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賣138,喜茶首家手作店倒閉不意外
來源/Vista氫商業
撰文/嘴嘴
在新茶飲市場的激烈廝殺中,每一家品牌的生存都用盡了力氣。這一次,被稱為”中國新茶飲高端市場引領者“、首個將芝士創新應用于茶飲,并一舉將一瓶茶飲帶到30元以上時代的喜茶,也不得不再一次宣告失敗。
據上游新聞,11月29日,喜茶位于深圳南頭古城的全球首家手造店正式閉店,目前正在拆除門店裝修。這家店于2021年9月開業,至今僅一年多,是喜茶布局的唯一一家手造店。
小紅書@蕭關響馬
“開業的時候等飲品要好幾個小時,后來都很少人去了”“租了一整棟,卻沒幾個室內座位”……打開小紅書,可以看到網友們除了對閉店感到惋惜,更多是在吐槽,“味道也沒好到哪里去,可是價格翻了好幾倍”。
所以,喜茶的這家手造店是啥?咋火的?又咋失敗的?喜茶還有哪些失敗的嘗試?
喜茶手造店:坐不穩高端,接不住地氣
“手造”即產品的制作過程包含了很多的手工流程。而喜茶對“手造”的具體解釋,大體也可以從手造店售賣的飲品名稱中看到,如“手搗”、“慢磨”、“慢榨”、“手打”、“慢炒”等。
這樣的標簽與喜茶營銷一脈相承,此前,喜茶將自己定位為 " 中國新茶飲高端市場的引領者 ",而現在,這家手造店足以算得上是喜茶下調價格前的“高端線”產品。
高端體現在店面設計上。
據了解,喜茶曾在三層店面中對產品進行了分“層”呈現:一層是“手炒冰”區域,主要作為對外窗口,展示手工備料的過程,并提供手炒冰系列產品;二層是“手造茶”空間,設有點單區、取餐區,并提供手造茶系列產品;三層則是“手沖茗茶”空間,展現不同種類的茶不同的沖煮方式。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頂層花園,含有休憩區。
小紅書@Ddd.
更在價格上。
據喜茶官方微信號的介紹,店內產品曾有50余款,靈感來源于喜茶的人氣產品,且僅在該店內出售。這些產品的定價也遠超于喜茶一般產品的價格,根據網友發布的價格表顯示,喜茶“手造店”產品價格大部分在30元以上。其中,茶飲價格分為不同檔次,有30元左右的慢炒黑糖波波、手炒泰奶椰椰冰等,也有50-70元左右的慢磨山竹仙露、實在整顆生椰等,而最貴的,則是大顆貓山王榴蓮,一杯售價高達138元。
不過,經濟觀察網指出,該門店價格后來有所下降,產品線以25-30元的價格為主流。
小紅書@顧奈
或許也是在排隊上。
這家門店剛剛開業時,同樣繼承了喜茶的排隊傳統,“1小時起步,2小時合理,3小時也不是沒有”,當時,很多消費者為了一嘗何為手造,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由于手造產品外賣不好送達,只能在門店里喝到,所以除了排隊代買外,甚至還衍生出了雇人排隊、饑餓營銷的文化。
從當時喜茶向外發布的信息來看,喜茶希望通過這家門店,讓消費者回歸于手工制作的世界,并通過與當地互為交映的建筑傳達對人文價值的探索。
但實際上,無論是手工制作還是探索人文價值,說到底還是讓消費者多掏錢。當然,喜茶的“貴”,也是一脈相承的。根據沙利文報告數據,2020 年,國內新茶飲市場的參與者中,喜茶的杯均單價最高,為 25-30 元,其次是奈雪的茶和茶顏悅色。
難怪不少消費者直接指出,30塊錢能買喜茶一杯飲品,更能買6斤大米。
“高端”的喜茶也架不住消費者“用腳投票”
餐飲大數據研究與測評機構NCBD發布的《2020-2021 中式新茶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在單杯奶茶可接受的價格區間中,10-15 元對應的消費者群體最廣,占比為 57%,其次是 15-20 元,占比為 27%。
換句話說,10-20 元價格區間的產品聚集了最廣泛的消費群體。所以,就算喜茶再“高端”,也架不住消費者“用腳投票”。
微博@喜茶
因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導致喜茶手造店閉店的主要原因還是,太貴了。如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解釋,當下,整個零售消費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喜茶高端茶飲的消費需求也在緊縮,且資本端對其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除此之外,也有消費者指出了該店閉店的可能原因:
設計不人性,“租了一整棟,卻沒幾個室內座位”“這家店設計感覺有點問題,每層都太小,空調也不一般,一直要爬樓梯”;交通不便利,“南頭古鎮開車不方便、坐地鐵也不方便,進去之后也不方便”。以及,紅星新聞指出,有傳聞是店鋪租約到期。
圖源網絡
而在喜茶關閉這家慢茶飲門店的同時,有一個同行卻做得不錯。
據了解,類似的還有奈雪的茶旗下的“奈雪夢工廠”。也是在2019年,同樣是深圳,奈雪的茶全球最大門店“奈雪夢工廠”在深圳海岸城亮相,曾創下三天超100萬銷售紀錄的現象級門店后,后升級為“奈雪生活”。
喜茶還干了什么倒閉的事情?
除了試水中高端市場不成功,喜茶近幾年的失敗動作真不少。卷又卷不動,沉又沉不下去,就被牢牢貼上高端標簽的喜茶懸在半空。
探索下沉市場,推出低價品牌——喜小茶,然后全線被砍。
2020年4月,風頭正勁的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第一次嘗試探索下沉。喜小茶價格區間定在8-16元,與喜茶相比更加親民;門店選址集中在一流商圈的三流位置,面積只有15~30平方米;產品SKU砍半,制作也更簡單,相當于喜茶的“slim版”。
通過下沉,喜茶想給資本市場講述一個更豐滿的新故事。但現實很骨感,沉下去的是口號和門店,沉不下去的是定位和價格。今年11月3日,喜茶宣布喜小茶停止運營,并在公告中對這一舉動作出解釋:“隨著喜茶價格調整,喜小茶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
網友對喜小茶的評價,小紅書@積極備戰小升初
在微博上搜索“喜小茶”,多數網友給出的評價是“沒有想象中好喝”,“還不如去喝一點點”。在美團點評上,喜茶的評分在4.5以上,喜小茶的評分多為3.5左右。據2021年5月發布的《喜小茶一周年小報告》,喜小茶一年只開了22家門店,直到生命的終點都沒能走出珠三角。
類似手造店的還有Lab店,不斷出現,然后消失。
除了手造店,近年來,喜茶在門店方面進行了諸多嘗試,比如喜茶黑金店、PINK店、Lab店、喜茶熱麥門店等。對于Lab店,喜茶的解釋是Lab即“實驗”,意在打破經驗,提供更具創新性和富有創意的產品、場景、玩法。其與黑金門店一樣,均是高能級門店,選址一般在高端商圈。
但是,喜茶近期對Lab門店也有所調整。6月,長沙惠農大廈Lab店關閉,7月,西安鐘樓商圈Lab店關閉,11月,廈門萬象城Lab店關閉。
而在廈門被關的,不止Lab店,還有福建首家喜茶門店。
11月7日,曾被稱為“廈門第八大排隊奇跡”的廈門首家喜茶門店,從大排長隊,到門可羅雀,再到撤店,僅僅用了4年。據了解,該門店剛開始營業時,即使是臺風天氣,也無法阻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圖源公眾號小魚網
而今年以來,喜茶在福州、長沙多地陸續關店,今年5月福州東區連關兩店,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喜茶宣告結業,而在此之前,去年開業于宜家薈聚的喜茶也宣告閉店。6月關閉今年長沙第3家門店——大悅城店,該店開業不足一年。
喜茶門店的減少是有目共睹的。據喜茶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1年,喜茶新增門店數量分別為227家、320家和202家,增速從139%下滑至26%。
而在喜茶門店擴張速度明顯放緩的背后,是這個“引領者”日漸疲軟的銷售額。數據顯示,2022年前10個月,喜茶的銷售額只有39.12億元,若以此作為參考來估算,2022年全年,喜茶的銷售額或在46.94億元左右,相較于2021年的53.52億元會有明顯的下滑。
在喜茶連連失敗的背后,是整個新茶飲市場的下滑。根據《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預計,未來2-3年,新茶飲整體增長速度預計放緩10%-15%。
面對疲軟的市場,新茶飲品牌只好越做越卷,今天你出奶蓋,明天全部都有奶蓋,再加上外部咖啡、奶茶市場虎視眈眈,所以即使是創辦十年,一直堅持做自盟的喜茶也在11月首次松口開放加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