策略問題。
首先,農夫山泉水的價格沒有漲起來。去年,雖然大面積推起長白雪,但因為2元水依然是主力,所以長白雪的推廣總感覺是有力使不出。農夫山泉是精于各類營銷戰的,可無法掀起與百歲山的水戰,也不可能讓長白雪打自己的紅標水。運動瓶的水、嬰兒水等都小眾了些。2021年底,雖推了白開水,又不能說是真進了熟水領域,因為,農夫山泉有的區域要求其冰柜是不可以陳列自己家白開水的。這就表明,這是一支戰略性產品,其主要作用就是跟康師傅的喝開水、今麥郎的涼白開進行肉搏用的。而目前,白開水在價格上對這兩個產品也沒有優勢。
最后,農夫山泉的“新品”陷入了一種“找回童年”模式。或許是因為東方樹葉這兩年的成功,尤其是去年推出的普洱口味讓其大受歡迎,這讓農夫山泉產生了一種錯覺——以前的產品之所以賣得不好,不是因為產品不好,而是因為產品意識太超前了。隨著新生代消費者的消費升級,那些產品如今就比較適合“重作一遍”。比如,曾經沒起來的打奶茶,2021年又重新設計了一下包裝,重新上市;2022年開年之際就把2005年推的“汽茶”重新啟動再做一遍,再加上重作了幾次的“汽泡水”。這些產品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賣得貴,如今的消費者也沒有表現的“接受度”更高些。
總之,2022年,注定又是一個飲料“內卷”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