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真快樂?
“用18個月的時間,讓國美恢復原有市場地位。”
2021年2月,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回歸后首度公開發聲,高調宣布要重振國美,并為此制定了詳細的計劃。
一年半后,黃光裕低頭,發公開信表示,“還需要大家更多的包容與支持,需要大家多給企業時間和空間。”
國美的行業地位依舊遠遠落后,黃光裕未言敗,只是時代不等人。
01
國美零售上半年虧損近30億元
轉型中的國美上半年過的并不好。
8月31日,國美零售披露今年上半年業績,公司總營收121.09億元,同比下降53.5%;歸母凈利潤約為虧損29.66億元,去年同期虧損為19.74億元,虧損大幅增加。
關于虧損原因,國美在財報中表示,上半年,全國疫情反復,線下商業受到明顯影響;自疫情以來,線上商業也因物流受阻而受到影響。
2021年到今年上半年,國美的虧損額達73.68億元,這也是黃光裕出獄重新執掌國美零售以來的成績單。
從上半年收入構成看,報告期內,來自縣域店的收入占整體收入的9.47%,對比去年同期為12.88%,而來自新業務(包括柜電一體、家裝及家居等)的收入占比提升至整體收入的8.70%,對比去年同期為7.85%。
2022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綜合毛利率約為19.81%,比去年同期增長5.56%;同時,公司經營費用約48.4億元,對比去年同期減少3.1%;財務成本約8.76億元,同比減少13.61%。
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戰略轉型后形成展銷分離,新增線下展示體驗收費模式,收入結構優化,同時電器供應鏈成本優勢顯現。
此外,上半年,國美零售經營現金流也較明顯改善,實現正向流入0.55億元,上年同期為-21億元。
國美零售高級副總裁方巍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保持門店范圍覆蓋的基礎上,門店精簡370家,未來將計劃關撤30%-35%低效自營店;對于非關聯或虧損業務,公司將采取予以剝離、出售或停止發展的措施,逐步減少對費用較大業務的投入;第二季度進行人員結構優化,提升人員素質和專業水平,預計下半年可節省薪酬費3億元以上。
截止發稿,國美每股0.245港元,總市值87.51億港元,距離巔峰時期股價已蒸發超90%,市值僅為京東的七十分之一。
還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22年,黃光裕開始減持。1月24日,黃光裕和杜鵑二人分別減持國美零售3000萬股股票,合計套現4000萬港元。4月1日,黃光裕以0.55港元/股的平均價,再度減持4億股國美零售股票,套現2.2億港元。
無論是2022年上半年的成績還是資本市場的反映,重新掌舵的黃光裕并沒有帶領國潮創造出神話。
02
黃光裕歸來
2005年,黃光裕為國美定下目標,2008年銷售額達到1200億。
但到了2008年11月23日,市場關心的已經不再是國美當初的目標,而是被警方拘查的黃光裕會不會坐牢。
2010年8月30日,北京市二中院宣判,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獲刑14年。刑期從2008年11月17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
黃光裕入獄服刑后,共計獲得過兩次減刑機會,共計21個月。2020年6月24日出獄假釋,2021年2月16日刑滿釋放。
2010年8月30日至2020年6月24日,接近十年的時間。
十年間,黃光裕的妻子杜鵑一直是國美臺前的掌舵者。但據國美知情人士透露,國美的重要決定和戰略決策都來自于黃光裕的直接意志,尤其是在其夫人杜鵑復出、陳曉離開國美之后,國美董事會只是黃光裕的“影子內閣”,杜鵑則是黃光裕的直接代言人。
2021年2月16日,黃光裕正式獲釋當天,國美股價漲了34%,創下2015年5月以來的新高。
這是黃光裕本人的影響力,是投資者和市場對黃光裕的信心,也是國美離不開黃光裕的鐵證。
但在這十年間,家電市場的一切都變了。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8032億元,蘇寧、京東、天貓位居前三,而國美僅以5.8%的市場占比位居第四。
此外,2019年國內市場家電零售額規模同比下滑2.2%,家電企業的競爭格局從過去的“跑馬圈地”,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
2020年以來疫情爆發,整個零售行業嚴重受損,家電行業更無法獨善其身。
隨著電商的興起,線上成為了家電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互聯網的玩法花樣繁多,從年年層出不窮的電商節,到后來的社區團購,以及董明珠都不得不參與的直播帶貨,都是黃光裕不曾參與過的打法。
《2021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家電銷售渠道方面,京東以32.5%的份額位居第一,蘇寧易購和天貓分別以16.3%和14.8%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二、第三,而排在第四的國美市場份額只有5.0%。
2020年和2021年的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家電網絡零售額首次超過線下,2021年家電網絡零售額同樣占到了52.9%。
2020年,家電線下渠道銷售受到疫情沖擊,銷售額一度下滑21%。2021年得到恢復之后,家電線下渠道全年銷售4148億元,同比增長0.3%;家電線上市場零售額4663億元,同比增長11.1%。
家電大本營失守,國美又將目光瞄準了更廣闊的電商市場。不甘心屈居于只占據了5%的家電市場,而是要在連0.2%份額都沒有的電商市場攪局。為此,黃光裕制定了“18個月計劃”。
2008年黃光裕被拘查時,國美電器全年營收459億元,凈利潤10.48億元,是國內零售行業的領軍企業;2020年黃光裕被予以假釋,國美全年營收441億元,凈虧損70億元。從2017年到今年上半年,國美零售連續虧損額高達222.89億元。
杜鵑曾表示,等黃光裕出獄時,會給他一個更好的國美,但時代并未默許。
03
真快樂?
2021年是國美的關鍵年,不僅是因為黃光裕帶著一系列改革措施高調回歸并給時間設限,而且是因為市場環境的明顯變化。
這或許是國內電商市場變動最大的一年,電商三巨頭都已經完成了創始人與接班人之間的過渡。自封“風清揚”的馬云最先退隱江湖,但阿里的江湖里還沒有令狐沖;黃崢用最短的時間讓拼多多躋身三分天下的電商格局,但他的退休也來得最快、最狠、最猝不及防;劉強東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里一直在“卸任”,徐雷一步步升任京東集團總裁。
電商三巨頭接連完成交接,二代掌門人剛剛坐上牌桌,而國美逆向前行迎來靈魂人物的回歸,堪稱經營層面的“降維打擊”。
2021年2月,國美提出“18個月計劃”后,黃光裕打出的第一張牌依然是營銷。國美開始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共生的“全場景”新零售生態,不過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根據年報數據,全年464.84億元的收入中,銷售成本達到409.77億元,占銷售收入的88.15%。
2021年,國美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36%,銷售成本同比增長21.03%,廣告費用9.62億元,同比增長211.33%。
付出自然有回報,國美零售在今年2月披露,截至2022年1月,真快樂APP月活用戶達7000萬,日活用戶達到350萬。
黃光裕在「真快樂」上野心勃勃,這三個字據稱蘊含著商品真、送貨快、消費者買得開心三種含義。
特色看似新穎,但都是當下電商巨頭們的老玩法。真快樂與京東、淘寶、天貓等月活數據也相差甚遠。2021年,“真快樂”年訪問量4.4億,年活躍買家1683萬。這與京東5.7億年活躍買家、拼多多8.69億年活躍買家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電商市場上,流量變現的打法早已改變,有效流量占比低,即使保證大量的投入,吸引商家入駐和日活增長,卻很難轉化為銷量。「真快樂」很難讓黃光裕真正快樂起來。
在出獄后第一次公開亮相時,談及國美與京東、拼多多的合作,黃光裕表示,我們的心態和戰略是開放的,誰也滅不了誰。只要經營路徑和戰略對,誰制約誰都是暫時的。
對黃光裕和他的國美而言,聚焦主業,甩掉包袱,輕裝上陣是下半年重點發力方向。
但業績承壓之下,國美零售擬注入大股東物業、物流資產。8月19日,國美零售發公告稱,為了提升盈利能力,將從黃光裕手中買下兩塊物業,一個是建筑面積達52.46萬平方米的國美商都,一個是建筑面積為13.05萬平方米的湘江玖號。
國美零售表示,“交易價格很優惠,不會增加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
同日,黃光裕公開表示,將上市公司國美零售的業務在當下先聚焦到電器、消費電子產品零售,形成以展、銷、家庭電子類產品一體化解決方案、泛家電延伸產品及增值服務等五類主要盈利模式。
同時,與以上非關聯或虧損業務將從上市公司中予以剝離、出售或停止發展;此外,通過關撤低效門店、新開大店好店、拓展加盟門店,全面優化全國門店網絡布局。
放下18個月落敗的計劃,黃光裕又許下了新的“三年之約”——在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并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相比于杜鵑掌舵的時代,黃光裕帶給國美最明顯的變化是“主動出擊”,一系列戰略層面的調整與布局都需要魄力。但僅憑這份魄力,一年半載的時間幾乎不可能填平淘、京、拼、抖深耕多年的護城河。
黃光裕想彎道超車,可彎道遲遲還未出現。
04
結語
不快樂的不止黃光裕。
去年7月,張近東黯然卸任蘇寧易購董事長,一番努力下把兒子張康陽送上了董事的位置。但接班路上的張康陽還沒站穩腳,就已在漩渦里掙扎。
如今,張近東父子面對的是被全球追債。今年7月,香港高等法院判決張康陽向一家海外銀行償還一筆2.55億美元的借款。這筆貸款被用于蘇寧旗下的蘇寧小店業務,由蘇寧集團和張近東父子擔保。
冥冥之中自有輪回。黃光裕入獄那年,張近東在電商領域攪動風云;黃光裕出獄那年,張近東和蘇寧正走向衰落。
有人評論,黃光裕坐了10年監獄,出來之后,還是贏了張近東。
但事實上,沒有真正的輸贏,這個時代既不屬于黃光裕也不屬于張近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