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億元,12大美妝集團半年報出爐
近期,國際美妝集團陸續發布最新財報,根據青眼梳理統計,今年上半年,12家企業化妝品相關業務銷售額共計5200億元,同比小幅增加,增長的動能來自高端品牌。
由于疫情影響,多家企業在中國出現增速放緩或者業績下滑,但中國作為重要市場,一場無聲的沖刺戰正悄然打響。
上半年7家企業銷售額增長
青眼梳理了歐萊雅、寶潔、聯合利華、強生、資生堂等12家國際美妝企業在今年1-6月的財報數據,經統計,今年上半年這12家國際美妝集團化妝品相關業務的銷售額共計約為5202.18億元,較去年同期(5171.71億元)增加了30.47億元,微增0.6個百分點。
這12家企業中,7家企業的銷售額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LVMH、歐萊雅和拜爾斯道夫均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增幅分別是20%、13.5%和10.5%。另外5家企業業績下滑,Natura & Co、LG生活健康和愛茉莉太平洋上半年的銷售額下滑程度均超過了10%。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歐美企業相對韌性更強,日韓企業有所式微。近幾年,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韓妝下滑已是共識,同時,相比于歐美企業,日企營銷過于保守,再加之當前的時局,多家企業增長乏力也在所難免。
高端彩妝、香水更好賣
對國際美妝集團而言,高端品牌肩負著重任,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尤其高端彩妝、香氛兩大細分領域表現突出。
在財報中,資生堂表示,得益于中國地區的增長,彩妝品牌NARS銷售額同比幅度達到26%。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618期間,NARS品牌銷售增幅也超過了60%。同樣,花王集團也點名夸獎了彩妝品牌SUQQU和KATE,取得了較好的業績表現。
歐萊雅高檔化妝品部門成為了集團第一大事業部,今年上半年該部門實現銷售額約473億元,同比增長了16.4%,部門的增長離不開蘭蔻、赫蓮娜、YSL美妝等高端品牌。
在香水方面,LVMH集團香水、護膚板塊實現了20%的增長,是12家企業中增速最快的企業。根據財報,LVMH旗下迪奧真我香水、紀梵希愛無禁忌等多款香水保持了良好增量。
另外,作為全球知名香水集團,科蒂的數據也能說明高端彩妝和香水的趨勢。今年一季度,科蒂高端美妝部門凈收入48.79億元,同比增長21%,高級香水是增長動力之一。此外,科蒂還表示,在Gucci彩妝、Kylie彩妝和Burberry彩妝的推動下,高端彩妝板塊一季度銷售額幾乎翻了一番。
可以看到,在高端護膚、彩妝、香水市場,國際美妝集團各自都有“殺手锏”。
中國市場“牽一發動全身”
當中國成為歐萊雅、資生堂等企業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市場的風向無疑會對企業業績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整體來看,雖然有7家企業實現了增長,但增速卻不及以往。如歐萊雅在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增幅為20.7%,而今年的增幅13.5%;對比去年上半年,資生堂和愛茉莉太平洋都由增長變成了下降。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市場所帶來的影響。在財報中,12家企業幾乎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中國上海等地區疫情對其亞洲市場業績或集團整體業績的重要影響。
聯合利華在財報中稱,其中國區第二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營業額下降,導致上半年業績整體下滑。LVMH也表示稱,其奢侈品旅游零售DFS業務受中國疫情限制的影響明顯,業績表現疲軟。
總體上,歐萊雅、寶潔、LG生活健康等企業均在財報中提及,因中國疫情防控影響,公司旗下的業務受到了影響。
如何沖刺下半年?
疫情 、俄烏沖突等宏觀局勢不僅影響著終端市場,也加劇著供應鏈矛盾,由此也直接導致企業的利潤出現波動。
根據青眼梳理的數據,多家企業增收不增利。譬如,花王營業利潤(16.88億元)同比下滑37.64%;高露潔的口腔、個人和家庭護理部門營業利潤下滑了9.51%。
多家企業都預測這種不確定性還將會持續一段時間,而面對成本壓力,同時為了實現全年的業績增長目標,這些企業幾乎都采取了漲價和降本措施。
花王集團稱,為實現全年的業績增長,花王決定繼續施行戰略漲價計劃,包括規劃促銷成本、直接提價、提高附加值、壓縮成本等。該集團預計,今年下半年,海外地區漲價帶來業績增長約為2億元,日本地區約為3.5億元。
聯合利華也提到,“成本壓力確實前所未有”。財報顯示,上半年該集團在家庭護理等業務板塊施行漲價措施,且在第二季度的漲價幅度達11.2%。
另一方面,上文也提到,中國的重要性可謂是牽一發動全身。因此,全年業績能否有所突破,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從國際美妝集團們的一些動作來看,戰火已經燃起。如歐萊雅即將把Parda美妝引入中國;雅詩蘭黛旗下高端洗護品牌Aveda艾梵達開出中國首店。
除了新品牌撬動新增量,國際美妝集團也在加快本土化戰略,渠道、營銷、技術更貼近中國市場。這一點,從美妝大牌加大對直播投入,進駐海南免稅可見一斑。
今年7月1日,迪奧美妝抖音官方賬號正式啟直播賣貨;LVMH集團已在海南注冊全資子公司,完成首批香水化妝品進口業務;日前,資生堂領投中國重組膠原蛋白原料公司,投資額近億元,旨在提前布局美妝新型生物材料。
總之,中國作為重要的潛力市場,國際美妝集團們依然滿懷信心和斗志,同時,基于對未來全球市場的預判,組織架構、品牌組合、供應鏈等各方面也在不斷調整和優化中,以打好下一場仗。
注:除特殊標注外,文內均已換算為人民幣,因匯率波動,數據存在一定誤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