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上,正在刮起一陣曬離職風
小紅書上,正在刮起一陣“曬離職”風。
21世紀20年代,工薪階層中的日常分享閉環(huán)逐漸形成,其賽博生活主要從曬工牌、曬職場穿搭,以及曬離職證明。標志著真正的 ootd 遠不止光鮮與炫耀,還有大女主證明。
01
曬聊天記錄:年輕人如何用聊天記錄寫離職爽文
在小紅書上搜和工作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除了畢業(yè)季陸續(xù)收到的offer之外,還有一股潮流逐漸成型,曬離職證明,而且大多數(shù)是女性。
最常見的離職故事,是曬出和 HR 的聊天記錄,有的動輒上百字,仿佛每一次都像是職場里的高考命題作文;有的簡短利索三兩句話,用試探態(tài)度的互相拉扯,三句離不開“感謝”“抱歉”,兩段就要提一嘴“加油”“努力”,最后不忘留一句“蒸蒸日上”或“祝生活愉快~”。
表面客客氣氣,背后都是“微笑emoji”的職場劇情。
霸道打工人,會徑直奉上備好的辭職 word,留一句“芬姐我要離職,做到下個月 15 號走”,不容分說,不留任何讓老板苦苦挽留的機會。
在小紅書的帖子里,你能看見各種為即將經(jīng)歷離職“新手”們準備的告別文案、辭職話術(shù)、離職原因(主要是個人原因),從口頭(試探、預熱)到書面(正式、決定),關(guān)于離職的種種“顯學”已經(jīng)見怪不怪。
教你如何避坑、如何被挽留、如何理清財產(chǎn)分割、如何反向 pua 領(lǐng)導,儼然有發(fā)展成“離職厚黑學”的勢頭。
當代打工人期待上交離職信的心理,和高三生交完最后一門高考試卷,非常相似:寫好離職信以后“萬事俱備,只待今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從省略號都省略不了的哈聲里,你都能感受到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撕碎撒下八樓的喜悅。
老練的老板會用一句“你去辦理吧”縮短這份喜悅,讓你熬夜苦讀押的題全部落空:
而那些重感情老板的挽留,則會讓打工人有“看來公司還是離不開我”的曬資:
至于以社恐和社牛著稱的新世代,職場如秀場,比起贏得老板的贊賞,拍照贏得網(wǎng)友的點贊更重要。比如所謂“00后”辭職方式,想走就走,片甲不留。
然而,在“離職學”的世界里要想進階,只有話術(shù)的博弈還不夠。從分手般的“矯情式辭職”到離婚式的“嚴肅型辭職”,中間僅僅是一張白紙黑字的“離職證明”。
02
po離職證明:打工人如何“開心”、“自由”,以及大戰(zhàn)hr
網(wǎng)絡(luò)世界里的“離職學”有個很明顯的特征:po出離職證明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快樂的。
“終于”“成功”“自由”“開心”等關(guān)鍵字眼折射出 ta 們的心態(tài),如同結(jié)婚就是為了離婚,入職就是為了離職的這一刻。
從滿屏幕的綠到清一色的白,離職證明標志著集美們的“喜報”,他們同時也成為離職世界中新的燈塔,一邊不僅能幫助其他離職菜鳥們更快了解離職過程,一邊展示離職證明里可能被算計的門道。
由于離職證明是打工人和資本家最后的戰(zhàn)場,留言框里,除了同道打工人的道賀外,也迅速成為職場普法第一線。
03
離職經(jīng)驗體系化:好聚好散的完美離職學
相比起初嘗離職之果的人來說,習慣在各公司之間輾轉(zhuǎn)的高手們其實早已掌握其中的步驟。他們絕大多數(shù)不吝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的寶貴經(jīng)驗,不是為了提倡離職,而是為了保護打拼的打工人們,以及收獲“職場最后一公里”的流量。
當“離職學”進階到高手級別的時候,離職就再也不像分手或者離婚,更像是一場終結(jié)戰(zhàn)。從動員到戰(zhàn)時準備,再到最后一擊,離職時的各個部分都有機會讓人產(chǎn)生困惑。大到離職簽署的文件,小到辭職材料的一句話,你每走一步恐怕也不得不提防著腳下的地雷。
縱觀小紅書上某些尚未形成體系的離職小tips,我們基本能看到,最主要的還是需要避免某種“學生思維”。總的來說就是,要像個所謂的“成年人”一樣,處事果斷,涉及到未知的不要輕易答應,有疑惑的要鐵下心來尋找答案。
當“正確離職”“快速離職”“科學離職”“離職寶典”等字眼開始出現(xiàn)的時候,某些共同的情緒會被調(diào)動起來,從而在情緒上達成一致,更容易成為某種流量,甚至往后或許還可能有“韭菜化”的趨勢。
“集美們,我昨天就成功入職,今天就想離職了,怎么辦?有沒有什么優(yōu)秀的現(xiàn)成模板可以供我參考?急!在線等!”
04
為什么辭職這件事會成為年輕人的曬資
現(xiàn)在“離職”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的流行,本質(zhì)上與過去在大街領(lǐng)悟到的“流行”并不一樣。現(xiàn)在更多不像一種引領(lǐng),而是迎合。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現(xiàn)在年輕人的職場處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糟糕,太卷了,每天看到的消息都是“應屆生薪資倒掛老員工”“我現(xiàn)在考公還來得及嗎”“實習焦慮”……最后演變成“如何科學摸魚、高效擺爛”。
當你在入職時,阿拉斯加的虎鯨正躍出水面;當你在離職時,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當你在擺爛時,地球的極圈正五彩斑斕;有人遇上大廠在裁員,有人面臨35歲危機,有人遭遇職場險惡的環(huán)境。
大眾需要一個排解的出口,自貶是一種,自稱韭菜廢物,可以緩解韭菜廢物感,“我想離職了,謝謝你照顧一無是處的我”。看到別人辭職了沒工作了也能灑脫過活,也是一種。
系統(tǒng)的力量太大了,人很難改變,于是年輕人中流行著一種逃跑文化,分手、離婚、辭職、逃離一線城市,都成為年輕人短暫的爽藥。主動,而不是被動地逃離艱難的職場,才能夠感受到自己做主的快感。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