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A秘書長彭建真:堅定信心 韌性增長
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作者/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 彭建真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5%,受此影響,今年1-10月份,社消品零售總額的增速也進一步放緩到0.6%。疫情反復近三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所顯現的增長乏力,也直接反應了消費者消費信心的現狀。
客觀的說,對于疫情的下一步走向,目前尚無法預測。因此疫情對經濟發展的潛在影響,以及對消費信心的影響將持續多長時間,同樣有待觀察。在疫情和消費信心低迷的雙重沖擊下,零售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種情況下,零售企業下一步如何應對?行業下一步的發展重點是什么?這是業內人士無法回避的話題。
降低成本,收縮戰線,關閉不盈利門店,維持未來幾年足夠的現金流,是不少企業下意識且理性的選擇;但與此同時,也有相當一批企業,在當前存量市場特征明顯的環境下,正在挖掘并夯實企業未來一段時間韌性增長的基石,其中,不少企業的做法也值得借鑒。
我們看到,有一些企業在政策環境劇變,主業受到嚴重沖擊的情況,沒有選擇等待和抱怨,而是迅速找到第二發展曲線,幫助企業擺脫困境,顯得韌性十足。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組織能力和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的企業把重點放在了打造企業的商品力,優化供應鏈。通過對商品力的打造,為自己的目標顧客帶來驚喜,引領顧客全新的生活方式,企業也獲得了長久的競爭力;通過供應鏈的優化,企業和供應商伙伴一起為顧客創造更大的價值。
還有的企業,在全行業到店客流普遍下降的情況下,圍繞現有的會員和目標消費者,在原有渠道和商品的基礎上,努力為會員和目標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觸點和購物渠道。這些渠道,無論是線上的到家服務,還是一個個基于門店的會員微信群,都在持續不斷的挖掘符合其需求的新商品和新服務,為自己的會員延伸商品和服務范疇。在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同時,也通過挖掘并滿足目標顧客的更多需求,提升了企業的整體銷售。
有的企業開始在全員開展精益管理,日復一日的優化企業的內部流程,日復一日的提升企業的運轉效率,讓這種持續優化,成為企業的文化基因,幫助企業穿越周期,持續發展。
我們相信,企業在這段時間的種種嘗試,就是在挖掘支撐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而這些支撐企業發展的基石,在市場和投資環境友好的時候,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快速發展和更大的市場價值;在市場環境惡劣的時候,這些能力,可以支撐企業的韌性增長!
在堅定信心的同時,也要清醒的看到行業面臨的全新挑戰。
第一是連鎖企業如何保持效率的優勢。
相對于單一門店,連鎖企業作為現代渠道,通過集中采購,統一管理,以更高的效率獲得了比傳統商業渠道更好的發展空間。因此,從90年代后期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連鎖零售頭部的企業集中度在逐年提高。但是,最近幾年,中國連鎖百強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顯然,這和電商平臺的迅速崛起有很大的關系,我們要思考,這種結果的出現,是不是因為在某些方面,電商平臺的效率更高?如果是,如何重新找到連鎖企業的優勢點并強化,對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二是在渠道碎片化的今天,零售商如何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今天的消費者,作為家庭日常所需的買手,在移動互聯網終端和全覆蓋的快遞網絡加持下,有足夠多的渠道(無論是線下門店,線上平臺,直播平臺,小區團購,群接龍),高效便捷的在全國各地采購到自己家庭需要的商品。一句話,今天的消費者自己有足夠便捷的工具和渠道,滿足自己的需求。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作為專業組貨機構的綜合零售商,在為消費提供商品組合方面,無疑比消費者自己更具優勢。但是在今天,在無法比消費者更了解自己個性化需求的情況下,零售商如何像過去那樣,做到比消費者自己這個家庭買手效率更高?如果面對現實,我們承認單個零售商無法在大規模商品組合上為消費者提供最有效率的個性化選擇,退而求其次,自己的零售企業在哪些方面可以?這個問題的解決,意味著我們不能僅僅像過去那樣盯住同行和競爭對手。
以上這些全新的挑戰和問題(相信還有其他很多問題),都值得零售商去思考并不斷去探尋自己的答案,答案的獲得過程就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就是自己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當然,從大的趨勢來看,拋開疫情的特殊階段,只要中國的經濟增長,中國零售大盤毫無疑問一定會增長。因此,排除干擾因素,零售企業最主要的,是不斷強化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有能力躋身于增長的零售板塊之中。
在中國經濟大概率還會維持長時間增長的前提下,我們相信:有定力,有長遠眼光又不斷強化自己能力的企業,一定可以實現韌性發展!
2022年11月28日,中國零售領袖峰會將在蘇州召開,協會期待和各位零售領軍企業負責人一起,直面挑戰,共同交流和探討如何堅定信心,韌性增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