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城靖迎春:以效率和創新助力客戶打造核心壁壘
“2022中國長三角預制菜產業大會暨展會”于8月24日-25日在蘇州舉行。
本次大會暨展會由中國商業聯合會指導,建發會展集團、思爾福主辦,蘇州市商業聯合會、無錫商業聯合會聯合主辦,全國數十家餐飲類、零售類協會聯合參與。
作為江浙滬地區首個預制菜專業主題展,本次大會暨展會邀請龍頭企業和行業大咖共聚蘇州,分享各自成長經驗,探討預制菜行業發展未來,指引長三角區域的預制菜產業鏈企業抓住行業風口,掘金萬億藍海市場,助推長三角區域預制菜行業更快更好發展。
在大會暨展會論壇上,二十二城供應鏈副總裁靖迎春開展了“以效率和創新助力客戶打造核心壁壘”的主題演講。
靖迎春表示:預制菜的底層邏輯實際上是中餐標準化。首先,我們要有方法論,要將“交付及服務標準化、食材標準化、工藝標準化、倉儲物流標準化、檢測標準化、產品標準化”這6大標準化進行整合。這些“標準”在每一個環節里都形成了標準化的管理,研發人員制定標準,讓食安人員、品質管理人員等執行和監管。只有采用標準化管理體系,產品才更有競爭力。
以下是二十二城供應鏈副總裁靖迎春的精彩演講匯編:
1
預制菜產業鏈分析
二十二城做的是餐飲供應鏈,現在又發力了C端,那么供應鏈是如何為餐飲企業助力的?
疫情常態化讓“三高一低”的餐飲行業雪上加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是培養了消費者在家吃飯、在家做飯的習慣,自己做的飯有成就感,現在消費者兜里的錢也沒有以前多。兩年多的疫情下,堂食關了,廚師隔離了,餐飲如履薄冰,催生了預制菜的快速發展。
預制菜要想保持高速的發展,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就是需求,第二個關鍵詞是技術,第三個關鍵詞就是高質量的發展。
我們先看需求,需求就來自于B端和C端的客戶,這些客戶離市場最近,知道自己要什么樣的東西,那么我們做服務商最根本的任務也是滿足客戶的需求。在預制菜的生產和制造過程當中,核心組織其實還是生產企業,因為生產企業整合了上游的資源,也服務了下游的顧客,同時要把核心的中游做好。
制造型的企業有幾種類型,有供應鏈企業,有轉型做預制菜的企業,還有中央廚房等,像供應鏈的企業是對整個上游的供應商,上游供應商作為供應鏈企業怎么整合的呢?一是食材,比如拿來的蔬菜第一個任務就是鎖住營養,防止腐爛,做預制菜必須從源頭做起。第二,要想把預制菜企業做好,要先做標準。我們要買什么樣的菜,買什么樣的肉,其實像肉、菜和產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意思是什么呢?要注重性價比,無論是食材、蔬菜還是肉,一定要做性價比高的。
每一個環節,中間的供應鏈公司一定要做到標準化,食材能夠可溯,通過先進的工藝和生產設備,加上優秀的研發人員進行標準化的生產。按照客戶的需求,比如說客戶需求是用常溫的還是冷藏、冷凍的,還是即熱、即食、即烹、即配的,根據客戶需求來做產品設計,最后滿足客戶的需求。
2
預制菜入局機會點
預制菜如此火爆,如果感興趣現在入局還是有機會點。第一個機會點就是要讓長板更長,當前整個供應鏈分工已經非常明確了,哪些是做門店的,哪些是做運營的,而供應鏈的企業就專注做好供應鏈的服務,讓長板更長。預制菜有很多名字,之前叫方便菜、快手菜、名廚名菜,各種叫法都有,不管哪一種預制菜,預制菜說到底就是中餐菜肴。說到中餐就想到了兩種人,第一種是廚師,第二種是食品工程師,預制菜的底層邏輯就是中餐標準化,中餐博大精深,各種菜系都有,如果離開廚師,你說什么樣的好吃?什么樣的不好吃?一個是經典,一個是消費者的體驗,體驗好了就有復購率。廚師和食品工程師的經驗相結合能讓預制菜熠熠生輝。廚師把多年的廚藝都定好以后,食品工程師通過食品工藝技術,把菜品、菜系轉化成產品,再轉化成商品呈現給消費者,這樣結合起來就讓長板再長。如果自己再補短板,還不如借力走得更快一些。
第二個機會點就是高效、創新,傳遞的是標準和價值。為什么這樣說?很多專業人士說預制菜不僅要好吃,還要讓普通人也買得起,成為國民銷售普遍的產品。這種高效來自于哪兒?就要來自于供應鏈的生產企業,就要有好的設備,好的管理裝備,把效率提上去,做預制菜沒有好的食材,再怎么說是安全和好吃的也不大可能。所以食材一定是好食材,要把成本降下來,把利潤讓給客戶。
在這個時代里面,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包括工藝創新、設備創新,還有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最終讓預制菜實現中餐的標準化,讓預制菜餐飲零售化、零售和餐飲化,讓預制菜真正地走入到千家萬戶,讓預制菜在C端和B端都能得到很好的應用。
預制菜這個產業有哪些競爭優勢?我們可以思考這幾個問題,第一就是技術進步的紅利,因為現在食品工業非常成熟了。比如說現在常用的真空冷卻技術,在預制菜的生產中是功不可沒的,一般的企業生產預制菜,菜做熟后要冷卻,方法有很多,二十二城用的是真空冷卻,產品加熱到90度以上,可以在20-30分鐘以內降到7度以下。冷藏的產品溫度要在7度以下才可以包裝,超過7度就不符合國家規定。如果沒有達到標準,盡管當時消費者看不到,但是吃這份菜的時候是會可以體會到的。真空冷卻后期對微生物和品質都有很大的保障,冷卻快以后,組織致密,顏色好,消費者在品嘗預制菜的時候,一對比就很明顯。
第二,把握時機快速發展。現在說21天培養習慣,現在疫情兩年多了,在家做飯,懶人經濟,想怎么懶就怎么懶,預制菜也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你想到什么程度,我們就給你什么程度,預制菜分了很多類,這些類別也是在產品研發過程當中,根據消費場景對預制菜進行了分類。
第三,政府的扶持政策。政府是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甚至縣與縣之間,區與區之間都相互交流,大家都說又要產業支持,給金融政策等等,就是政府搭臺讓企業唱戲,總的來說預制菜是時候要發展了,但是預制菜要想產業有競爭優勢,其實還是要通過供應鏈,讓供應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做差異化的產品,才能讓這個產業有競爭優勢。
3
二十二城供應鏈如何助力預制菜?
接下來介紹二十二城,二十二城供應鏈是一家做一站式供應和一體化服務的,為餐飲客戶提供全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包括集采、生產加工、倉配、信息化服務和金融服務。
打造技術壁壘,就是看在預制菜生產過程當中,用什么樣的設備和方法來做的。比如說所有的產品在做之前,最重要的是第一道原料,首先二十二城做的是訂單農業,農業初級農產品的品質控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弱一些,不像肉類產品或者免漿魚片都很成型,這些初級農產品只能做到訂單農業,從基地對土壤,包括pH酸堿度、光照時間、全程跟蹤,食材離開土壤之后,物流都是二十二城自主把控,收到立刻就進入到冷藏車里,讓它盡快地時間消除田間熱,讓蔬菜的溫度降下來。
二十二城擁有定制化的研發體系,有強大的廚師團隊做技術支持,例如粵菜、川菜、魯菜的大師,可以按照菜系、菜品,把傳統的菜肴轉化成工業的預制菜產品。同時還有100+的研發人員,主要是為標準化護航,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廚師的風味怎么定型。如果我們的客戶有產品需求,需要定制,首先就是固化樣品,即色香味型,包括口感和品質。
二十二城有一套對產品、樣品定型的辦法。客戶指定的產品,可以通過技術把這個產品做出來。第三,概念性的產品也可以為客戶實現,二十二城有4000家的產品庫,可以在里面選產品。
模擬后廚,這個也很簡單,客戶提出需求,二十二城根據客戶在哪兒賣?在哪兒用?怎么用,誰來用?幫助解決在終端用的時候,無論是在廚房用還是家庭用,讓它用得更簡單,用起來更方便,真是便利到極致。我們經常說把產品做好,把產品武裝到牙齒,讓它變得更方便,更便捷。
大數據用研,其實說到預制菜,大家最敏感的,跟別的產品的區別就是還原度,二十二城有一個還原度項目的檢測,對還原度有專門的人和專門檢測的化驗室,有專門的品藏間進行還原度的檢測,檢測的方法也一樣,比如說客戶來到工廠定這個產品,樣品鎖定之后,就可以留下來了,當樣品變成產品的時候,還有一個中試,就變成了中試產品,客戶覺得OK才可以轉成大批的產品,這個過程當中,所有的產品都進入了比對,最后這些產品都要全程盲測出來,這是定制的研發。
這是二十二城一個柔性生產多方案、多元化的產品方案,可以多渠道。現在服務的板塊第一個就是正餐,第二是快餐,第三是團餐,最后就是零售。在這個板塊里面,二十二城產品類型都比較多,就像大家比較喜歡即烹型的預制菜,這樣做菜感覺有成就感,還可以做出大廚風味的菜肴,現在即烹的預制菜實際上就是復合調味料、調味好的菜,這三個產品組合在一起。二十二城也會做C端的名廚名菜,在不同的板塊進行發力。
大家一直都在擔心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確實不容小視,食品安全確實是需要有專業的人員和設備以及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現場的食品安全當中,除了六個板塊的檢測,二十二城有原料所有的編碼,按照標準進行驗貨。除了食材,現在很多地方都忽視了包裝、水和冰,這在二十二城的配方當中占比很大,所以水和冰的衛生指標控制一定要監測,特別是冰片,實際過程當中很多企業也出現過問題。
再就是過程檢驗,過程檢驗就是從原料進到車間以后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檢測。最關鍵的就是食品接觸面,食品接觸面分直接接觸面和間接接觸面,直接接觸面刷刷鍋,洗洗菜板,這都是直接的,間接的大家都忽視了,比如說把桶放在地上,下水道的衛生,除了洗消以外,很多企業都沒有監測它,其實做了是完成了部分,做對了才是全部完成,所以做沒做對也要檢測。這個在食品安全管控當中,這個印證很重要。
最后就是產品的出廠檢驗,剛才也說到了,因為二十二城產品執行的都是國標、行標和企業標準,在這個標準之外,二十二城也增加了預制菜產品還原度、保質期的測試,產品在批量出廠之前,研發就做了保質期實驗,把實驗按照預期設定的產品條件,讓檢測中心進行檢測,保質期時間完全合格以后才可以投入批量生產。
這是二十二城的全程可溯,說到食品安全,可溯非常重要。二十二城現在是兩個系統,用SaaS系統進行溯源管理,從產品流,從原材料的信息維護一直到這個產品到消費者的使用,所有的信息都要進行信息流進行錄入,生產企業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是負責的,產品的生命周期分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產品還沒有出廠,還可以管控,但是產品一旦出廠了到了客戶那一段,企業還要做好服務,二十二城不光賣產品,它是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產品在出廠之前是可以管控,但是出廠之后,如果不教給客戶怎么保管,怎么使用,產品最終到消費者還不是消費者想要的,前面做得再好,后面沒有按照標準SOP去做,依然不能讓消費者滿意,所以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要想把預制菜做好,要高質量發展,確實要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說到生產企業,生產肯定是重中之重,所以食品安全也好,提高效率也好,創新也好,沒有先進的生產裝備,就只能是停在口頭上。二十二城有凈化車間,能夠對車間微生物進行控制,食品安全不是到最后安不安,還要看過程安不安全。如果生產過程不控制微生物,一旦條件成熟了,微生物會倍數增長,所以每一個環節都去控制,包括人機料法環,二十二城現在也是把低溫慢煮和真空冷卻技術應用到預制菜當中。
從整個工廠來看,可以做幾大類型,冷藏調理工藝的肉,調理工藝的產品,固態熟制品,冷調調味品、半固態熟制品和一些面點。
這個是二十二城標準化的管理體系,這些標準是在每一個環節都形成了標準化的管理,都有標準的SOP,這些標準就是研發人員來出,讓二十二城的食安人員、品質管理人員等等都執行和監管,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游戲規則,這個規則就是研發部門制定。只有標準化,產品才有競爭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品牌想植入到消費者的內心,讓消費者記住這個品牌,他靠什么?服務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產品好吃,好吃體現在哪兒?我在這家店吃得好吃,在另外一家店一樣好吃。產品標準化就是我們預制菜的競爭力,產品的標準對于預制菜的發展是有絕對性的競爭力。
現在信息化已經進入了供應鏈管理的全過程,因為信息化可以提高效率,可視化更強,讓客戶和我們生產加工的環節更有黏性,讓客戶更放心,二十二城用數據驅動整個供應鏈的管理。
首先是從客戶下單,就是OMS開始,客戶下單就進入了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比如說OMS的訂單管理和PMS采購系統、MIP生產計劃系統,所有的部門和板塊都由系統進行連接,客戶可以在這個環節上既省時,又簡潔高效。最關鍵的就是物流,供應鏈企業就是在整個物流行業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普遍現象就是冷鏈產品的物流和運輸,作為供應鏈企業來說,二十二城有自有物流,目前市場來看冷鏈是對產品品質影響非常大,就影響消費者的心情,影響你的復購率,影響對預制菜的信心,影響做品牌。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我們就用系統化,生產系統是MES系統、倉儲系統是WMS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我們智能終端就是營銷系統,這就是整個工廠的板塊,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些就是我們生產現場實際操作的,能用設備的就不要不用人,人工費是一方面,要保證食品安全,必須靠高端的生產設備,靠人解決食安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和距離,靠裝備保證食品安全,提高效率,完成標準化,給餐飲企業賦能,為我們的預制菜產業打造技術壁壘。歡迎大家到二十二城供應鏈蒞臨指導,希望我們能成為您最有價值的商業伙伴,謝謝!
以上是二十二城供應鏈副總裁靖迎春帶來的精彩演講,在此,誠摯地感謝中國商業聯合會的指導,以及各主辦、協辦單位、協會、合作媒體對本次大會暨展會的大力支持與肯定,我們將繼續砥礪前行,以匠心精神為您呈現更具價值、優質的內容,期待和您更好的相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