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首發“中國零售連鎖投資人CRVC20”榜單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顧雋華
2021年的消費投資市場可謂“大熱大冷”,從年初開始幾乎主流美元基金都在關注消費,對消費領域的出手頻次、下注手筆、關注熱度都大幅攀升,而到了下半年市場又開始迅速冷卻,創業者融資又變難了,投資人寧愿持幣觀望也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大量消費品牌只不過把錢買成了不同形式的流量,而這些流量的ROI又時常低得驚人,也令大多數置身事內的投資人慢慢地感覺到得“先把品牌和廠牌分清再說”——不砸錢,新消費品牌的轉化和復購低得實在驚人。
自疫情發生以來,許多投資機構對線下零售業務保持懷疑,理由也很簡單:本地規模化的連鎖經營業態,一旦所在城市發生疫情,“封城”和“閉店”有時成了常態,線下零售受到疫情影響明顯,營收銳減、支出不變,自然造成一定程度的虧損。部分投資人認定疫情仍將繼續,甚至揚言不再投資線下業態。
不過我們最近通過篩選一些新銳的零售連鎖案例,發現其背后站著一批堅定支持和看好零售連鎖業務的投資人們。他們的共識在于: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高、流量洼地越來越少,與此同時良好的線下業態的轉化率、復購率并不低于線上,單店模型和坪效都能有效支撐一個連鎖品牌的長期成長。雖有疫情,但人們終將面對和回歸線下零售;總體上中國的Shopping Mall仍在高速增長,一大批新品牌入駐商圈,成為成長性的新勢能。
兩派截然不同的觀點,同時也造就了不同的投資陣營。但在這一輪新消費的投資熱潮中,有兩個樸素的底層邏輯恐怕是繞不開的:
一、抄作業、找對標。這幾乎是大多數機構投資人的行研工作:順著人口結構、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個指標,拿出發達國家的數據指標做基準,言必稱歐洲的超市、美國的快餐店、日本的便利店,以此伺機尋找投資標的。所以,所有的創業者拿出BP都寫著是“中國的星巴克”或者“中國的7-11”等。當然,這本也不稀奇,畢竟一代目互聯網企業身上也都流著“Copy2China”的血液。
二、坪效、客單和復購。盡管不少拿到大錢的連鎖品牌都有著網紅的口碑,但有理由相信,冷靜的投資經理們向IC(投委會)提交的報告一定包含了足以讓合伙人們下重注的高坪效、高出同業的客單價和有說服力的復購率。不過短期內的非共識能否凝聚成長期性的共識,真正經受的還將是中國消費者嚴苛挑剔的評判。
為了支持和鼓勵更多的投資人關注并投資線下零售,聯商網首次正式推出“中國零售連鎖投資20人(英文簡稱CRVC 20)”雙年榜,未來將以每兩年一次的方式進行評選。
2022年度榜單評選核心標準:(1)有五個零售連鎖(實體連鎖)領域投資案例;(2)投資時點在B輪及以內早期階段;(3)為項目主導投資人。
從目前這張榜單的制榜過程來看,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線下零售連鎖領域分為餐飲和非餐飲兩個大類。在餐飲類目中,拉面、火鍋、中式烘焙、茶飲、咖啡等具有一定成癮性、高卡路里等迎合人性的餐飲品類是資本最為青睞的、其實也是消費者最青睞的;在非餐飲類目中,美妝、飾品、潮玩、小酒館、照相館等或具有高服務價值、或具有很強的體驗感,往往是電商難以滲透和難以服務的。
一方面,囿于榜單人數限制、而國內優秀的零售連鎖投資人又太多,我們不得不割舍了一些像五源資本劉芹、峰瑞資本李豐這樣的“榜單常客”;另一方面,我們又希望能發現并鼓勵一批“離炮聲最近的”年輕的合伙人、執行董事等,以及一些鮮為媒體所知、十分低調的產業投資人。以下是入選“2022中國零售連鎖投資人CRVC20”榜單的投資人(以姓名首字母拼音排序):
常斌
啟承資本
代表案例:鍋圈食匯、錢大媽、新佳宜便利店、M Stand、海馬體、月楓堂
常斌的職業生涯頗具傳奇色彩:在今日資本參與投資京東,爾后加入京東成為戰略投資部負責人。他創立啟承資本4年來,長期堅持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雙重視角。而京東集團至今仍是其最重要的LP之一。
常凱斯
源碼資本
代表案例:鄰幾便利店、茶顏悅色、喜姐炸串、百果園等
常凱斯博士是源碼資本的新晉合伙人,他以大手筆、高頻次的出手不斷驗證其觀點:“更大的機會來自于充分挖掘線下流量的價值”。
陳峰
日初資本
代表案例:好特賣、喜茶、泡泡瑪特、墨茉點心局、巴奴毛肚火鍋、奈爾寶家庭中心、福斯曼口腔
在創立日初資本之前,陳峰是連鎖品牌木九十眼鏡的創始人,也是黑蟻資本的創始合伙人。“產業思維”正成為他在高度競爭的消費投資市場中廝殺的殺手锏。
程天
順為資本
代表案例:張拉拉、ACC超級飾、茶顏悅色、檸季、7分甜、阿嬤手作、歡牛蛋糕屋、奈爾寶家庭中心
程天作為順為資本年輕一代的合伙人,他通過在零售連鎖領域的不斷布局,與雷軍系的小米集團逐步形成有效共振。
李祝捷
不惑創投
代表案例:鍋圈食匯、有戲電影酒店、古老東方、菊花開手撕藤椒雞、豬角閩南豬腳飯、百順養車
真格系出身的李祝捷,在線下餐飲連鎖領域連續布局,形成了不惑創投自身“餐飲資本化”的獨特方法論。
胡若笛
紅杉資本
代表案例:Today便利店、生鮮傳奇、鮮豐水果、喜茶、古茗、云海肴、NOME等
紅杉早已是各個投資賽道中最不可忽視的力量,零售連鎖領域也不例外。胡若笛通過持續關注不同的零售連鎖業態,形成了一股依托紅杉背景的“她力量”。
潘攀
天圖資本
代表案例:奈雪的茶、百果園、茶顏悅色、果呀呀、愛回收等
天圖資本是一家擁有近20年歷史的老牌投資機構,長期專注于消費品投資。作為其年輕一代的管理合伙人,潘攀在近些年來通過不斷主動布局,在多個消費賽道均有收獲IPO。
龐小偉
天使灣創投
代表案例:生鮮傳奇、LOOKNOW、小紅島、福福餅店、Bosie等
龐小偉所創立的天使灣創投始終堅守早期投資階段,在消費服務領域具有深厚的商業理解和豐富的行業資源。同時,他還翻譯了《大道至簡——德國零售巨頭ALDI管理法》。
卿永
番茄資本
代表案例:巴奴毛肚火鍋、墨茉點心局、醉面、豐茂烤串、阿甘鍋盔、魚你在一起、熊大爺餃子、小蠻椒麻辣燙、費大廚辣椒炒肉
這是目前中國投資市場上第一家以蔬菜命名的早期機構。曾在必勝客工作多年的卿永對餐飲連鎖情有獨鐘,他還創辦了聚合餐飲創業者的垂直社群——窄門學社。絕味鴨脖是其最重要的LP之一。
宋歡平
歡樂虎基金
代表案例:樂樂茶、陳香貴、虎頭局、胡子大廚、福福餅店、蛋魂漢堡、茉莉奶白
宋歡平以個人天使的方式先后連續命中樂樂茶、陳香貴、虎頭局等線下明星餐飲品牌,使他一躍成為餐飲連鎖賽道中炙手可熱的早期投資人。
宋向前
加華資本
代表案例:老鄉雞、文和友、來伊份、居然之家、巴比饅頭、山葵家
宋向前執掌的加華資本,是市場中一股獨特的力量存在。在老鄉雞、芭比饅頭、文和友等多個明星項目中,他都是首輪且唯一的早期投資人,“不追逐風口、不迷信網紅”。
唐彬森
挑戰者資本
代表案例:馬記永、虎頭局、寵物家、M Stand、王小鹵、BigOffs折扣店、熊貓精釀、百思童年
唐彬森不僅是智明星通和元氣森林的創始人,他所創立的挑戰者資本成立7年來管理規模也超過100億人民幣。他曾說過,挑戰者資本堅持“做元氣森林解決不了的問題”。
王亮
云九資本
代表案例:KNOWIN潮流實驗室、好特賣、陳香貴、宜買車、BA飾物局、STARTER等
云九資本的執行董事王亮是一個“緊密關注著Shopping Mall業態”的投資人,他以新一代投資人的視角捕獲了不少明星案例。
翁怡諾
弘章資本
代表案例:青花椒砂鍋魚、紫燕百味雞、家家悅、生鮮傳奇、錢大媽、龜與熊貓、生活無憂
弘章資本涉足新消費投資具有多樣性:投資新品牌、老品牌新做、派駐CEO到控股企業。已經舉辦四期的弘章消費投研營,匯聚了一批新消費領域的創業者、從業者和投資人。
徐新
今日資本
代表案例:誼品生鮮、鄰幾便利店、Ubras、Manner咖啡、妍麗
徐新在對待她最熟悉的消費賽道時,從來都體現出“風投女王”的穩、準、狠。
嚴力
鐘鼎資本
代表案例:Tims咖啡、HARMAY話梅、誼品生鮮、Bosie、京小盒、下酒酒館
創立鐘鼎資本11年來,嚴力“從邊緣挺進主流”,不斷完善組織演進,形成《鐘鼎基本法》。時至今日,他依然親力親為、身先士卒,以實際行動證明了零售連鎖賽道的獨特魅力。
余硯新
絕了基金
代表案例:和府撈面、很久以前羊肉串、香他她煲仔飯、蛙來噠、小蠻椒麻辣燙、派樂漢堡、吾飲良品
這支由絕味鴨脖和餓了么聯合發起的餐飲投資基金,出手頻繁且精準,卻十分低調。其背后的掌門人余硯新幾乎從未接受媒體采訪,也鮮少露面。
張沛元
黑蟻資本
代表案例:喜茶、M Stand、Seesaw、生鮮傳奇、很久以前羊肉串、周師兄重慶火鍋
張沛元曾是黑蟻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愚在蘭馨亞洲工作期間的同事,他們在5年前共同創立了黑蟻資本。這是一家高度專注于消費市場的投資機構,而字節跳動至今仍是其重要的LP之一。
朱嘯虎
金沙江創投
代表案例:好特賣、張拉拉、NOWWA咖啡、Boise、SNOW 51
自從“獨角獸捕手”成名之后,朱嘯虎一直是各類創投榜單的常客。他在面對消費領域的新商業模式時,仍保持著高度的敏銳和兇猛。
朱擁華
美團龍珠
代表案例:墨茉點心局、誼品生鮮、幸福西餅、Manner咖啡、喜茶、蜜雪冰城、熊大爺餃子、古茗
盡管曾任職于天圖資本的朱擁華身上仍帶有鮮明的天圖系風格,但他管理的美團龍珠基金是一支市場上難以忽視的力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