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真實的舌尖英雄:2天營業額300元
“來我們這兒的騎手,都是在問XX店怎么走,沒有一個會來到我這個店里取餐……”一位舌尖英雄店長說。
01
探店48小時后
這家“舌尖英雄”倒閉了…
瑞幸咖啡前董事陸政耀的預制菜新項目“舌尖英雄”,最近爭議很多。
一方面,“鄭州8家店只剩1家”、“全國出現關店潮”等消息頻繁爆出,讓這個新品牌看似“危機四起”;另一方面,內參君在大眾點評上看到北京開出了不少“新店”,大有疫情后的大肆抄底之勢。
舌尖英雄一邊迅速關店,一邊不斷開店
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內參君探了探店。
內參君去的這家店產品過于豐富,看起來不像是一家預制菜店,更像一個拼湊版的雜貨鋪。
20平米的小店“三店一體”——它同時是一家“舌尖英雄預制菜店”、一家“咖啡店”和一家“山姆烘焙產品經銷店“。
店內的咖啡機和其他咖啡器材
一旁的冷藏柜中,放著山姆的麻薯、牛角包等零售食品
一家預制菜線下店為什么要做咖啡?做麻薯?
答案:因為僅靠預制菜不掙錢,需要“副業”賴以生存。
說起營業情況,這位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5年的店長李宇(化名),有一肚子苦水:“你在網上能看得到的那些銷量特別好的、看起來賊熱鬧的門店,每天至少有1000塊錢的推廣費投進去。”
他透露:“而我們這個看起來不掙錢的門店,一天也要給將近100元的推廣費。如果不做推廣,實際一天也就走個二十單左右,生意差的時候,兩天營業額300來塊。”
據了解,全國400多個加盟商有一個群,里面幾乎沒有賺錢的。整個北京有二三十家門店,光是李宇知道的,這個月已經倒了7家了。
舌尖英雄門店多開在社區附近(本圖僅作示意)
戲劇性在于,就在發稿前內參君接到李宇的消息,這家店,在探完店不到48小時的時間里,也決定關了。
02
不只舌尖英雄
賈國龍功夫菜也遭遇“拓店難”
回想半年前,舌尖英雄項目剛啟動時,不到4個月時間加盟意向簽約數達到6000家,并計劃在5個月內落地3000家門店。
然而,真實的現狀是:頂著光環誕生、開業僅7個月的舌尖英雄首店“草草歇業”。而目前在營門店數量為262家,與千店目標有不小差距�?梢�,舌尖英雄的拓店計劃確實遇到了坎坷。
不只舌尖英雄,賈國龍功夫菜似乎也遇到點“麻煩”。
前不久,北京商報報道了“賈國龍功夫菜首家體驗店開業即倒”的新聞,一些消費者也跟帖評論:自己周邊的店也停業了。
內參君從品牌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目前,品牌在海淀區還有2家實體店營業,后續或將有開店計劃。
預制菜線下店怎么了?
03
起底兩大品牌“折騰”史:
預制菜線下店模型始終沒跑通
舌尖英雄和賈國龍功夫菜分別從“預制菜零售店”和“預制菜餐廳”兩種模式做“預制菜線下店”。
兩品牌的失意表明:至少有兩種預制菜線下店模式走不通,預制菜線下店的形式還在摸索中。
賈國龍功夫菜:高價創新,消費者不買“創新”單
品牌方高投入創造高品質模型,消費者依舊難接受“在餐廳吃預制菜”、對預制菜產品有抱怨。
西貝集團CEO賈國龍對預制菜線下店很有熱情。早在2020年,西貝就開始試水預制菜線下店,并接連投入大量資金,迭代門店模型。
賈國龍功夫菜線下門店迭代歷程:
??1.0 時代:
門店名稱:賈國龍到家功夫菜
測試門店:北京世紀金源店和三亞店
門店特點:
1、零售風格明顯——門店產品與線上零售產品相同、冰柜外擺
2、走高端路線——客單價接近100元,選擇八大菜系著名菜品
??2.0 時代:
門店名稱:賈國龍到家功夫菜
測試門店:全國多個門店
門店特點:
1、店中店風格——作為西貝檔口店,消費者可選擇堂食或帶走
2、發力線上渠道——開通多個線上平臺網店,售賣預制菜
??3.0 時代:
門店名稱:賈國龍功夫菜
測試門店:北京部分門店
門店特點:
1、餐飲風格凸顯——冰柜放到后廚,門店設計更接近餐廳,自建外賣團隊,開辟全時段經營
2、平民化——客單價下調,菜品以西貝名菜和家常菜為主
兩年多時間內,西貝集團打造出了好幾版“賈國龍功夫菜”線下店,嘗試了很多種業態。然而,盈利痛點也十分明顯:
堅持使用優質食材,讓食材成本難以壓縮;開商場店,門店面積在200平左右,租金高、人工成本高;自建配送團隊,又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賈國龍功夫菜的每一次創新都需要燃燒大量經費,但由于消費者不愿接受品牌創新成本分攤到菜品上。從大眾點評賈國龍功夫菜門店評論區來看,消費者對預制菜口感接受度不錯,但部分消費者表示菜量太少了。
舌尖英雄:欲靠加盟裂變,結果第一批加盟商沒賺到錢
這家剛閉店的店長李宇說,“核酸的隊伍排到店門口了,我們發滿15減10的優惠券,相當于5塊錢買到15塊的東西,但沒有一個人買�!�
消費者對舌尖英雄預制菜提不起興趣,有預制菜滲透率的品類原因,還有這幾個定位原因:
1、舌尖英雄的預制菜品質感不強、也沒有特殊性
舌尖英雄沒有自己的預制菜生產線,通過建立一個銷售平臺,和預制菜生產企業的產品,從中賺價格差獲得利潤。這就導致他不能對品控有一個很好的把握。
“掛名經銷商”高估了消費者對折扣預制菜的熱情。
內參君于某舌尖英雄門店購買的“熱銷”宮保雞丁
請看生產日期,所有的折扣都有它們的原因
從顏值上看,舌尖英雄預制菜外包裝透露著一股“料理包感”,包裝不能有效吸引消費者。
從口感上看,舌尖英雄預制菜和同類產品相比,沒有什么亮點,而長達一至三年的保質期,也被吐槽不新鮮。
從平臺上看,舌尖英雄注重打造的To C預制菜社區店,菜品數量雖然全,但是菜品屬性很單一。
預制菜分為即食、即熱、即烹、即配4類,舌尖英雄絕大多數預制菜產品都屬于即烹型。消費者購買后,需要拆袋,一個一個按次序倒進鍋里。
加熱預制菜的耗時和做頓飯差不多,舌尖失去了最圖方便的那類消費者。
2、高額配送費“勸退”顧客
舌尖英雄的起送金額遠超市面上銷售預制菜的其他平臺。超市49元起免配送費,不滿49元配送費一般也不超過10元;美團買菜、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平臺起送費一般是28、29元起免配送費,未達標配送費一般也是幾塊錢。而舌尖英雄39元起送,89元起免配送費,不滿89元配送費10元。
舌尖英雄的配送門檻拒絕了少量多次購買菜品的消費者。
總之,最初低價策略沒有帶來如期的訂單,“繁華預制菜線下店”的景觀沒有打造出來,影響了后一步的招商。舌尖英雄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品牌已經簽約了2000家門店,但實際上,或許很多門店在建店前就“夭折”了。真實的開店數量并不多。
而他們都面臨一個共同的痛點——消費者教育不夠。預制菜線下店對于人群畫像不清晰,導致線下門店輻射范圍有限,接受程度不高。
看來,春節起在線上風生水起的預制菜,目前還沒有跑出合適的線下門店模型,預制菜線下店仍舊是一個美麗的暢想。
04
預制菜做線下門店掙錢嗎?
“2天,營業額300塊�!�
加盟商幾乎都不賺錢。
以舌尖英雄的一家小檔口店一年為例做拆解。
每店每年“品牌使用費用”+“品質保證金”+“運營服務費”+“設計費”+“意向金”,以首店模式算,需要91800元。
圖片來源:舌尖工坊合作伙伴計劃
據了解,北京檔口店開店費用除去加盟費用外,加上每月的水電、房租、人工,成本至少在20萬以上。
而20萬的投資總額,以50%毛利(舌尖工坊合作伙伴計劃中注明)計算,每天單量至少在60單左右,才能實現盈虧平衡。
也就是說每日的銷售量只有大于60單才能去談盈利。而現實的問題是,不僅是目前的客流量遠達不到這個數字,還存在復購率低、客單價低等一些列的問題。相對熱銷的產品都是9.9系列,但9.9系列的毛利只有20%左右。
對于大部分加盟店,多開一天,多請一個員工,就意味著多虧損一天。
但,品牌方也許能賺著錢。
每天都會有人來門店問,“生意怎么樣�。俊薄澳懿荒芗用税。俊睋䦶堄钫f,這部分人大都是看到了那些靠著花了高額推廣費,砸出來的門店,算了一筆賬,覺得這事兒能成。
但預制菜和一般的餐飲店走的模式不盡相同,原來那些做餐飲、做零售或是想做預制菜線下店,被“熱鬧”的標桿店吸引進去,一年一家店將近10萬的加盟費用,對于品牌方而言,在用這筆資金作為推廣費補貼給“標桿店”后,還剩多少,不得而知。
既然做加盟模式的舌尖英雄對于加盟商而言不掙錢,那做直營模式的賈國龍就掙錢了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
但二者不同的是,賈國龍在探索預制菜怎么做C端,該以怎樣的方式去做,從1.0到2.0再到現在的3.0時代,西貝在預制菜零售端這條路走的一直努力探索,但走得很孤獨。
此外,整個預制菜產業遠遠沒有成熟,C端市場還沒有標準可言,這勢必需要賈國龍這樣的開拓者去做更多的嘗試。即使“賈國龍功夫菜首家體驗店開業即倒”,經歷了不同類型的失敗頻繁轉型,但領先于時代、不斷地打磨模型的精神,是預制菜賽道所需要的,也是整個餐飲市場需要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