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電商十大事件:無人狂歡,有人心碎
出品/聯商網
撰文/拾一
變幻莫測的2022即將畫上句號。過去一年間,疫情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在“不確定”中,電商行業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
曾經的“風口”偃旗息鼓,但也有新的機遇不期而至;有的企業絕處逢生,也有過往豪強日暮途窮;有巨頭掌門退居幕后,也有新生力量接棒前行……
2023新年伊始,《聯商網》盤點過去一年電商行業值得銘記的十大事件,共同見證行業變遷。
01
雙11首次未公布總戰報
雙11一直被視為電商行業的“晴雨表”。但2022年雙11,天貓、京東“默契”地都沒有對外披露總交易額,而這也是14年來,“貓狗”首次不對外公布總戰報。
而對數據呈現的弱化,也成為了一個信號,如今的雙11,已經十分平淡。歷經14年,從興起到高潮,再到常態化,雙11已經早完成了一個輪回。
這在平臺的雙11玩法上也有所體現。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2022年的雙11都呈現出促銷常態化,玩法優化,競爭分化的特點。與往年相比,電商平臺正在努力回歸理性,更加關注商家的健康度和可持續成長,重視消費者體驗。
02
勒緊腰帶,降本提效
面對線上流量見頂、用戶增長放緩的現實困境,以及消費持續承壓的背景,曾經追求燒錢擴張的電商巨頭們也在做出相應改變。
降本增效成了電商企業的主旋律,在財報中可以看到,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巨頭們紛紛在營銷投入上勒緊褲腰帶,與此同時,裁員、降薪也是大廠們實現“降本”的一種方式。以阿里為例,最新財報數據,截至2022年9月30日,阿里巴巴2022年共減少了超1.5萬名員工。而京東同樣在2022年年末,提出對高管進行末位淘汰,并首次提出對高管進行全面降薪。
此外,面對不確定的環境,阿里、京東不再追求燒錢擴張,而是以一種更為謹慎的態度對待新業務的開展,甚至會選擇收縮做減法,裁撤掉一些業務持續虧損的地區。
03
打破壁壘,各電商平臺互通
一直以來,互聯網巨頭之間互為“競爭對手”,各巨頭旗下的產品往往相互有壁。而在2021年工信部等監管部門啟動互聯網平臺“拆墻行動”以后,曾經“針尖對麥芒”的電商平臺,終于在2022年集體走向了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路線。
2022年10月,淘寶天貓在微信上線了一款“天貓超市小鐺家“小程序,賬戶頭像使用了天貓超市logo。小程序的經營主體為杭州昊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此舉被視為騰訊和阿里互聯互通的一次重大突破。
此外,2022年雙11期間,快手也宣布與淘寶聯盟、京東聯盟恢復合作,實現流量與商品的互聯互通。
04
生鮮電商戰略收縮
作為曾經最火的賽道之一,2022年,多家生鮮電商卻紛紛進行了戰略性收縮。
叮咚買菜相繼撤出了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廣東中山、珠海,天津、廈門;盒馬鄰里相繼退出北京、西安、成都、武漢等市場,主攻上海市場;興盛優選先后關停華北、東南區域,退出河南、山東、四川、重慶等四個省市的站點;京東旗下京喜拼拼則在6月份進行大面積關�!�
而最讓人唏噓不已的則是只剩最后一口氣的每日優鮮。作為“生鮮電商第一股”,2022年6月,每日優鮮因連續3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美元的合規價格,被納斯達克下發警告。若180天內,公司股價不能回升到合規范圍,將面臨退市風險。雖然最后通過縮股方案,每日優鮮暫時避免了退市風險,但其“敗退”卻已成事實。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11月,公司全職員工人數,只剩下了55人。
05
手機天貓App啟動3D購物
10月27日,手機天貓App全新升級,上線3D購物,全面開啟沉浸式購物新體驗。從2022年天貓雙11開始,3D購物將成為天貓App常態化體驗。
在新版天貓App中,用戶無需借助外接設備即可進入3D世界,體驗逛街購物、看藝術展、去戶外漫游,甚至參加一場新品發布會。在3D世界里購物,消費者還能360度查看商品細節,通過AR試穿試戴,預覽商品擺放在真實場景里的效果。
目前,消費者打開手機天貓App首頁,下滑屏幕能進入3D空間,進入“任意門”可穿越進品牌館、潮玩館、蒼蘭訣奇幻世界、森林海灘等場景。
06
即時零售鳴鑼開戰
互聯網從來不缺新故事和新風口,2022年,即時零售成為了那個“新寵兒”。
2022年雙11,線下的實體零售店紛紛加入大促,通過即時零售的方式,滿足本地消費者“又快又省錢”的需求。線上與線下、業態與場景的融合發展,正在成為新型消費的典型特征。即時零售正改變著電商購物市場格局,“外賣送萬物”漸成現實。
12月,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在餐飲外賣特別是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帶動下,即時配送實現高速發展。據有關行業協會反映,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預計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30%左右,市場規模達到約2000億元。
隨著即時零售贏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即時零售平臺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起來。如今,即時零售市場京東、美團雙雄對峙的格局已經日漸明朗,但仍然存在一些變數。
07
東方甄選成直播電商新頂流
2021年7月,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國內各類教培機構跌落到谷底。為了“活下去”,曾經的教培龍頭新東方正式轉型,推出了直播帶貨新平臺“東方甄選”。
從教培轉戰直播帶貨,2022年上半年東方甄選一直不溫不火,直到6月才徹底出圈走紅,而帶火東方甄選的是董宇輝。董宇輝,一位普通的新東方英語老師,一邊在新東方在線旗下的電商直播平臺“東方甄選”直播間賣貨,一邊傳授知識給粉絲“上課”。憑借淵博學識和絕佳談吐,成為網友心中“最有文化的直播間”。
董宇輝以一己之力帶火了東方甄選,他本人也成為了直播電商領域的新晉“流量王”。
08
劉強東卸任后又重歸一線
近幾年,互聯網大廠的“一把手”似乎都相繼退居二線。
2022年4月7日,京東集團在港交所公告,京東集團總裁徐雷將接替劉強東,擔任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同時,徐雷將以執行董事的身份加入京東集團董事會。所有任命立即生效。劉強東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致力于公司的長期戰略設計,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年輕領軍人才培養和鄉村振興事業。
劉強東似乎也走上了和拼多多黃崢、字節跳動張一鳴一樣的隱退之路。但讓人意外的是,卸任CEO僅半年,劉強東又開始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和業務一線中。
11月22日,劉強東發布京東內部信稱,自2023年1月1日起,京東集團副總監以上以及相對應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級管理人員,現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與此同時,劉強東還宣布了一系列提高基層員工福利待遇的舉措。
09
命懸一線的國美
2022年,曾經的“霸主”國美日子卻不好過。自5月起,國美屢次傳出欠薪、欠款、裁員以及高管離職等消息。
11月3日,在北京鵬潤大廈國美總部的全員大會上,國美電器董事長黃秀虹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會給員工上社保,不會再發工資了。黃秀虹還補充:今后中長期,工資發放也存在不確定性。會后公司會出具一份承諾書,員工可以各自去找主管簽字。有國美內部員工表示,這是在變相逼人離職。
12月初,國美被傳言因拖欠貨款,多家供應商向法院提出對國美電器的破產清算呈請,隨后國美回應,并未收到法律文書或問詢談話。但隔天即被相關機構火速“打臉”,表示法院已收到材料,通知只是時間問題。
2021年,黃光裕正式刑滿釋后,在集團高管會上放下豪言,稱力爭用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恢復到原有的市場地位。為此,黃光裕對國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推出了主打娛樂化零售的平臺“真快樂”,以及以家裝業務為主的平臺“打扮家”,但最終兩大業務線的發展都不順利。
在拖欠薪資、持續裁員、與供應商糾紛不斷的一地雞毛中,資不抵債的國美似乎距離“被時代浪潮拍死在沙灘上”僅一步之遙。
10
李佳琦“消失” 雙11前夕歸來
如果說2022年電商圈有什么“未解之謎”,李佳琦的突然“消失”足以當選。
2022年6月3日,李佳琦直播間突然停播,當天晚上李佳琦發微博解釋由于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繼續直播。但此后的幾天時間,李佳琦微博再無更新,并且在此前的直播中,李佳琦曾預告的6月4-7日的直播專場都沒有如期進行。
6月6日,浙江消保委發通告稱,“在淘寶平臺的李佳琦直播間發現1批次商品標簽不規范問題�!彪S后,李佳琦的運營方美ONE表示,立即停售相關商品,對庫存商品進行整改,整改完畢且經過新一輪檢測后,再重新上架相關商品。
而這一整改就是整整3個月,直到雙11前夕,李佳琦直播間才再次低調開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