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國甜品連鎖品牌TOP20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王婷
編輯/周松平
導語:隨著中國購物中心的高速成長和普及,中國大量的連鎖經營品牌也憑借東風之力高速成長和擴張。《聯商網》秉持公開、公正、客觀的原則,推出2022年度連鎖品牌“龍舟榜”評選。
“龍舟榜”(Dragon Boat List)取自中國傳統習俗——賽龍舟,而中國的連鎖經營品牌逐漸呈現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之勢,其中創新發展生生不息,也象征著始終植根于中國文化的深厚商業傳統和創新活力。我們期待每年都比一比、賽一賽, 讓“龍舟榜”真正成為代表中國連鎖商業的核心價值榜單。
近些年來,甜品賽道越來越被國內市場所重視。IDG國際食品分析機構數據顯示,85%以上的中國人都喜歡吃甜品,甜品正在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2027年中國甜品市場的產值預估達到3000億,將保持年20%的增長率。
本期,《聯商網》特別推出龍舟榜之“2022年度中國甜品連鎖品牌TOP20”,從門店數據直觀了解甜品這一賽道上各大品牌的發展規模,同時輔以門店評分、品牌融資估值等維度,對這些品牌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觀察,從而一探國內甜品品牌的經營現狀和發展趨勢。
注:門店數據來源于品牌官方披露、第三方數據平臺以及媒體公開報道
按門店數量可以分為三類。規模在500家以下的品牌占絕大多數,共12家;門店數量達到500-1000家的甜品連鎖品牌共5家;而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的品牌僅有3家,占總數的15%。中小規模的品牌占比較大,可以看出甜品品牌的市場集中度存在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其中,門店數在1000家以上有2家為豆花類甜品。一品豆花以1496家門店盤踞榜首,豆花媽媽鋪開門店1000+,躋身前三;冰淇淋品牌DQ冰雪皇后則以1100+的門店數量位列第二。
中國的甜品市場古已有之,早在唐朝,有關甜品的買賣就已經在街市上普及。中式甜品種類繁多,且地域性特征明顯,按地域可進一步細分為臺式、廣式以及港式等,而按種類分,又有豆類、糊類、牛奶類、糖水等諸多類別,如綠豆沙、芝麻糊、雙皮奶、蓮子糖水等都是常見的中式甜品。
隨著外國甜品的進一步普及和滲透,當下中國市場的外來甜品大致可分為西式、日式兩類,西式包括美、法、意等國家的甜品,主營品類有蛋糕、曲奇、冰淇淋等,代表品牌有LADYM、哈根達斯等。日式甜品主要品類有布丁、和果子、大福餅等,代表品牌有布歌東京、亭西和風甜品等。
從數量上看,中式甜品遍地開花。在TOP20的榜單中,僅有2家西式甜品上榜,分別是冰淇淋品牌哈根達斯和DQ冰雪皇后,二者均為上個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國內首店開業至今已近30年。余下的18家連鎖品牌均為中式甜點品牌。
中式甜品擴張速度遠快于西式,其中,臺式甜品風頭最盛,共上榜品牌7家,排名前4的連鎖品牌均為臺式甜品,數量上占領絕對優勢;緊隨其后的是廣式甜品,上榜品牌4家;再者就是經典的港式茶點和糖水,共上榜品牌3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滿記甜品,成立至今已有27年時間,擁有近300家門店。
諸多類別中,糖水類甜品可以說是當下甜品大軍中實力雄厚的流派,相關品牌共斬獲《2022年度中國甜品連鎖品牌TOP20》榜單的五個席位。以常見藥材入味,具有調養功效的糖水不僅流行于兩廣、香港等地,也慢慢深入了更多區域,廣為人知的有五條人糖水鋪、趙記傳承等;其次是臺式甜品綿綿冰,共占據3個名額;而豆花類甜品和冰淇淋則并列第三,各有2個品牌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數量眾多,但上述多數品牌的門店布局重心依舊在品牌發源地以及周邊城市,并向下沉市場不斷擴張,如一品豆花、豆花媽媽、冰冰醬等品牌,絕大多數門店分布在二線及以下城市。根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分析報告來看,雖然一線城市人口基數較大,消費能力較強,是飲品行業率先增長的區域,但是一線城市的飲品、甜品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狀態,而低線城市甜品愛好群體正在迅速擴大,因此目前正成甜品品牌爭相搶灘的重要市場。
門店規模是連鎖甜品品牌的實力體現之一,而消費者滿意度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品牌在服務、體驗和運營等方面的水平。為此,我們參考大眾點評評分,形成了“2022年度中國甜品連鎖品牌好評榜TOP10”榜單。
注:排序標準為,選取30家門店統計大眾點評評分,其中隨機一二線和隨機三四線城市各一半,最終統計平均分;門店數不足30家的品牌,按實際所有門店的大眾點評評分統計平均分。
從整體數據表現來看,TOP10品牌大眾點評評分均在4.2分以上(滿分5分),其中Pierre Hermé、闌多琳甜品、迦南、分別以4.9、4.47、4.46的評分包攬前三。余下4到10名依次為GODIVA歌帝梵、派悅坊、法桐FLYTIMES、Foamy Foamy、Petit·YanRan小嫣然·法式甜品、芙蕾小姐以及LADY M。
值得注意的是,門店數量和門店評分榜單的品牌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一方面,好評榜單TOP10上的甜品連鎖品牌門店數量均未破百,門店數量最多的為GODIVA歌帝梵(68家),平均評分為4.45;門店數量最少的是來自法國的知名甜品品牌Pierre Hermé,它被譽為甜品屆的愛馬仕,2013年首次進入中國,國內僅有1家門店,評分高達4.9分,充分展現了小而美的發展理念。
另一方面,與門店規模榜上中式品牌霸屏的現象不同,好評榜單上TOP10均為西式甜品品牌。尤其是法式甜品,憑借精美的造型、多樣的口感以及精致的服務體驗獲得了普遍認可,共有8家法式品牌上榜,代表性的法式甜品品類有拿破侖、慕斯蛋糕等。另外2家榜上有名的甜品連鎖品牌分別為比利時巧克力品牌GODIVA歌帝梵和美式蛋糕品牌派悅坊。
此外,就門店布局而言,好評榜TOP10的品牌均落戶于一二線城市,其中闌多琳、迦南、法桐FLYTIMES、Foamy Foamy 以及Petit·YanRan小嫣然·法式甜品等5家皆為區域性甜品連鎖品牌,在少數城市集中布局,采取直營模式,品牌輻射范圍內消費者認可度較高。
從國內首店開業時間來看,包括GODIVA歌帝梵和派悅坊和在內,僅2家品牌在中國的開店時間超過十年,多數品牌成立時間不長。成立最晚的是于2018年在杭州開出首店的Petit·YanRan小嫣然·法式甜品和芙蕾小姐,成立4年,在營門店均為2家。最早成立的GODIVA歌帝梵和派悅坊,在2009年,分別于上海和北京開出國內首店。今年的8月20日,派悅坊南京首店于南京新街口金鷹國際購物中心開業亮相,這也是它在全國開設的第19家門店。
資本的認可也是甜品連鎖品牌實力的有力佐證。根據近些年中國部分甜品連鎖品牌融資估值情況表,可以一窺甜品賽道受資本青睞的程度。
注:上述甜品品牌融資統計面向的是電商以及實體零售甜品連鎖品牌。
與烘焙領域熱火朝天的融資情況相比,甜品融資市場略顯冷清。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14年-2022年間甜品行業共有16起融資事件,其中,千萬元級融資項目最多,共4起;百萬元級融資共3起;億元級融資只有1起。融資輪次多集中在早期項目,有3家品牌獲得兩輪融資,其余10家僅完成一輪融資。
老牌港式甜點“滿記甜品”在今年完成了新一輪的戰略融資,作為甜品行業的大齡選手,滿記甜品試圖通過與年輕品牌“小滿茶田”聯姻來尋求模式上的突破,以匹配當前日新月異的多元化需求。老伙計許留山的倒下,給滿記甜品敲響了警鐘,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不過也有行業人士指出,滿記甜品此舉或許意在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國內并無甜品上市公司。雖然國人對甜品的熱情不減,但目前我國市場尚未跑出真正具有絕對市場規模和統治能力的甜品連鎖品牌。
除了個別老牌甜品品牌如許留山的關店潮、美國高端甜品品牌LADYM收回中國市場經營權等曾短暫引發關注外,甜品賽道整體話題性不高。究其原因,與甜品行業的品類分散、創新度不夠有一定關聯。
事實上,甜品概念十分寬泛,糖果糕餅、甜羹飲品、雪糕冰沙等都可以劃作甜品的范疇,一家甜品店同時也是一家蛋糕店或者飲品店的例子比比皆是。主營品類的多樣性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單一品類的市場集中性,這決定了很多甜品品牌更多是以組合拳的形式打造產品矩陣。消費者可以在一家甜品店內搭配消費一份糕點和一份飲品,而它們都可以被叫做甜品。
當然,這不是甜品行業的全貌,只是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隨著個性化消費時代的演進,甜品領域也在朝著細分化趨勢變革:目標客群進一步細分,產品進一步聚焦。
如近年來糖水賽道中分化出主推烤梨類產品的“烤梨先生”,針對女性消費者生理期推出各式功能性甜品的“暖燕·女生大姨媽伴侶”等等,給市場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變化,也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
至于創新方面,雖然前幾年西式甜品中也涌現了不少爆款單品,如芝士蛋糕、舒芙蕾、烏云冰淇淋,涌現了一批網紅品牌,如徹思叔叔、瑞蜜可等。但大多是基于傳統品類的改良融合,少有真正的創新,且品牌的爆火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營銷炒作。因此,依靠單品爆款走天下的策略并不長久,網紅品牌火得快,熱度下降得也快,很多昔日爆火的甜品品牌如今基本上已銷聲匿跡。
寫在最后
隨著消費觀念的升級和消費需求的變化,甜品在逐漸擺脫正餐配角的刻板印象后,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
一方面,隨著甜品行業進一步發展,將會有更多玩家入場占領細分賽道,產品種類客群定位將更加細化。
另一方面,甜品飲品化正在成為甜品出圈的新思路。甜品與飲品之間界限模糊的曖昧關系是天然的優勢,書亦燒仙草就是甜品飲品化的典型;7分甜也從細分產品入手,將楊枝甘露這一經典港式甜品飲品化并由此開發出一系列產品;還有TEA CROSS交茶點推出的提拉米蘇奶茶乳酪等等都在印證這條思路的可行性。
總之,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甜品店其背后市場被歸結為成本低、利潤高的強剛需賽道,目前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等待挖掘。
本榜單由聯商網制作,若對榜單有疑問或數據錯漏等,請聯系我們:15356196172(同微信)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