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物流堵點如何疏通?
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4月11日,部分物流股如嘉誠國際、傳化智聯、炬申股份等均迎來上漲。
據了解,《意見》提出,要建立統一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經濟循環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暢通流動等,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然而,部分從業人士認為,在全國疫情多點暴發環境下,當前物流供應鏈堵點仍急需疏通。
物流堵點嚴峻
“各地防疫政策不同,不能互聯互通,導致了很多貨運車輛不能出門或者被堵在路上。”一位資深物流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描述了當下物流行業的現狀,“一旦疫情在某區域暴發,便會帶來高速堵車、園區封閉、車價暴漲等一連串影響,最終導致蔬菜等民生商品價格飛漲。例如在上海,市區內原本幾百元的車價已經漲到幾千元,干線物流車價就更貴了,幾乎沒有標準價,都是隨口要價,因為司機一旦上路就可能被隔離。”
現如今,上海、長春等城市仍然身處疫情暴發的壓力之下,物流端的挑戰也較為嚴峻。據一位快遞從業者介紹,受疫情影響,上海快遞大范圍暫停,在4月7日之后,上海開始逐步允許企業被封控網點和快遞員回崗,物資配送問題有希望得到緩解。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4月8日后,大量企業如順豐、中通、菜鳥、京東物流等調配多名員工參與上海“最后一公里”的物資配送支持。例如京東物流已調配2000多位京東快遞員參與一線保供,而大潤發、盒馬、菜鳥等企業共計新增保供人員3000人。
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在近日召開物流保障協調工作機制會議上強調,嚴禁在高速公路主線和服務區設置防疫檢測點,嚴禁擅自關停高速公路服務區,確保公路交通網絡不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斷、必要的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通道不斷。
強化信息對稱
商流的順暢離不開物流的銜接。在“建設現代流通網絡”要求中,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意見》明確要優化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數字化建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形成更多商貿流通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臺建設,推動第三方物流產業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化平臺企業和供應鏈企業,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
簡而言之,要想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加暢通,除了打通物流各個運輸環節,還需在信息側實現數字化高效匹配和共享,從而提升供應鏈在疫情突發環境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疫情考驗下,近日部分網絡貨運平臺如滿幫、路歌均上線了幫助貨車司機了解防疫政策、尋找貨源等相關功能。據了解,從3月底至今,滿幫上線了“防疫參考”“一鍵溝通”和“一鍵掃貨”功能,司機既能隨時查看各地的防疫政策,還能依托平臺數字匹配到出發地、目的地周邊及沿途貨源,減少貨車空跑的情形。
打通需靠群力
“現在一線運營壓力很大,訂單量快趕上‘雙11’了,但目前疫情管控過程中有很多突發情況,這不是平臺能控制得了的。”一位電商從業人士表示,庫房解封、車輛車證乃至到街道都需要疏通卡點,供應鏈條上的關鍵點一旦斷掉,造成的后果就是商品在庫房、蔬菜在地里。但整體來看,現在要比之前樂觀很多,因為很多卡點、堵點都正在疏通或者已經疏通。”
從生產端到消費端,若是將商流比作滋養全國各個城市居民生活的“血液”,那物流網絡便構成了輸送“營養”的重要動脈和毛細血管。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陳燕燕認為,疏通物流堵點涉及到信息對稱和區域條塊分割,各個政府執行各自的防疫政策,會造成一些問題。在防疫面前,應該一視同仁地保證物流的暢通。此外,僅靠物流行業人士打通物流環節堵點較為困難,需從頂層設計維度來進行推動。
除了物流維度,《意見》還就商品和服務市場統一方面提出要求,即健全商品質量體系、完善標準和計量體系和全面提升消費服務質量。例如深化質量認證制度改革,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檢驗檢測業務,探索推進計量區域中心、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推動認證結果跨行業跨區域互通互認。
在消費側,《意見》提出,加快完善并嚴格執行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推動跨國跨地區經營的市場主體為消費者提供統一便捷的售后服務,進一步暢通商品異地、異店退換貨通道,提升消費者售后體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