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中國換帥,汪軼卸任法定代表人
來源/青眼號外
撰文/辰龍
近日,青眼號外注意到,強生(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強生中國”)發生工商資料變更,汪軼卸任法定代表人,由Declan Timothy Rooney接任,且后者公示的職位為董事長。
對此,強生中國相關公關人員回復青眼號外,稱“目前沒有收到人事變動的相關通知”。但據一位不愿具名的強生中國內部人士透露,汪軼或已不再擔任強生消費品中國區總裁,“可能被調到亞太(區)”。
01
強生中國來了新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2月,原強生消費品中國區總裁鄧旭去往壹網壹創擔任CEO后,強生消費品中國區總裁一職由汪軼接替。據了解,2001年從中山大學數學系畢業后,汪軼就投身于快速消費品行業,曾在寶潔、伊利等多家知名快消公司任職。
上任以來,汪軼掌舵的強生消費品中國區業務取得了不小的成績。2021年雙11期間,強生消費品旗下的露得清品牌線上渠道銷售總額首次破億。同月,強生消費品攜旗下城野醫生、露得清、艾惟諾、Rogaine培健、李施德林等7大品牌亮相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進博會,并帶來多款全球首發產品。
彼時,汪軼曾在第四屆進博會現場向青眼表示,線上化是中國消費者的選擇,我們今天整個線上規模是5年前的7倍。據其透露,“今年(2021年)強生消費品線上的整體生意,相比去年實現了近45%的增長,明年強生消費品線上線下占比將達到5:5的水平,且線上占比將進一步擴大。”
除了發力線上外,汪軼將中國市場的數字化創新比作“燈塔”,并表示,“從中國到亞太到全球,強生消費品都將‘digital first’作為核心理念,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動整個消費品的數字化轉型。”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除不再擔任強生中國的法定代表人(下稱“法人”)外,此前由汪軼擔任法人的上海噯呵母嬰用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法人均發生了變更,且接任者均為強生中國個人健康護理總裁Declan Timothy Rooney(注:官方中文名字為戴康瀾)。
截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還披露,目前Declan Timothy Rooney戴康瀾已擔任強生中國董事長。
截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另外,去年強生中國的大股東也發生過變更。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22年6月27日,強生中國投資人(股權)由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變更為杰露泰理(上海)投資有限公司。據了解,杰露泰理(上海)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5月12日,由Declan Timothy Rooney戴康瀾擔任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其股東由美國強生公司和比利時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組成。
02
或與分拆計劃有關
那么,戴康瀾是誰?
據強生中國官方資料顯示,2021年,強生中國個人健康護理業務成立后,便由戴康瀾擔任總裁一職。據了解,此前戴康瀾在澳大利亞、新加坡、越南、美國等多個國家履職,并已在個人健康護理領域深耕十余年。
另有公開資料顯示,在擔任強生中國個人健康護理總裁前,戴康瀾曾在強生亞太地區擔任相關業務高管。
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強生中國發生的一系列工商資料變更,或與強生分拆消費品和健康護理業務,并成立獨立上市公司有關。“汪軼可能是調往了亞太區。”前述不愿具名的強生中國內部人士則稱,“目前強生中國健康與消費品整個業務轉到一個新公司了,包括OTC藥品,整個組織架構也發生了改變。所以,強生中國是換人了。”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11月,強生宣布對公司進行自1886年成立以來的最大一項分拆重組計劃,意在將消費品和健康護理業務獨立分拆,創立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Kenvue;而另一家公司則專注于藥品和醫療設備業務,即為“新強生”。
彼時,強生消費品中國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這是開始,未來強生消費品中國該如何發展,目前尚未得知。”
強生官方則表示,“新的消費者健康公司Kenvue預計在18至24個月內完成分離。屆時,該新公司將擁有強生、李施德林、露得清和艾惟諾4個價值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78億元)的大品牌和20個價值超過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17億元)的品牌。”
消費者健康公司Kenvue標志
據了解,Kenvue整體業務分為皮膚健康/美容板塊、基礎健康板塊和個人護理板塊,皮膚健康/美容板塊營收占比為30%,包括露得清、艾惟諾、城野醫生、大寶等在內的16個品牌。
今年年初,路透社、彭博社等媒體公開報道,強生旗下消費者健康業務Kenvue申請作為一家獨立公司上市,使這家醫療保健集團離完成其135年歷史上最大規模重組又近一步。報道稱,“根據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文件,Kenvue在2021年的凈銷售額為1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4.96億元),高于2020年的1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4.23億元),其可能成為今年最大的IPO之一。”
03
劍指歐萊雅、聯合利華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此次分拆計劃,主要營收來自制藥業務與醫療器械的強生,展現了其在美妝個護領域深耕的決心。Kenvue首席執行官Thibaut Mongon公開表示,“定位上,Kenvue意欲與寶潔和歐萊雅等公司展開競爭。”
截自Kenvue招股書
Kenvue也在其招股書中提及,“在皮膚健康與美容市場,拜爾斯道夫、歐萊雅、寶潔、聯合利華與自有品牌是其主要競爭對手。” 據公開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強生實現總收入為949.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44.54億元),同比增長1.3%,全年凈利潤為179.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17.8億元),同比下降14.1%。
截自強生2022財年全年財報
其中,制藥業務收入525.6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66.35億元),醫療器械業務收入274.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59.61億元),美妝個護業務歸屬的消費者保健板塊收入為149.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13.84億元),占強生總營收的15.75%。
不難看出,目前制藥和醫療器械業務仍是強生的營收主力。汪軼曾公開表示,未來強生消費品會堅定不移地運用自身的科技和產品、鮮明的品牌特征,更加全面、多維度的滿足消費者需求。但其也坦言,“強生消費品的品牌體量在整個集團中的占比目前并不突出。”
事實上,強生在化妝品領域的表現也稱得上可圈可點。據青眼發布的全球美妝十強排名顯示,截止2022年前三季度(1-9月),歐萊雅依舊穩居第一,化妝品銷售額逾2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1.31億元),聯合利華緊隨其后,銷售額為196.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31.09億元);雅詩蘭黛銷售額為11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6.89億元),排名第三。強生則排名第四,其銷售額為111.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9.28億元)(詳情見青眼文章《8100億,全球美妝十強來了》)。
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球美妝十強排名當中,強生已由2020年排名第七,一舉沖到2021年的第四名,且強生在2022年前三季度也保持住了這一排名席位。此外,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曾公開表示,“中國不僅是強生全球業務發展最快、增長貢獻最大的市場之一,更成為了強生全新的創新戰略市場。”
由此可見,面對大有可為的中國美妝市場,從分拆業務、簡化結構到強生中國發生工商變更,強生無疑意在通過一系列的戰略之舉,以謀求在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中發揮更大的能量。
注:除非特別說明,文內貨幣單位已按實時匯率換算為人民幣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