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鏈接賣了200萬,做直播能救活餐飲人嗎?”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撰文/余從
一個領域在最開始,沒有人不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餐飲人做直播
目前沒有一本教科書可供參考
“我們確定未來要做抖音直播板塊,但具體怎么做,目前還沒有很清晰的想法。”
三十六味醬豬蹄的林老板覺得自己“吃”到了直播電商這波紅利。北京疫情嚴重時,他的十來家店靠直播業務活了下來,“直播最好的時候,營收大概有兩三間店合起來的水平”。
堂食暫停時期,直播間賺來的錢讓林老板給員工們發全工資、交完水電房租后還有一點剩余。直播成了品牌的“小幸運”。
像林老板一樣,在2022年發力直播、探索直播業務的餐飲人有很多。這一年,餐飲品牌們在短視頻直播平臺做主播,花式上才藝,想方設法給“寶寶們謀福利”。
不少餐飲品牌在抖音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到店業務方面,一些品牌累計賣出上千份、上萬份、甚至數十萬的套餐代金券,到家業務方面,有的品牌一天接到了數百單外賣訂單。
“直播是個機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嘗到甜頭的品牌堅定了做直播的信心,想要加碼。
一場直播怎么做有路徑可循,有話術可以參考,但一萬場直播要怎么做,還是未知。餐飲品牌做直播整體的時間太短,而且平臺規則還在變化發展中,現在沒有人出個《五年直播三年模擬》,給出個做直播餐飲列出“一二三”這樣的明確答案。
餐飲品牌要怎么制定直播的長遠計劃,讓直播持續為品牌創造穩定的收益?
內參君找到3個不同體量、不同賽道、同樣在直播間取得好成績的餐飲品牌,聽聽他們的直播故事。
摸著石頭過河的三十六味醬豬蹄
品牌:三十六味醬豬蹄
品類:快餐·正餐
講述人:創始人 林俊環
“我們2018年就注冊了賬號,但之前堂食生意很好,忙不過來,就偶爾發個視頻、請個達人。當時請達人也不是為了帶貨,主要是為了宣傳產品。
說起來請達人直播也是一次偶然。
當時有個小姑娘來我們店里找素材,結果視頻火了,那一周門店的營業額大概翻了1.5倍。好多人來我們店里說,我是因為看了誰誰誰的視頻來的。甚至還有人從河北、天津交界過來,還有從黃山過來的,吃完了還要打包帶回去。
我們覺得網絡平臺真是無限地大,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于是后來又陸陸續續請了幾次達人。
優質達人來店里播,播完后一到兩周時間,門店生意會很好,但效果只有那一到兩周時間。
2022年5月份,北京暫停堂食,我們線下沒單了,剛好前一個月短視頻平臺推出本地生活外賣,我們就想,試試看直播吧,就播我們的核心產品——豬蹄、肘子。
剛開始播的幾天,流量不好,就十來個人幾十個人看,但我們有堅持播下去。
突然有一天人多了起來,2-3噸貨,沒兩天就賣完了。在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每天播幾個小時就結束了。
在北京疫情封控最艱難的日子里,直播帶來的收入頂得上2、3家門店的收入了。靠著直播,我們交好了員工工資、房租水電,還能有一點剩余。
現在,直播創造了品牌近30%的營收。封控時期直播收入增長一些,堂食減少一點,放開了直播減少一點,堂食恢復一點。
我們覺得自己是踩到直播這波紅利上了。首先,我們趕上了這個時機,有流量機遇,然后我們這個品類適合做直播,品類有機遇;加上我們比較勤快,一直播,就踩在這個機遇上。
但現在的一些大品牌會尋找專門的機構進行合作,直播效果也要優于我們,所以我們也很想學習他們的打法套路。
我們想學怎么把公域流量引到私域這邊,直播間每次大概200-300單的銷售量,但這些顧客點過一次就沒有信息了,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聯系方式,這樣很失敗……
現在,我們想嘗試做電商,把豬蹄做成成品,高溫殺菌后能存儲有3個月就可以試著做。但是據說很難做這個圈子,需要領路人,專業的人……”
講到賬號矩陣的搭建、更加專業、更具規模的打法,三十六味醬豬蹄的老板、老板娘也有點犯難,他們表示:
“我們也在猶豫要不要在這方面加大投入?”
“直播未來究竟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
“該不該請第三方團隊?”
……
帶著這些疑問,內參君和井格創始人王貽達,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
也許,更早開始做直播的井格,會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線上線下兩不耽誤的井格
品類:井格重慶火鍋
品牌:火鍋
講述人:創始人 王貽達
2020年底,井格開始做直播。一開始,井格并沒有貿然在公域直播,而是選擇在私域流量試水:
“因為我們一向很重視私域流量的積累,邀請會員加入社群,看我們的直播。前后花了3、4個月的時間籌備,在第一場開播時就給了我意想不到的驚喜。2萬人的私域流量中,在線人數達到了3000人,第1場做到了20萬的銷售額。
接著,我們在內部選拔出直播小組,一男一女做搭檔,3組人進行輪班直播。
私域直播主要是賣優惠券,用于線下門店來提高復購率。現在私域直播依舊沒有停下來,每一兩個月播一次,兩年多一點時間下來,我們社群已經累計10萬粉絲了。”
因為先前的良好基礎,井格在私域直播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戰績,但提起公域直播,井格一開始并不是很順利:
“直到2021年6、7月份,我們才開始嘗試做公域直播。公域直播分兩類,一個是井格自己的藍V賬號,一類是交由機構去做。
剛開始做公域直播,流量并不好,還記得第一場賣過了兩三個月摸索、學習、不斷調整,在播了幾十場之后,最終達到每場能有接近20萬曝光人次,這樣持續了一年多。
這一年多里,我們不僅成立了直播團隊,還搭建了自己的賬號矩陣,幾十家店的店長都有自己的賬號,要做自己的內容。在停留人數、下單人數、曝光人數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關于直播怎么做,王貽達給出了井格在公域流量池里能火起來的幾點:
1、堅持。把堅持首位的原因是,沒有哪個品牌一開始流量就特別好,在流量低的時候一場場播下去是最難的一件事。有太多的沒播幾場就放棄的餐飲人,他們可能品類合適、定位合適,就是沒有堅持下去。
2、時間段。現在井格的直播,可以從下午17:00開始,播到晚上23:00結束,越晚看得人越多。
3、打法要專業。可以借一些流量,或是在抖+上買一些流量來提高熱度。同時,在起步初期也可以花2-3個月時間和別人合作,為后面直播打好流量基礎。
“后來我們發現,這樣流量雖高,看起來十分熱鬧,但并不掙錢。因為其基礎邏輯還是一個低價策略,低價意味著的利潤點永遠不高,在扣除第三方、達人抽傭之后,本就不高的利潤更少的可憐。
于是在2022年年底,在公域直播中對原有的sku進行整合,以2-3人餐為主;以線上銷售為主、線下核銷優惠券為輔;將價格帶調整到138-168元這個區間范圍內;新增“羊排”、“牛蛙”等這些有料鍋底;同步上新小份菜……等等一系列措施,借此來拉低客單價,提升利潤空間。
現在,井格在直播賽道的下一步,就是推出更多和自身定位相關的零售化產品,試著向零售化直播業務做新的嘗試,同時也將會在視頻號上試水新平臺的直播業務。
相較于線上線下全線發展的井格,永定門在2022年的直播定位則更偏向于零售化。靠著零售話的打法,2022年11月開始做直播的永定門創造了一個鏈接賣200萬的成績。
研究共贏規則的永定門
品牌:永定門電烤串
品類:燒烤
講述人:總經理 王煜
“回顧了北京這三年的疫情,會發現在11月份往后這段時間,最容易出現疫情,屆時大家刷手機的時間會變相延長,再加上今年世界杯的需求缺口,我們在2022年10月份的時候,開始籌備做直播這件事。
我們做了充足的準備,暫停堂食、世界杯的節點,再加上2022年直播平臺新增的外賣功能,使得到家業務變得更有效率,直播能迅速解決購買決策的問題。
這一系列決策之下,我們最好的戰績達到了一個鏈接銷售額200萬。”
對于燒烤品類來講,寒冬本就難度過,但永定門借助疫情的危機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屬實讓人驚嘆,談到具體的籌備工作,王煜說道:
我們從新媒體部門、市場營銷部門調同事來,專門成立一個直播小組,加上我總共4個人。做直播是個傷筋動骨的事情,沒有很大的決心還是不要做。我把它看成我2023年重要的一塊,所以我親自帶團隊做這個事情。
“我們用兩個聯盟修了一個軌道,一個是商家聯盟,一個是達人聯盟。希望可以用這套機制體系驅動流量,讓產品這個小火車可以跑得更快更遠。
商家聯盟是指讓更多的人成為我們的聯營、服務網點,借此來縮短配送距離,提升服務效率以及性價比,解決了最后5公里產品制作配送的問題。
我們輕服務、走聯營模式,把供應鏈給聯合的POI點位服務商。
他們非常高興能和我們合作,因為我們在11月、12月進行招募的時候,服務商只需要3000塊錢貨就能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銷量好的時候一個小窗口單天能賣到1萬5,服務商會覺得這件事很有搞頭。
所以我們開春計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一個月時間把北京72個站點打下,將服務半徑做到5公里,保證產品能快速到家。當120元的客單價,配送費用在8塊左右,對于服務商來講,也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如果是深度合作,我們也在幫他們做一些賬期問題,緩解一定的壓力。
達人聯盟,負責解決流量的問題。
我們直播基本都是以自己為主,然后做一些機制給達人。現在獎勵變從一開始的提成,到了周獎勵、月度獎勵,超級單品獎勵,以及單場直播,最高的核銷再給你獎勵,gmv(商品交易總額)也給予獎勵。
我們制定了一套類似賽馬機制的規則,讓這些達人都幫我們去播,再加上我們的自播。所以這一套獎勵機制,會讓達人覺得只要跟他們家好好干,踏踏實實播這個品牌,他就會能階段看到結果,也能學到東西。
目前我們在合作達人已經有300多個,跟我們連接緊密有三四十個達人,他們經常會播我們家東西。而達人聯盟是需要運營的,包括這些達人們一些情緒原因,我們能不能互相滿足。說白了對于達人來說,第一個訴求是賺錢,第二個訴求是養號,養號是為了更好的賺錢,所以我們也會盡量去滿足達人的需求。
在這一套機制下來,我們、商戶、達人多方是共贏的狀態。”
有很多餐飲人對于做直播的擔憂還在于“不能光是看著熱鬧,還要實打實能賺錢才行”、“客單價這么低,流量不需要花錢嗎?”、“毛利率大概在多少?”……
說起線下門店和線上直播業務的成本結構,王煜表示會有很大的差異,他對自己的定位有著清晰的認知:
“我們對自己的定位是餐飲,本質上是一個服務行業,我們知道服務行業的加價率大概在60%-75%左右。如果我們把自己定義成為零售行業,零售加價率在20%-35%就可以,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降低利潤、拉高性價比,把單量、流量坐上去。
包括我在講商家聯盟的時候著重介紹了‘輕服務’這個概念,用輕服務的思維去推算,店鋪面積減小、人工成本下降等,對于整體成本結構來講十分有利。至于我們開春計劃的72商家聯盟,他們可以在原有品類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設備和部分人力投入,就可以配合線上業務,形成高效益的盈利模型。”
王煜對于一些剛開始起步做直播的中小型餐飲人,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1、別盲目投入資金、盲目找達人、盲目找服務商。如果只有一兩家門店,在成本較低的情況下,不需要請達人、請服務商,可以由內部人員先嘗試直播,達人以及服務商一定是等到店內有極致產品,具備規模的情況下,再開始行動。
2、審視自己品類中有沒有相應大單品,可以應節應景,有記憶點,口味還原度要高。
3、打磨模型,思考盈利模式,即場景以及性價比能否做到極致。
4、謀定而后動”不是所有的品都適合,比如快餐賽道就不適合做直播,并不是所有的品類都不能做出零售的產品。
提起未來怎么做,方向在哪里,是否會繼續加碼直播業務,王煜顯得十分自信:
“疫情催生出了行業的進化,我們下一步計劃把200平的烤串店變成一個小檔口,利用預制菜做可零售化的產品,把效率型出餐做到極致。再利用直播平臺紅利飛速發展,借助這波徹底跑出來……”
小結
直播這塊蛋糕看起來很誘人。
一些餐飲人爭先恐后地當成救命稻草一般,甚至沒有做好功課便像無頭蒼蠅一般扎進去這個陌生的領域。
要不然就是前期準備工作沒有做好,達人費、運營費、前期投入的心血費用沒有看到一丁點回報;要不然就是做了調研工作,前期流量不好,沒能堅持下去;還有是自身品類從一開始就不適合直播……
而這3個不同體量、不同賽道、但同樣在直播間取得好成績的餐飲品牌,他們不約而同的提到,做功課、別盲目。
最后,三位餐飲人都比較看好這波直播的紅利,希望能抓住渠道流量紅利期,利用直播平臺預計至少有6-10個月的紅利期、補貼期。當你的品類適合,單品適合,又做好了前期一系列準備工作后,便不要多想,開始擼起袖子加油干,趕上并吃掉這波紅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