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入賬5億,香港“電商一哥”赴港IPO
5月25日,主打網購電器及電子產品的香港電商友和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披露聆訊后的招股書,并將于5月26日至5月31日招股,預計6月10日上市。
友和集團成立于2013年,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業務模式向消費者提供商品。其所售賣產品可劃分為以下五個類別:電子產品、美容及護理電子產品、家庭電器、電腦及電腦周邊產品及生活時尚產品。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確認,友和集團是香港企業對消費者(B2C)電子商務行業的領先市場參與者之一,擁有逾23000項SKU(以電子產品及家庭電器為主),于最后可行日期已建立注冊會員超過807000名的客戶群。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于20/21財年,按網站流量計,友和集團于香港以電子產品及家庭電器為主的電子商務平臺中位列榜首,并在香港所有電子商務平臺中錄得最高電子產品及家庭電器線上零售,市場占有率約為5.6%。
按20/21財年的網站流量及整體零售業網上銷售計,友和集團亦于香港所有電子商務平臺中分別排名第二及第三(市場占有率約為1.8%)。
友和集團還是首批獲創香港政府成立的科創投基金計劃投資的公司之一(科創投基金的股份后被Beyond Ventures Vehicle收購)。
香港“電商一哥”
友和集團由胡發枝和徐嘉穎夫婦于2013年成立。招股文件顯示,兩人合計持股約70.1%。
胡發枝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主修經濟學及副修人文學及中國研究。他在電子產品及家庭電器行業擁有逾13年經驗,2008年至2013年在香港通過線下渠道從事電子產品貿易及分銷業務,其中,2011年至2013年從事電子產品貿易業務。
徐嘉穎畢業于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學士學位,在香港電子商務行業擁有逾八年經驗。
時間回到2013年,彼時香港電商發展速度稍慢,尚未盛行網購,用戶購買大型電器、電子產品等都需要親臨實體店,行業內最新產品也無法及時進入香港市場。
為改善香港消費者購物體驗,胡發枝夫婦投入100萬元成立香港第一家O2O電子產品及電器網購平臺「友和YOHO」。
友和集團是香港早期的網購先行者,無論是科技應用還是服務都進行了多項創新。在物流方面,用戶可以選擇配送上門服務、自取點或者旗艦店自取。
2019年,隨著新的跨境電商法推出,國內消費者也可以在友和購買世界各地新潮有趣的電子和美容產品。6年間,根據Alexa權威網站統計,友和集團網店流量已經比豐澤、百老匯、蘇寧等這類大型連鎖集團還高。
除胡發枝夫婦持股70.1%之外,海闊天空創投、國際家具零售旗下的日本城、WelightInnovationL.P.(騰訊集團執行副總裁吳宵光為創始合伙人),及愛點擊集團主席薛永康為首次公開發售前投資者,分別持股8%、2.8%、2.5%及1.7%。
來源:友和集團招股書
友和集團采用線上線下融合(OMO)模式的零售業務,包括以下B2C模式下的零售銷售渠道:通過友和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網上B2C銷售;通過獎賞計劃平臺及第三方線上平臺向終端客戶進行網上B2B2C銷售;以及在兩間零售店(即觀塘店及長沙灣旗艦店)進行線下B2C銷售。
營收復合年增長率為96.5%,家庭電器產品是主力
根據招股書,友和集團的業務可分為兩類:B2C模式的友和OMO業務、B2B模式的線下批量銷售業務。
18/19財年、19/20財年、20/21財年和21/22首八個月,友和集團的總收入分別約為1.35億港元、2.60億港元、5.23億港元和4.96億港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6.5%。
來源:友和集團招股書
其中,友和OMO業務是公司的業績主力,期內營收貢獻近九成。于上述同一時期,友和OMO業務收入分別為1.14億港元、2.23億港元、4.91億港元和4.77億港元,按復合年增長率107.1%增長,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84.5%、85.9%、93.8%和96.1%
在友和OMO業務,主要依靠線上零售,也就是說,友和OMO業務靠的是線上發力。
18/19財年、19/20財年、20/21財年、21/22首八個月來自線上零售的收入分別約為7740萬港元、1.76億港元、4.14億港元和3.95億港元,分別占總收入的57.1%、67.7%、79.0%和79.4%。
來自線下批量銷售的收入分別約為2100萬港元、3635萬港元、3173.9萬港元和1830.8萬港元。,分別占總收入的15.5%、14.0%、6.1%和3.7%。
在其所售賣的五類產品中,家庭電器為占友和OMO業務(B2C)及線下批量銷售(B2B)所得收益最高比例的產品類型。
營銷費用連年增高,毛利率持續下滑
雖然營收保持高速增長,但這家企業近幾年大幅提升營銷支出。
招股書顯示,于18/19財年、19/20財年、20/21財年和21/22首八個月,友和集團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1124.9萬元、2211.4萬元、4494.6萬元和4342.8萬元。
來源:友和集團招股書
于18/19財年、19/20財年及20/21財年,友和集團毛利分別約為3285.5萬港元、5325.7萬港元及9106.2萬港元,毛利率分別約為24.3%、20.5%及17.4%。
年內凈利潤分別為1227.2萬港元、1832.4萬港元及2873.3萬港元,凈利率分別約為9.1%、7.0%及5.5%。
具體到產品而言,電子產品的毛利率由18/19財年約14.2%下降至19/20財年約9.5%,并進一步下降至20/21財年約7.9%;
家庭電器的毛利率由18/19財年約26.0%下降至19/20財年約22.5%并進一步下降至20/21財年約18.6%。
友和集團稱,由于一些產品需要從跨國科技公司采購,利潤率相對較低。
在最新更新的招股書中,友和集團表示,公司毛利于2021年4月及5月出現若干波動,其中壓力之一來源于新市場參與者推出的促銷及提供的折扣對本集團構成一定程度的壓力。友和集團推行靈活定價調整及推出促銷活動,并提供更多折扣,以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
友和集團推出的促銷活動包括閃購活動和特別折扣,前者是指在一段特定短時間內以極低價格銷售精選貨品,后者是向使用與相關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指定支付方式的顧客,提供特別折扣。
此外,該企業表示,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原因為若干電子產品及熱門主要品牌產品加入至產品組合。
招股書顯示,友和集團已售產品的品牌數目由18/19財年的753個增加至19/20財年的1023個,至20/21財年已經增至1309個。
為了擴充SKU,滿足客戶而不得不采購的產品,造成友和集團激增的產品成本,近三個財年分別為1.03億港元、2.07億港元、4.32億港元,分別約占總收入的75.7%、79.5%及82.6%。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