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回應緩繳公積金:為緩解經營壓力,確在申請緩繳
5月8日晚間,一份網傳通知顯示,由于疫情影響下公司經營困難,國美計劃為其旗下七家公司申請住房公積金緩繳。
對此,國美方面回應稱:國美正在響應國家助企紓企相關政策申請公積金緩繳,目前仍在按流程申請中,國美集團及相關產業公司并未正式下發此通知。目前國美公積金等員工權益并未受到影響,全公司社保、公積金均為正常繳納狀態。
國美內部通知顯示,疫情當前,公司(國美)經營受到了嚴重影響,出現暫時的經營困難,為緩解經營壓力,公司計劃依規向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在2022年6月30日前緩繳5月、6月的住房公積金,按規定,緩繳期間繳存時間連續計算,不影響職工正常提取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預計7月初能完成補繳工作。
其中,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下涉及申請公積金緩繳的7家公司分別為:安迅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國美管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大中家用電器連鎖銷售有限公司、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真快樂(北京)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
國美方面表示,自2020年起,國家陸續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助力企業紓困,其中便包含公積金緩交申請等政策。國美是在響應并合理利用政府惠企政策依法依規辦理,這并不是國美一家企業在申請這個政策。
國美方面還補充表示, “目前國美公積金等員工權益并未受到影響,全公司社保、公積金均為正常繳納狀態。”
就國美經營狀況而言,黃光裕回歸一年來,國美財報表現并不亮眼。與最高點相比,國美零售股價一年多跌超80%,損失超過700億港元。
3月31日,國美零售發布的2021年年報顯示,期內營收464.84億元,同比增長5.36%,凈虧損44億元,虧損縮窄37.06%。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43.78億元,上年同期則為95.97億元。2021年下半年,公司經營現金流較上半年改善,全年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約6.49億元。
國美零售CFO方巍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公司全年數據雖然向好,但是并不亮眼,管理層對本期的業績并不是很滿意。”
資本運作方面,去年4月,國美零售公告稱,由控股股東擬將旗下三個自持物業出租予國美零售,分別為國美商都、湘江玖號及鵬潤大廈,最長租期達20年。該等物業的總代價為約178.65億元,擬將由國美零售以發行代價股份支付約175.76億元,并向國美管理轉讓國美零售全資附屬公司全部股權支付2.9億元。
2021年10月,國美零售公告稱,將代管大股東旗下國美家、打扮家、共享共建、安迅物流以及國美窖藏等五大資產。根據框架協議,國美零售將向目標公司收取服務費,同時有權收取相關目標公司的股權獎勵、以及最多30%股份的優惠購股權等。
此外,國美集團投資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安迅物流此前也傳出IPO計劃。
此外,近期國美還被控訴欠上游供應商貨款。4月25日晚間,家電制造商惠而浦發布公告稱,因國美電器長期拖欠貨款并且情況持續惡化,公司決定即日起終止與國美電器的商務合作。
公告信息顯示,截至3月31日,惠而浦對國美電器的凈應收賬款為8236萬元。從惠而浦對國美電器應收賬款余額已超過2021年總銷售金額來看,國美電器的欠款時間或已超過一年。
不過,國美回應稱,惠而浦公告中所述情況與雙方事實嚴重不符。聲稱公司不存在延遲支付貨款情況,而是惠而浦長期未按合同履行義務。惠而浦大股東為格蘭仕,因格蘭仕與公司合作過程中投入了與其經營能力不符的資源,造成尷尬局面。格蘭仕為倒逼公司對其補貼不合理費用,意圖通過惠而浦制造事端解決問題,此次惠而浦行為充分說明了所有問題都是大股東格蘭仕制造出來的。
這份聲明還列舉了惠而浦存在的多項違約行為。包括長期未按合同約定對相關費用進行對賬和確認,欠付國美各項費用約1000萬元,滯銷殘次品超2000萬元,長期未按合同約定及設定好的規劃履行營銷推廣責任等。
此外,“國美濟南分部員工毆打美的員工引發撤場”一事也引發關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國美在經營管理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