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流通可持續發展行動倡議書》發布
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及綠色循環低碳創新發展的要求,更好發揮連鎖零售企業及消費品平臺企業的渠道優勢,進一步做好“十四五”時期農商互聯和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8月23日,在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簡稱“CCFA”)主辦的農產品流通可持續發展項目啟動會上,《農產品流通可持續發展行動倡議書》(簡稱“倡議書”)正式發布,倡議書提出:
一、不斷完善、推廣生鮮果蔬農產品安全生產和采購標準,通過培訓提升農業合作社及農戶的綠色可持續生產能力。
二、推動標準化物流載具的廣泛應用,全面提高超市頭部企業標準化果蔬周轉筐使用率。
三、推動更多企業參與“農產品流通可持續發展項目”,聚合行業共識與資源,參與行業的示范及試點交流。
四、依托連鎖網絡與消費者緊密連接的優勢,通過市場力量推動農產品生產與流通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目標做出應有貢獻。
生鮮果蔬是消費者日常生活需求量大、不可或缺的必需商品,也是超市企業經營的重要品類。根據近期CCFA對15家中國超市Top100企業的調研顯示,2020年-2021年,上述每家超市企業的年均果蔬產品采購總重量從數萬噸到數十萬噸不等。龐大的采購量讓連鎖超市企業成為生鮮果蔬流通的線下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生鮮一直是超市客流的壓艙石,但生鮮經營最大的困擾是損耗,生鮮損耗之痛,不僅僅是超市經營之痛,更是中國農產品生產和流通之痛。要解決超市環節的高損耗,靠超市一己之力遠遠不夠。從生產、儲存、運輸、上架、銷售,需要在每個環節都有所改善,需要供應鏈的協同,才能事半功倍。
目前,在超市企業與上游供應端合作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不少挑戰和障礙。CCFA調研顯示,產品分級分選收購困難,合作社配合程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溢價難;標準化周轉筐難以應用這幾個問題被看作是超市企業與農民合作社運營過程中,面對的最大挑戰和障礙。
為助力連鎖會員企業在后疫情時代的業務增長,進一步支持連鎖零售等流通企業,從市場端更多賦能農產品供應鏈上游中小型企業,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IVL)等共同實施“農產品流通可持續發展”項目。來自行業的21家企業成為首批項目參與單位。(詳情見附表)
CCFA希望通過此次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助力農產品種植化學品使用優化,推動蔬果等生鮮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與質量管理,有效降低運輸造成的生鮮農產品損耗與浪費,提高生鮮農產品物流運輸能效,提升生鮮農產品安全管理水平及產品質量。
更重要的是,通過開展面向農民合作社/農民的賦能工作,提升農民與農民合作社種植能力,提升果蔬農產品食品安全水平,提高生鮮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助力鄉村振興。
正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在此次啟動會上所言,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探索一條中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希望在點上先實現實際的突破,在面上能總結出最佳實踐,影響更多的企業,覆蓋更廣的區域。
“這不僅僅是超市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的問題。從國家發展戰略的角度,這個工程對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對國家扶貧戰略,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這項工程對環境的貢獻,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該項目的目標所在。”裴亮會長表示。
歐盟駐華代表團合作處主管郁夫重點介紹了歐盟委員會“從農場到餐桌戰略”,以及其為推動可持續食品生產體系的全球轉型所做的努力。“我真誠希望項目能通過多方相互學習、分享最佳知識和實踐,改善中國食品產業價值鏈的效率和效益”,郁夫表示。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現武表示,希望借由此次項目的實施,發揮中國農科院的科技支撐作用,助力鄉村振興,為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Marie Fossum Stranneg?rd表示,包裝對食物損耗,食品安全以及環境經濟都有重要影響。通過測算和調研,中國的水果損耗率很高,蔬菜損耗率不容小覷。而綠色包裝、可持續包裝對于減少損耗,降低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這其中,標準化的周轉筐,對于減少損耗,減少一次性包裝物,延長貨架期,提高物流效率,它所帶來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都值得關注。
本次啟動會上,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個零蔬菜公司總經理袁峰,生鮮傳奇董事長王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陳立平教授分別對減少生鮮農產品流通損耗,解決生鮮利潤之困,助力供應鏈綠色發展等話題,以及農業可持續生產和流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進行了深入分享。
“農產品流通可持續發展項目”介紹
2022年3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啟動“農產品流通可持續發展項目”工作,通過統一標準、開展能力提升培訓、提升標準化物流載具等一系列措施,支持連鎖零售企業、互聯網消費平臺等流通企業,從市場端賦能果蔬農產品供應鏈上游中小型經營主體。該工作得到歐盟“轉型-亞洲”(Switch Asia)可持續生產與消費促進項目支持。本項目實施期約為3.5年(42個月),從2022年3月至2025年9月。
為推動項目高質量實施,目前協會已邀請來自于農產品種植端、流通端,以及環境影響研究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高層代表組成項目智庫,在對項目實施進行監督與評估的同時,給予可資借鑒的指導和建議。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
首批項目參與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安徽生鮮傳奇商業有限公司
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兄弟聯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航國力商貿有限公司
長春歐亞超市連鎖經營有限公司
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
廣東嘉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貴州合力惠民民生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美食林商貿集團有限公司
盒馬 (中國)有限公司
湖南佳惠百貨有限責任公司
家家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全福元商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世伴供應鏈有限公司(SPAR中國)
深圳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美團優選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
濰坊佳樂家農產品加工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中百倉儲超市有限公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