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在韓國突然爆火,網友:提前聲明,這是中國的!
麻辣燙在韓國突然爆火
熱度甚至超過炒年糕!
這兩天,央視財經的一條新聞,讓小吃賽道的經營者非�!伴_心和振奮”:那就是麻辣燙在韓國突然爆火起來,熱度甚至超過了炒年糕這種本土小吃!
即使在這三伏天,韓國的麻辣燙店生意依舊不減,甚至更加紅火!原來是在韓國里有“以熱制熱”的說法,越是炎熱的天氣越要吃熱的。吹著空調吃著麻辣燙,和我們在夏天吃火鍋有類似的“爽感”。
這條消息很快“發酵”,并登上了微博熱搜。內參君從23日晚間開始關注,該話題閱讀數和討論數持續上漲,截至發發稿已達到300多萬。并獲得了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評論區里網友們都很激動,一方面,民族自豪感爆棚,中國的小吃果然有旺盛的生命力,這也讓從業者感到認可;另一方面,不少網友擔心這波操作會如同當年的“筷子之爭”、“豆漿之爭”、“端午節之爭”,擔心“麻辣燙會不會被韓國申遺”,并表示“請保護我方麻辣燙,盡快申遺”。這呼聲非常高,甚至一度“蓋過”前者。
內參君隨即在社交媒體上搜了搜,發現在韓國街頭,麻辣燙確實成為了“小吃王”,具體情況如下:
價格:在國內,只需要三四十的麻辣燙,到了韓國身價翻番,變成了人均價動輒上七八十的“高檔美食“,即便如此,韓國人對麻辣燙的熱情是一點沒減。
吃法:韓國人酷愛喝湯,不像在國內自己點自己的,他們習慣一桌點一份,再用湯泡飯吃,湯涼了還帶加熱,麻辣燙給韓國年輕人聚會提供了新的消費場景。
在韓國,麻辣燙和鍋包肉是一對CP
經營者:在韓國開麻辣燙門店的人,七成是中國人。這其中,東北人占九成,絕大部分來自吉林延邊和黑龍江。從品牌占有率上看,韓國人耳熟能詳的麻辣燙連鎖品牌大都來自黑龍江。
連鎖規模:來自黑龍江的“湯火功夫”和“辣火功夫”都是較早進入韓國市場的中國品牌,如今在韓國的門店數都超過了200家。對于韓國這樣的小面積國家來說,連鎖規模突破200就已經實現了充分覆蓋和飽和。此外,還有“辣紅房”等品牌也在韓國的麻辣燙連鎖市場立足,“一口氣開出66家店”。
相比之下,在國內的巨頭楊國福和張亮,稍顯“含蓄”,目前在韓的數量不算多。
不止麻辣燙
預制菜也大舉進軍“泡菜國”
在央視財經的報道中,內參君還“捕捉”到一個重要信息:食品企業也相繼投產方便宅在家食用的真空包裝麻辣燙,同時,家庭簡便食品冷凍速食鍋包肉和辣子雞,也相繼“出圈”,每個月售出25萬袋左右。
這句話翻譯一下:中餐預制菜也大舉進軍“泡菜國”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內參君分析原因如下:
1、從味型來說,“辣口”具備成癮性和入侵性。如今經濟低迷,壓力增大,麻味、辣味是可以起到一定緩解和麻痹的作用。麻辣燙不光自己火了起來,也帶動了整個麻辣市場,麻辣炸雞、麻辣飯團、麻辣泡面……
2、韓國是一個食物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渴望外食的補充。麻辣燙的火爆現象并非今年才開始,這種“大雜燴”本身就具備品類優勢,既提供了年輕人的喜歡的口味,又提供了豐富的蔬菜和肉類。
3、走紅離不開韓國的吃播們。麻辣燙、鍋包肉、冰雪碧,這是韓國網紅吃播們的標配,美女吃播 Dorothy 吃麻辣燙的視頻更是引爆品類,有的一上線播放量就突破了300萬次。大小吃播們會一邊吃一邊描述味道,能快速勾起食欲,在年輕群體有不小的影響力。
4、國內麻辣燙市場的成熟、巨頭的崛起,讓品類勢能日漸外溢。楊國福麻辣燙和張亮麻辣燙稱霸雙雄,今年2月楊國福麻辣燙沖刺IPO,對整個行業都是振奮的消息,標志著這一品類愈發成熟。招股書中顯示,自2017年楊國福就已開拓海外市場,目前已經覆蓋韓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五個城市,境外加盟21家。
勢能外溢
得益于國內市場“大后方”成熟
無論麻辣燙、預制菜在國外多么火熱,回到品類發展的邏輯來看,品類的成熟,供應鏈的穩固,得以讓這些產品勢能外溢。
以麻辣燙來說,作為傳統的小吃快餐,近些年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根據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1年麻辣燙市場規模較上一年增長17.08%,預計2025年中國麻辣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973億元。
除了增長的數據,麻辣燙賽道還呈現出幾個特征:
龍頭的崛起。這里的崛起并不只是說連鎖規模,更重要的是,楊國福建立起國內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專業4.0工廠,從根源上解決供應鏈問題,這對于品類來說是極大的促進。
品類的細分。盤盤麻辣燙、秤盤麻辣燙、麻辣拌等品類魚貫而出,也有地攤麻辣燙、澡堂麻辣燙等網紅誕生。從側面也促進了賽道的共榮。
資本的參與。不僅有麻辣燙品牌獲得融資,更有楊國福遞交招股書,沖刺中式快餐第一股。
而這個邏輯放到預制菜產業,也幾乎吻合:
不僅呈現百家爭鳴的態勢,更頻繁吸引資本及跨界者入局,甚至連各地政府也爭相參與。同時,產業“花式創新”,從產品到技術全面升級。被冠以“萬億級”市場的預制菜正強力發展,不少專家預測,預制菜的“龍頭老大”尚在爭奪中,但行業一定會有新的變化亟待發生。
大池子養出大魚。面對麻辣燙和預制菜在國外的聲名鵲起,我們不禁期待:下一個爆火海外的品類,會是什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