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美團等“反腐”狂飆:有人入獄7年
來源/億邦動力
作者/成妍菁
對待反腐,互聯網大廠向來是毫不避諱。
早在去年12月末,馬化騰在騰訊員工大會上用“看完之后嚇死人” “觸目驚心”來形容內部貪腐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把業務無進展也歸咎于此,并當眾指出公司仍殘存許多有待整治的問題。
隨后李彥宏在百度內部的一次會議上,直言“騰訊的那些問題,百度也都有�!�
作為頭部互聯網企業之一,騰訊和百度在公開場合自揭傷疤、暴露家丑的勇氣值得敬佩,要知道互聯網反腐并非新鮮事,但如此不留情面的揭露內部腐敗問題卻屈指可數。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互聯網大廠已經肩負起社會責任的重擔,不斷向外界表明嚴懲貪腐,鏟除頑疾的決心。
不得不說,大廠的高調反腐,以及對涉案人員的嚴肅處理,以儆效尤,反觀大廠每一次的“反貪風暴”,其實都是一次從內到外的整治治理。
億邦動力經過梳理和盤點,為讀者帶來互聯網大廠的反腐舉措,是如何重拳懲治腐敗和修補漏洞的。
01
美團:
零容忍,春節中秋節也不放過廉潔宣傳
1月13日,美團公布2022年生態反腐公告,打響2023年互聯網反腐第一槍。
公告顯示,2022年美團共查處刑事案件41起,移送司法機關107人,其中涉及內部員工47人,生態合作商等外部人員60人,因廉潔合作問題清退且永不合作的合作商41家。
在2022年公布的刑事案件中,美團共查處員工涉刑事案件31起,包括收受合作商賄賂、侵占公司結算款、截留/竊取商家利潤款等多種案件類型,目前涉案人員均已被采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審、逮捕等強制措施。
其中,億邦動力梳理發現,美團優選事業部為美團的貪腐重災區,而貪污合作商賄賂則是貪腐的主要原因。
其實從2016年以來,美團每年都會發布生態反腐公告,對達到犯罪標準的涉案人員“零容忍”,無論內外,一律移送司法;對于涉及舞弊、賄賂等行為的合作商,無論大小,永不合作并堅決追究法律責任。
2017年美團聯合京東、騰訊、百度等14家企業成立“陽光誠信聯盟”,通過共享職場黑名單機制,一旦發現員工涉及腐敗、欺詐等違反商業原則的行為,該員工信息就會被公示到“陽光誠信聯盟”黑名單當中。
2020年,美團曾發布《美團廉潔合作五知道》,明確規定美團拒絕商業賄賂,禁止員工吃拿卡要,減少因腐敗行為產生不必要成本,幫助合作伙伴將更多優質資源投入到消費者服務當中。
本次也不例外,美團在公司內部發布“美團七條”廉潔自律宣言及美團廉潔合作五知道,提倡誠信經營,堅決反對商業賄賂和招待送禮,在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重要節日持續推送宣貫,并提供舉報渠道,不斷完善廉正制度,建設“廉潔美團,廉潔生態”。
02
騰訊:
數字化反腐,報銷數據一目了然
美團的反腐號角剛剛吹響,騰訊的反腐通報緊跟其后。
1月16日,根據“陽光騰訊”公眾號發布,2022年全年,騰訊反舞弊調查部共發現并查處觸犯“騰訊高壓線”案件70余起,100余人因觸犯“騰訊高壓線”被辭退,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推文中通報了18起案件,以及23家2022年新增永不合作企業。
在18起通報案件中,有10起為外部公司、外部人員謀取利益,并從中收取好處費的占最大比例,其中涉及最多的仍舊是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其余案件涉事部門主要來自CSIG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和IEG互動娛樂事業群兩大部門。
通報案件中涉案人員張萌(原PCG影視內容制作部組長)還因此沖上熱搜,據悉,張萌為外部公司謀取利益,并收取外部公司好處費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的案件,經法院審理認定,張萌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同時這也是通報案件中量刑最嚴重的一例。
面對企業內部腐敗問題,騰訊從2005年首次提出“騰訊高壓線”反舞弊制度,來預防、發現和打擊商業賄賂、職務侵占等一切舞弊行為。
據了解,2022年騰訊開始將數字化能力引入到反舞弊中,騰訊已將所有的報銷和外部供應商的數據全部匯集起來,加大內審內控的大數據分析,找到大部分低水平的問題,騰訊會在2023年繼續建設這方面能力。
03
京東:
每一次反腐都在公眾號上披露
正如劉強東曾說,“就算你只貪了10萬塊錢,也愿意花1000萬給查出來�!�
這樣的反腐決心,落實在行動上,便是京東長期以來形成的反腐健全制度。
早期通過建立《京東集團反腐敗條例》作為集團反腐敗的根本制度,并在后期出臺《京東集團舉報人保護和獎勵制度》,為鼓勵全體員工加強監督、共同打造健康良好的企業環境,京東設立反腐獎勵專項基金高達1000萬,同時上線了反腐網站廉潔京東,開通微信公眾號廉潔京東,聯合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治理商業環境。
從2016年以來,京東官方反腐微信公號“廉潔京東”每年都會公布京東集團反腐敗的典型案例,平均每年10起左右,主要涉及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涉嫌收受商業賄賂、侵占公司商品、向商家索要現金、禮品等。
眾所周知,供應鏈端的貪腐問題最大,由于涉及的人員和體系復雜,人員密集,貪腐問題往往較多,因此京東出了提升自家員工反腐意識,也對外部供應商及合作伙伴也持續宣傳京東反腐文化。
在對待腐敗問題方面,京東從來都是零容忍,任何腐敗事件涉及的人員均會被實名公告,從即日起,每查處一起公告一起,公司ERP公告、京東ME反腐公告及廉潔京東公眾微信號聯合發布。
04
快手:
對內強硬整治,對外絕不手軟
這幾年直播電商成為貪腐重災區,而快手作為內容平臺之一,在反腐方面也從未手軟。
為了加強企業商業道德建設,公司設有快手道德委員會提升商業管治能力。當內部員工的貪污訴訟案件發生后,公司從工作流程、人員設置等多個方面開展由打擊反舞弊案件過渡至反舞弊預防的廉正工作,加強廉正文化體系建設。
2022年4月22日,根據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的判決書顯示,快手原副總裁趙丹陽伙同喬軍、李磊,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好處費668萬余元,并將公司款項88.5萬元占為己有。對此,法院一審判處趙丹陽有期徒刑7年,罰金人民幣70萬元。
主要涉案人趙丹陽在2015年2月加入快手,此前主要負責優酷社區內容運營管理,2015年2月加入快手后在內容研究院部門任職。在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間,趙丹陽利用其負責快手內容評級部的職務便利,使用情婦喬軍提供的銀行賬號,收受鹽城外包公司負責人給予的好處費共計約人民幣668萬元。
除了受賄外,趙丹陽還利用職務之便,虛構外包員工工資、以及加班費等方式,侵占被害單位錢款。
此案從案件曝出到宣判持續大約兩年半時間,從2020年9月趙丹陽被警方被捕后,一度引發外界熱議,終于在2022年做出宣判,也為整個行業發出警示。
億邦動力了解到,快手持續優化對內對外廉潔機制,對內繼續實行快手員工接收外部禮品、利益沖突的申報機制,完善違規人員處罰流程和違規處罰全員通報機制,開展全員參與的快手廉正指數調研等專項治理行動;對外,完成外部合作伙伴廉潔承諾書的專項簽署,明確提出了商務合作中的反腐敗要求及責任機制,不斷加強自身的廉正合規建設,營造健康良好的商業氛圍。
05
字節跳動:
鼓勵內部舉報 獎金不設上限
伴隨平臺加速擴張,流量、資源也在向個別寡頭傾斜產生壟斷,這也導致部分平臺企業的相關崗位權力被濫用。
2022年6月2日,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公布一判決。字節跳動游戲視頻運營經理張佳鑫,利用負責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游戲運營的職務便利,向6家(位)入駐西瓜視頻的公司(作者)索賄107.77萬元。
2021年5月24日,張佳鑫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供述作案過程。7月1日,張佳鑫被逮捕。此案后由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向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提起公訴,最終,海淀區法院判決,張佳鑫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處有期徒刑1年8個月,并罰金6萬元。
同年11月26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字節跳動兩員工王宇迪、張凱迎因收受他人給予的錢財共計58萬余元,將對方指定內容推上抖音熱榜,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兩人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據了解,字節還在內部發布了舉報獎勵制度,對提供腐敗、危害信息安全等線索的員工,給予1萬元到100萬元不等,甚至不設上限的獎勵。
字節跳動的重拳出擊,無疑給外界樹立了一個互聯網企業應有的治理姿態,同時,也能借助社會和媒體的監督力量,引導企業內部人員遵紀守法,嚴格按照公司章程辦事。
06
阿里巴巴:
蔣芳,反腐的金字招牌
23年送7名高管鋃鐺入獄
提到互聯網大廠反腐,怎么沒有“反腐老哥”阿里巴巴。
2022年阿里內部并未傳出相關貪污案例的通報信息,但阿里年末的一次重大人事變動,我們不妨把它看作是阿里反腐舉措的重要信號。
對于其他部門的架構調整暫且按下不表,其中“反腐女王”蔣芳將擔任集團CPO這條人事變動,無疑是一次對于反腐的未雨綢繆,要知道阿里巴巴此前在集團任命上往往傾向于“年輕者居上”,但在CPO的位子上卻一直選用“多年老人”,而此番蔣芳的人事任命足以看出公司對內部腐敗的重視和決心。
談起蔣芳,無人不知其鐵拳力度。曾經在職23年時間內,將7名高管送入監獄,蔣芳的鐵面無私已經是阿里巴巴反腐倡廉的一塊“金字招牌”,阿里歷來對原則問題堅決不妥協,對腐敗零容忍,無論職位高低。
2012年阿里成立“廉正合規部”,主要職能為腐敗調查、預防及合規管理,該部門獨立于各業務線內審及內控部部門,只向集團CPO匯報,調查權限上不封頂。
2015年,阿里又增設了“阿里首席平臺治理官”一職,隨后阿里巴巴聯合碧桂園、復星、美的、順豐、世茂、萬科等企業成立了中國企業反舞弊聯盟,幫助企業實施反舞弊行動和制度建設,推進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凈化商業環境。
截至目前,百度、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大廠尚未公布過去一年的內部反腐情況。
坦白來說,當企業或者任何組織規模逐漸擴大,增長和效益達到一定階段后,腐敗現象必然出現,從古至今無一例外,即便是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也深受其害。
但互聯網大廠主動剜除這顆毒瘤,無疑是為其他企業做出表率,也讓外界看到互聯網大廠的反腐決心,所謂慈不掌兵,義不行賈,大廠比誰都知道這個道理。
在政府合規化監管、媒體的監督等多方合力下,互聯網行業的反舞弊體系建設也在大幅提速,互聯網行業也在逐步邁向健康態勢。
與其說互聯網反腐是查處一批貪腐員工,倒不如說是通過完善制度,減少腐敗滋生的土壤,不斷優化市場競爭空間,共筑健康的商業環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