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外賣“惡意差評”712次,一顧客被判8個月!
來源/職業餐飲網
作者/劉妍
“點外賣屢次惡意差評獲利萬元,判刑八個月!”
這是餐飲行業首個“因惡意差評獲刑”的案例。
男子張某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要求美團平臺多倍賠償712次,惡意索賠金額1.7萬元。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
此次案例對于餐飲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外賣平臺不是“法外之地”,未來惡意差評的處罰或許會越來越重!
01
點外賣要求多倍賠償712次,索賠1.7萬元!
一顧客被判刑八個月
近日,河南省項城市法院披露了一起,惡意差評獲刑的案件。
2020年8月到2022年5月間,張某一心鉆營外賣平臺“損賠付”規則漏洞,在美團訂餐以食品安全、產品質量、體驗不好等問題向美團投訴,要求商家退款。
期間,張某要求美團平臺多倍賠償712次,惡意索賠金額1.7萬元,商家退還金額4600元。
違法行為被查獲后,張某被檢察機關以詐騙罪提起公訴。
河南省項城市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美團平臺賠償數額較大, 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
根據其犯罪事實、性質、情節等 ,依照《刑法》第266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之規定,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退還被害人。
02
惡意給差評,外賣變“牢飯”!
以后惡意差評或將構成犯罪!
隨著人們點外賣越來越多,外賣市場擴大的同時,也存在著一系列讓餐企頭疼的問題,其中“惡意差評”就是餐飲老板們最大的“瘟神”,有很多小店甚至因惡意差評關門。
如今,惡意差評者不僅罰了錢,還付出了“坐牢”的代價,可見國家對于惡意差評這塊的打擊是越來越嚴格了!
1、“判得好”!餐飲人對判決紛紛拍手稱快!
餐廳給顧客提供服務,顧客付錢吃飯享受,這個本是公平的交易。但是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壓力下的餐飲人已然成為了“弱勢群體”。
以往遇到“惡意差評”,許多商家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加上平臺又和稀泥,往往讓吃白食的人屢屢得逞。
此次惡意差評者被判刑的消息一出來,許多餐飲人是拍手稱快!
“一般只要顧客不滿意,我們會趕緊給人家退錢,差評都被薅羊毛的用濫了。這些人就該狠抓嚴打,白吃還想要錢,人品無下限,社會風氣都敗壞了。”
甚至還有一些餐飲人認為,八個月壓根抵不了餐廳所受到的傷害:
“惡意詐騙1.7萬元,但給商家和平臺造成的損失遠不止這些。法院在判決時有沒有考慮到近2年的時間給商家造成的損失?!8個月是抵不了的!”
“才八個月,太少了!不在數額,在于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和心理損害,承擔的平臺申訴時間成本。八年都少了!”
但如論如何,惡意差評者吃了牢飯,也算是給我們餐飲人出了一口惡氣,以后遇到此類事情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2、“賠錢+坐牢”!以后惡意差評成本會越來越高
一直以來,餐飲人都深受“惡意差評”困擾,而餐飲是靠口碑活著的行業,一旦碰到惡意差評輕則店里生意被影響,重則餐廳直接倒閉。
有些無良顧客點個外賣,快吃完了,放根頭發,或一小片塑料袋,跟平臺客服或商家申請退款,餐飲老板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而外賣平臺的單項評分制,更是助漲了很多想薅羊毛的“無良顧客”的氣焰。
因為平臺只設置了單項顧客端評論,餐飲商家無法雙項評分,餐廳就總是被“惡意”碰瓷,又不能將這種不良顧客拉入黑名單,或是及時制止這種惡劣行為,只能任由他們發揮、勒索。
甚至有一些餐飲老板被逼無奈,只好徹底關閉外賣,一心做堂食:
“我美團餓了么單量很低,我也懶得維護了,本來競爭大,利潤就低,客人用了紅包后,基本就零利潤,再來個差評,漏餐……好家伙,這一單倒虧!所以,我還是全力搞好堂食,線上隨緣吧!”
現在惡意差評者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付出了“賠錢+坐牢”的代價,也在告訴人們,外賣平臺不是法外之地,通過點外賣故意給差評的方式,獲得非法收入,如果金額較大,也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職業餐飲網總結:
“天下餐飲人苦惡意差評久矣”!
對于餐飲老板來說,每天已經被競爭激烈、利潤低、生意不好做弄得“焦頭爛額”。“惡意差評”碰瓷,更是讓餐飲老板難上加難。
畢竟幾條差評,就有可能毀掉辛辛苦苦幾年開起來的店。
如今首個“因惡意差評獲刑”案例誕生,相信未來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將越來越無機可乘!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