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頭條:津梁生活將關閉所有門店 亞馬遜將裁員2萬人
在過去的24小時內,山姆發布“山姆:不止美食”計劃;12月62個商業項目計劃開業;津梁生活將關閉所有門店,聚焦線上業務;亞馬遜裁員將達2萬人;12月國內零售業景氣指數環比下降1.1%……
近日,山姆會員商店發布“山姆:不止美食”計劃,對百貨類商品做出全面迭代,帶來更為一目了然的“驚喜感”和“顛覆性價格優勢”,讓會員在衣食起居中全面、輕松地享受山姆帶來的生活方式的靈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牌服飾、家具、戶外裝備等品類,山姆還在線上引入更多SKU,在保證高效運轉的同時,為會員提供更多高品質選擇。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12月全國將新開商業項目共62個,其中已開業2個,試營業3個,新增商業建筑面積715.07萬㎡,平均單體建筑面積約11萬㎡。從區域來看,華東成為當之無愧的領跑王,共將開業40個商業項目,西南以8家開業項目的“成績”緊隨其后,華南將開業6家商業項目,位列第三。而東北區域并無新項目開業。
近日,穩健醫療旗下健康美麗生活平臺PureH2B津梁生活宣布將于2022年12月31日前關閉線下所有門店,聚焦線上業務。2019年津梁生活在武漢國際廣場和天地壹方城先后開出2家線下實體門店后,還于當年11月落戶深圳福田高端黃金商圈One Avenue卓悅中心,揭幕了上千平米的大店。此后,該連鎖復制到北京、杭州、重慶、成都、上海等地開設出11家店鋪,基本選擇的都是當地的高端核心商圈。
日前,據IDG旗下Computerworld報道稱,亞馬遜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在各個部門裁員2萬名員工,包括配送中心員工、技術人員和企業高管均可能被裁,這一人數為此前報道的兩倍。報道引述匿名消息來源指出,亞馬遜員工的等級從1級到7級,各級員工都可能受到影響。最近幾天,亞馬遜要求管理人員找出員工績效問題,若最終裁員為2萬人,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6%。亞馬遜官方尚未對此發聲。
12月6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12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CRPI)。12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CRPI)為48.7%,較上月小幅下降1.1個百分點。從行業分類看,商品經營類指數為48.2%,較上月小幅下降1.1個百分點;租賃經營類指數為51.4%,較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電商經營類指數為48.1%,較上月小幅下降2.1個百分點。
12月5日消息,杭州市余杭區擬對區級應急保供企業——杭州昌海實業有限公司新增貸款利息和杭州金地廣場等10家大型商業綜合體租金進行補助,資金合計647.5萬元。10家大型商業綜合體包括杭州金地廣場、永旺夢樂城、親橙里購物中心、華元西溪歡樂城、北城上億廣場、西田城購物中心、西溪樂天城、江南時代購物中心、美瑭廣場、杭州余杭萬達廣場。其中,獲得補貼最高的商場為西田城購物中心,補貼金額為179萬元。
據鳳凰網科技報道,12月5日晚間,國美創始人黃光裕遭國美員工討薪,近百名員工圍堵在鵬潤大廈36層的辦公室。遭受圍堵后,國美創始人黃光裕于晚上8點現身談判現場,他在談判中出言侮辱討薪員工,表示“員工不要臉”,導致多名員工與黃光裕保安發生肢體沖突,隨后警察進行了調解。截至目前,國美官方尚未對此事進行回應。
12月5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公告顯示,廣東朝太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于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不抵債,宣布破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1家化妝品企業進入到破產程序,一批化妝品企業未能撐過這個冬天。另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在近一年里成立的化妝品相關企業中,有21.14萬家企業的登記狀態顯示為“注銷,吊銷”。換句話說,在即將結束的2022年里,至少有超過21萬家化妝品企業“倒閉”或“消失”。
12月4日,上海上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該公司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摩根大通、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上美集團有望成為“港股國貨美妝第一股”。資料顯示,上美集團成立于2002年,旗下擁有韓束、一葉子、紅色小象三個主要品牌。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上美集團營收分別為28.74億元、33.82億元和36.19億元、12.62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14億元、2.65億元、3.91億元、0.84億元。
呷哺新品牌趁燒上海首店月均營收破250萬
近日,呷哺呷哺發布了新品牌“趁燒”的業績。數據顯示,趁燒上海首店月均營收超250萬元,最高翻臺率破6次/天,單店全年營收預計破3000萬元,年坪效預破9萬元。呷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業績已遠超同行,未來有望發展為集團“第三條增長曲線”。“趁燒”定位于高端餐飲市場,整體單價250元/人,目標消費群體為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品牌預計未來3年開店超百家。
近日,燕窩行業的“老大哥”燕之屋重啟了IPO計劃。12月1日,證監局披露的信息顯示,燕之屋的審核狀態為“輔導備案”。事實上,燕之屋原計劃今年9月22日IPO上會,然而卻在上會的前一天,突然主動撤回申報材料。2019-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44億元、12.94億元和14.9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9億元、1.2億元、1.6億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