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莊河與盒馬共建盒馬市,海產品不斷出海入“盒”
近日,大連莊河市的海上盒馬村,正在突破行業慣例:全面升級海水凈化系統,建立全新的生蠔及貝類產品養殖標準。
10月28日,大連莊河與盒馬集團建立深度合作,雙方共建數字農業示范城市——盒馬市。未來將有多種優質農產品,進入全國盒區房。
截至目前,被稱為“中國貝類產業之都”的莊河,已有近30款海產品進入出海入“盒”,在主打貝類鮮品的盒馬火鍋中,消費者抬起筷子,就能一嘗天下鮮。
國內首個低碳綠色農業基地
今年6月19日,全國首家海上盒馬村在莊河市立牌。莊河海產品走向全國27座城市、300多家門店,日銷生蠔4萬斤、約15萬只。
此舉,也初步緩解了4月起、因全國多地疫情反復帶來的海產品滯銷危機。
訂單農業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銷路。近日,海上盒馬村將產地、供應鏈、銷售端全面升級,開啟海產品精品化的戰略轉型——開展多層海水凈化,貝類產品能在暫養池做吐沙處理。下一步計劃,是做出符合國際品質的可生食生蠔。
沒有優質海域,精品化無從談起。截至10月28日,海上盒馬村已獲得五項認證: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農產品地理標志、零碳認證、國內首個低碳綠色農業基地認證、有機認證。
阿里云能耗寶團隊利用數字化技術,從生產到消費,全鏈路主動減碳,推動碳中和。
海水凈化需要過五關
“深海養殖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在后期,將貝類產品轉移到更純凈的海水中,才能實現精品化。”海上盒馬村負責人、大連玉洋集團董事長于志洋說。
于志洋介紹,為此,研究基地建設了4層階梯式海水凈化系統——每一層鋪設細沙過濾,細沙顆粒度越來越小,過濾越精細。然后引入海水凈化殺菌系統,通過紫外線、臭氧殺菌。
“我們做了一個類比,海水凈化要經過9道關,生蠔養殖的凈化用水可以達到飲用水標準。”
生長環境好,還得吃的好。大連海洋大學科研團隊,引進兩部管道式微藻光生物反應器——生蠔的餌料就生活在這里,營養更豐富、產量更高,污染更少。
于志洋說,整個操作流程目前已經突破行業慣例。
生蠔后期生活在200個暫養池中,相當于從大海住進了公寓,每天可循環凈化海水200噸,日凈化生蠔6萬斤。
從滄海到良田 更多好農貨踏上高速路
在我國很多地區,生蠔原本是雌雄同體,每到這個繁殖季,生蠔產卵,導致體瘦肉少。海上盒馬村的生蠔,早前就培育成3倍體,這種生蠔不具備繁殖功能,“因為失去了愛情,所以只能一直長肉。”
截至目前,大連莊河的貝類鮮品,已有近20多款登陸盒馬。39°系列,是這些海產品共同的名字,莊河海產品的品牌化建設也由此開啟。
10月28日,大連莊河與盒馬的合作進一步加深,雙方將共同建設數字農業示范城市:盒馬市——開展農副產品的全域合作,將更多地市農產品品牌揚名。據了解,這是全國第二個盒馬市。
從滄海到良田,將會有更多莊河特產將全面登上數字化新零售的“高速公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