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新合伙人共29人 螞蟻集團管理層不再擔任
7月26日,阿里巴巴發布2022財政年度報告。
年報顯示,阿里巴巴生態體系GMV為8.317萬億元,面向中國消費者的業務產生的GMV為7.976萬億元。全球活躍消費者約13.1億,其中中國超過10億,來自海外的年度活躍消費者約3.05億。
2022財年,阿里巴巴總營收為8530.62億元,同比增加19%。阿里表示,上述增加主要有中國商業、云業務以及國際商業分布的收入增長所驅動。其中,中國商業部分收入5927.05億元,同比增加18%;云業務部分收入745.68億元,同比增加23%;國際商業部分的收入為610.78億元,同比增加25%。
阿里巴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619.59億元,同比下降5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為1363.88億元,同比下降21%。主要原因是與去年這些投資的凈收益相比,阿里對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市場價格下降導致。
在消費者業務領域,阿里巴巴在本財年完成了國內年度購買用戶超過10億的里程碑,提前兩年完成了該目標。超過1.24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過人民幣10000元,這些消費者的跨年活躍率高達98%。在海外市場,阿里的年度購買用戶也已超過了3億。
過去一個財年,阿里巴巴云計算業務繼續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并實現了阿里云創立13年來的首次全年盈利。在海外市場,阿里巴巴已經在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云計算服務。
此外,阿里巴巴還披露了最新合伙人名單,目前共有29位成員。
此前,來自螞蟻集團管理層的相關成員包括井賢棟、倪行軍、曾松柏、趙穎、吳敏芝、彭翼捷、邵文瀾等人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而目前均不在2022年最新合伙人名單中。在最新合伙人名單中的集團副總裁邵曉鋒,此前的名單身份為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
據2022年年報顯示,根據阿里巴巴合伙最近修訂的《合伙協議》,合伙人應由阿里巴巴集團人士擔任,從2022年5月31日起,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方人士不再擔任合伙人。
阿里巴巴表示,合伙選舉的標準和流程,有助于強化合伙人之間以及合伙人對客戶、員工和股東的責任擔當。為了確保合伙人與股東的利益一致,我們要求每位合伙人在擔任合伙人期間必須保持相當數量的本公司股份。由于合伙人候選人必須在阿里巴巴工作不少于五年,合伙人候選人在當選時通常已經通過股權激勵和股份購買或投資計劃等方式擁有或獲得了相當數量的本公司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7月,阿里巴巴創建了合伙人機制,螞蟻集團的前身支付寶起源于阿里巴巴,企業文化與阿里巴巴一脈相承。基于歷史原因,螞蟻集團的部分管理層成員成為了阿里巴巴合伙人,在螞蟻集團成為獨立集團之后,仍保留了阿里巴巴合伙人身份。
事實上,自螞蟻集團整改工作啟動以來,提升公司治理及董事會的獨立性一直是該公司的關鍵詞。
一年多來,螞蟻集團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完善其公司治理體系,包括持續強化董事會作用,擴大董事履職范圍,引入更多外部獨立董事等。目前螞蟻集團董事會已有4名獨立董事,獨董占比提升至50%,來自股東阿里集團的非執行董事則由3名進一步減少到2名。
在今日的致股東信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也闡述了在不確定環境中對未來的思考。
張勇稱,面對外部環境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應對之道的基本原則是“堅定信心,積極應變,做好自己”。阿里巴巴正在從消費互聯網越來越深地進入到產業互聯網當中,并努力成為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結合得更好的公司。
而過去一年,除了業務上的變化,阿里巴巴在組織和文化上做出的一系列改變,會成為阿里未來發展的新開端。
阿里巴巴大膽嘗試了多元治理結構下的經營責任制。成立23年以來,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一個多業務引擎共同驅動發展的企業集團。不同業務分布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也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這也意味著,它們需要擁有更獨立的經營策略和管理意識,能夠根據變幻的市場需求快速做出適合自身的判斷和選擇。
由于動蕩環境下市場的不可預測性,阿里巴巴必須讓組織變得更敏捷、靈活,讓組織內的每個個體快速學習,并積極行動,讓阿里巴巴的未來基于不同業務引擎的共同驅動履帶式前行。
當天,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擬將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聯交所完成審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阿里巴巴目前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將會按照香港上市規則申請香港為主要上市地,預期將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