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咖啡向上,茶飲向下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項天
咖啡和茶飲歷來是新消費領域的熱門賽道,由于具備“成癮性”的特性,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同時,也受到了資本的關注。據企查查app顯示,2021年,咖啡茶飲領域的巨額融資事件頻頻發生。對比2020年僅發生少數幾例巨額融資的事件,2021年幾乎每個月都有相關咖啡茶飲品牌發生過億融資事件。
此外,在咖啡茶飲領域內,呈現多點開花的現象。
首先是咖啡方面,新晉品牌如千小鶴咖啡、DOUBLEWIN和歪咖啡等嶄露頭角;老品牌瑞幸咖啡、illy coffee與M Stand等持續發力,頻頻融資、開店。
而茶飲方面,新秀霸王茶姬剛問世便獲得全網超8億曝光量,完成超3億元的巨額融資;老將奈雪的茶更是在2021年6月份成為茶飲第一股;其他傳統品牌如蜜雪冰城、喜茶和丘大叔等多次發生巨額融資事件。
有數據顯示,2021年,消費賽道發生了超過700起融資事件,而咖啡茶飲就占據了近十分之一,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爆發。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咖啡市場發生融資事件29次,茶飲市場發生融資事件36次;其中茶飲市場融資金額超過149億元,咖啡市場融資金額超過48億元。
01
2021,咖啡輸給了茶飲
對于咖啡和茶飲品牌來說,2021年,是一個拼融資,也是拼擴張的年份。所以誰融資的多,誰擴張的多,誰便是2021年咖啡茶飲行業的弄潮品牌。
首先,對新式茶飲而言,隨著奈雪的茶上市成為“新式茶飲第一股”,給整個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茶飲品牌在2021年共發生融資事件36起,涉及品牌多達30家,且大部分集中在7月之前。2021年前7個月,茶飲市場共發生融資事件24起,宣布獲得融資的茶飲品牌超過20個。僅6月,就有8個品牌獲得上億元融資,其中奈雪的茶更是在6月期間發生兩次融資事件。
同時其他茶飲如丘大叔、蜜雪冰城、滬上阿姨、茶理chali、茶小空、喜茶、blueglassyogurt和霸王茶姬等8家品牌,在2021年期間共發生11次過億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超過149億元。
反觀咖啡市場,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共發生融資事件29起,涉及品牌有24家。
對比2021年前7個月,咖啡市場共發生融資事件22起,宣布獲得融資的咖啡品牌超過17個。其中Manner作為本土咖啡新勢力,在前7個月分別發生3次融資事件,單次融資金額也達數億美元,可以說是咖啡版的“奈雪的茶”。但是縱觀2021全年,咖啡品牌共發生10次過億融資事件,融資金額超過48億元。
所以對比茶飲品牌和咖啡品牌2021年的融資數量與融資金額,顯然茶飲更勝一籌。
02
茶飲相較咖啡,更受資本青睞
2021年茶飲兩極化趨勢減弱,刨除奈雪的茶、蜜雪冰城與喜茶等獲得超億融資品牌,茶小空、未來茶浪和檸季等數千萬融資品牌也愈發增多。同時以霸王茶姬、荷田水鋪、檸季、殿下的茶與水獺噸噸為主要代表的五款全新茶飲品牌,集中成立于2020年年末與2021年年初,共發生融資事件7次,其中分別發生過億融資事件1次,千萬融資事件3次,未披露融資事件3次。
而反觀咖啡領域,資本主要涌入以MStand、illycoffee、隅田川咖啡、瑞幸咖啡、三頓半、Mannercoffee、SeesawCoffee和挪瓦咖啡等為代表的老牌咖啡,發生過的數億融資事件全部集中在上述老牌咖啡品牌內。而成立于2020年年末與2021年年初的咖啡品牌如DOUBLEWIN、千小鶴咖啡、無限波譜和歪咖啡等4款咖啡品牌,并未發生過億融資事件,僅發生過千萬、百萬與未披露融資事件。
茶飲市場,新生品牌不斷涌現;而咖啡市場,仍然以老品牌為主力軍。所以相較之下,咖啡領域并無太多新鮮血液。
此外,以在疫情后推出的8款茶飲品牌(霸王茶姬、荷田水鋪、檸季、殿下的茶、水獺噸噸、廣東匯茶、神小獸和linlee)為例,上述品牌共發生融資事件10次:發生破億融資事件1次,千萬融資事件4次,萬元與未披露融資事件5次。同時期的4款咖啡品牌(DOUBLEWIN、千小鶴咖啡、無限波譜和歪咖啡)則共發生融資事件4次:發生千萬融資事件2次,百萬融資事件1次,未披露融資事件1次。
把上述新茶飲品牌和新咖啡品牌作對比:一方面,從數量上看,疫情后新出現的茶飲品牌要遠多于咖啡品牌,而且前者數量近乎后者一倍之多;另一方面,從融資金額上看,作為茶飲頭部品牌且于2021年冒出的“黑馬”霸王茶姬以超億元的融資金額遠遠地將其他品牌甩開。因此從已披露的融資數據看,茶飲相較咖啡,可能更受資本青睞。
03
2022,咖啡向上,茶飲向下
2022年剛過去一個季度,這兩大飲品品類似乎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呈現咖啡向上,茶飲向下的新局面。
一方面,新的品牌跨界進入咖啡市場。
2月14日,全國第一家中國郵政直營的咖啡店——郵局咖啡在廈門正式營業。背靠中國郵政的強大網點系統,業內亦對郵局咖啡寄予厚望。此外,包括狗不理等老字號也在跨界進入咖啡賽道。
同時,各大知名咖啡品牌也在國內市場高歌猛進,不是開店,就是融資。
2月25日,藍瓶咖啡在上海開出內地首店,馬上又有計劃開出第二家店。3月1日,Manner在官微發布消息稱,全國十城200+新店齊開。此外,Tims中國在3月10日宣布獲得1.945億美元的額外融資,不足一年時間,Seesaw又完成A++輪融資,獲得數億元資本注入...
而反觀茶飲行業,近幾個月以來,圍繞著新中式茶飲的討論焦點成了降薪裁員、虧損閉店和食品安全事故。
喜茶陷入“降薪裁員”風波,奈雪的茶連續四年虧損,凈虧損已高達1.45億元,茶顏悅色集中關閉87家店,并且因員工薪資調整出現內部紛爭等等。在內憂外患之下,以喜茶、奈雪、樂樂茶為首的頭部品牌紛紛宣布降價,率先打起了價格戰,新式茶飲新一輪的洗牌期已然拉開帷幕。
04
寫在最后
相比較而言,由于咖啡行業發展更早,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成長期,而茶飲則進入平穩發展期,虛高的熱度也即將回冷。但就從產品與消費者的角度看,一家公司或者一款產品,想要長遠地生存下去,最終還是要靠扎實的基本功、穩定的產品和好的產品質量去贏得市場業績,從而滿足挑剔的消費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