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用戶達1.23億,總收入突破300億,京東健康挺穩的
3月28日,京東健康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
報告期內,京東健康總收入為306.8億元,同比增長58.3%,其中服務收入增長72.7%;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下(Non-IFRS)凈利潤達14.0億元,同比增長91.5%;全國范圍內的藥品倉庫和非藥品倉庫數量分別增至19個和超過400個,80%的自營藥品訂單實現次日達。
整體來看,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財報,京東健康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核心數據超出市場預期,無論是服務收入增長、活躍用戶數量增長還是盈利能力,均表現亮眼,同時在未來業務的投入方面也可圈可點。
或許市場提前感受到了財報利好,今日收盤京東健康股價上漲5.4%,市值在三家上市互聯網醫療平臺中位居榜首。截止2022年3月28日,京東健康市值1340.14億,阿里健康638.04億,平安好醫生225.87億。
能力優勢明顯,互聯網讓醫療服務更高效便捷
互聯網醫療服務企業現在的商業模式主要聚焦兩個:其一是以平安好醫生和微醫為代表,提供在線醫療服務,從而獲取會員費或者線上服務費的模式;其二是以京東健康為代表,以供應鏈為核心、醫療服務為抓手相結合的全場景全流程健康管理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種由于很多醫療資源存量限制,想獲得大規模的增速較為困難。而第二種模式,可以依靠現有成熟的零售業務大盤解決消費者基本醫療健康需求的同時,還能兼顧第一種模式,為長期發展做好準備。特別是在疫情發生的這幾年,采用第二種模式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公司均獲得了不錯的增長。
從歷年財報數據看出,京東健康營收近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和2021年增速均超過了50%。
其中2021年商品收入同比增長56.07%,服務收入達45.05億元,同比增長72.67%。
京東健康營收規模的高速增長,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消費行為從線下藥店向線上轉移,醫藥和健康產品的在線滲透率不斷提高。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健康年活躍用戶數從2017年的4390萬增長到2021年的1.233億,特別是疫情開始的2020年,活躍用戶數獲得了同比超過60%的增長,這一增速在互聯網流量紅利不再的今天堪稱亮眼。
另一方面,離不開過去一年京東健康在商品品類擴充和服務場景豐富上的努力,特別是服務收入增速超過整體營收增速。比如為了健全服務類型,持續打造覆蓋全場景、全流程的醫療健康服務,2021年2月攜手華山醫院、勃林格殷格翰打造首個“帕金森專病中心”,3月首發罕見病一類創新藥西尼莫德,4月與與九芝堂達成戰略合作,6月桂龍藥業旗下全系產品入駐京東大藥房,7月羅氏抗流感創新藥在京東大藥房首發上線......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健康在線平臺擁有超過1.8萬第三方商家,進一步提高了醫藥及健康產品的品類豐富度和供給能力,目前京東健康使用了京東物流全國范圍內的19個藥品倉庫和超過400個非藥品倉庫,攜手約5萬家藥房門店,在全國超過300個城市為用戶提供全時段送藥上門“京東藥急送”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原因的背后都離不開一個邏輯,那就是在創新技術和互聯網的加持下,醫療正在變得更便捷、更高效,正是這個基礎邏輯才能讓消費者真正心甘情愿到線上獲取醫療服務。
運營投入增加,社會責任彰顯
從財報看出,在京東健康營收增長的同時,各項成本也相應保持良性增長。比如營業成本和履約成本分別增長62.35%、50.40%,與營收增長率58.29%相比履約能力有所提升,這說明京東健康的發展相對比較良性,并沒有為了增長而不顧一切。
值得注意的是,壹覽商業發現京東健康在研發成本這一項的增長速度,連續多年均高于營收增長速度。2018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77.24%;2019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77.24%;2020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80.18%;即便在互聯網整體大環境相對較差的2021年,京東健康的研發投入也同比增長了46.63%。
據財報顯示,京東健康的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聘請研發人才和提高醫療行業信息化能力和解決方案等方面。
在推動醫療行業數智化轉型方面,2021年京東健康依托自身技術為各地政府、醫院、藥店和相關保險公司提供了信息化解決方案。攜手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滄州市中心醫院等三甲醫院共建互聯網醫院。同時助力廣州和北京多區探索社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新模式。還推出了”E企健康“APP,助力企業進行員工健康數字化管理。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互聯網醫院覆蓋實體醫院數量超過15000家,入駐了4.5萬位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醫生。同時,有約5萬家藥房門店與京東急送合作,獲得了供應鏈、大數據、技術能力,提升運營效率和患者服務水平。
事實上,在壹覽商業看來,京東健康在技術上的投入,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善了目前醫療行業的信息化水平,更多的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
從2021年京東健康為各地政府及醫療機構提供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看,多側重于解決看病難,老年人群關愛和罕見病等公共事業方面。比如,幫助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在宿遷市順利上線運行,服務全市529萬參保人群;成立”京東大藥房罕見病關愛中心“,全年累計服務超24000名罕見病患者;還搭建了罕見病藥品種類最全的線上零售渠道,提升罕見病用藥可及性。
醫療健康產業需要加快數字化、信息化
雖然醫療健康產業近幾十年有了長足進步,但痛點依然很多。
在醫院資源上,大型城市擁有更多更高醫療水平的醫院,中小型城市擁有較少的醫院,縣城鄉鎮醫院更少且醫療水平很低,但縣城和鄉鎮是我國醫療資源需求主要地區;
在醫生資源上,整個醫生資源集合還具有“金字塔正三角型”的人才結構特點,高水平經驗豐富的專家型醫生位于正三角型頂部,人數稀少,資源珍貴,且多聚集在大中城市。而醫療水平較低經驗較少的醫生相對較多,但這部分群體醫療水平和經驗能力相對不足,多分布在中小城市。
總結下來就是,我國目前醫療資源的供應跟醫療服務的需求依舊是一種嚴重不匹配狀態,行業供需關系嚴重失衡,看病難依舊是個問題。要解決這些,除了增加醫院的供給外,還必須打破地域性醫院資源割裂,提升醫生資源醫療水平能力。從目前看,利用互聯網和技術,推動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是比較可行的方法。
京東健康在這方面就有不少值得稱贊的案例。比如京東健康推出的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體的“京東家醫”孝心版,通過10個字左右的語音指令,即可喚起語音問診、視頻問診等多項在線健康服務,智能音箱甚至還能識別多種方言,讓全國各地的用戶都能“無差別交流”。就打破地域性醫院資源割裂,解決老年人看病難問題。同時,京東健康覆蓋全國的互聯網醫院,也讓三四線城市的居民可以享受到一線城市醫療資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學專家韓德民曾表示,與京東健康的合作,可以讓他們發揮互聯網醫療優勢,拓展醫學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利用便攜式醫療器械監測數據,運用智能分診、轉診連接線下醫療機構,輔以藥品物流配送,打造了‘線上+線下’醫療健康服務的全新閉環。
寫在最后
總體上看,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財報。除了業務增長亮眼,堅持在技術投入以外,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健康現存現金及一般等價物172.52億元,而在營銷費用投入大幅度下降。這說明,京東健康彈藥充足,同時在擁有一定的行業影響力后,規模效應初現,消費者正在正向反饋平臺。
同時,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人們的健康需求也出現升級,健康管理的精細化、線上化趨勢逐步顯現,疾病預防和慢病管理的需求也顯著擴大。
這對京東健康來說,是發展的好時機。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健康的服務收入從2019年開始增速就一直超過商品銷售收入,近兩年雙方增速差距正在擴大,這說明其對相關技術投入的增加的正確性。也顯示了京東對于醫療健康業務的前瞻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