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西貝,這樣實現自己的現代化
來源/筷玩思維
記者/趙娜
在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提出“中餐現代化”這個概念時,中國餐飲業的“現代化”已經進行了四十年。在這四十年中,有很多標志性現象為這個進程做出標記:國有老字號的復興、民營餐廳的誕生、麥肯洋快餐在華經營、國八條出臺、團購及外賣平臺大戰、餐飲業邁入資本化及信息化、三年疫情大浪淘沙……
當時間來到2023年,現存的大型餐飲連鎖品牌也正是在這個現代化進程中一步步探索、找準方向,在最終立于行業高地的這些巨頭中,西貝的故事相當典型。
現在,“中餐現代化=傳統中餐烹飪藝術+現代食品科學技術+現代化管理手段”這個等式,已被做成銘牌掛在了賈國龍辦公室顯眼的位置,以此來總結過去,也提示西貝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8月11日于北京召開的餓了么商盟游學上,賈國龍又再次深入闡述了這個議題,因為對于行業而言,中餐現代化是中國現代餐飲行業四十年積淀的結果,也是整個中國餐飲業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圖注:左二為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右二為餓了么總裁方永新、右一為餓了么COO諶偉業
從莜面村到兒童餐,談西貝的現代化實驗與實踐
在中餐正餐BAT里,相比于海底撈的管理、外婆家的性價比,圍繞著西貝,業內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它的定位。從創始人賈國龍1988年在老家內蒙古臨河開出一家咖啡廳起,“西貝究竟是什么”就隨著市場的變遷調整,而在定位變化的背后,更應當看到的,卻是中式正餐究竟如何適應中國人餐飲消費的需求。
這一切,都離不開餐飲本身的現代化進程。
提起“現代化”這個稍顯抽象的概念,在我們認知中一般包含了幾個過程:農業的發展、產品的商品化、科技創新、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其實在中餐的現代化中,農業的發展帶來的供應鏈提升、餐飲的商品化、管理的技術創新也正是主旋律,同時還囊括了標準化、數字化、流程化、智能化等。
不同的餐飲品牌的發展過程,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印證這種變化。比如海底撈最終發展出了蜀海供應鏈并成為其上市的強力支撐,外婆家薄利多銷的餐飲商品化模式也被后來眾多品牌借鑒。
相比之下,西貝則兼顧了供應鏈和性價比,幾乎所有充分商品化的、暢銷的經典餐品,無不是基于優質食材的供應能力。消費者可以在門店的宣傳片看到其走遍西北的草原、平原、山野、鄉村、沙漠尋找到天然地道的優質食材的過程,而這些富有感染力故事的背后,西貝在多地設有生產基地與工廠,切切實實支撐著幾百家門店都能用上同樣品質的食材。
比如說西貝的主打特色食材“莜面”,為了從源頭把控食材品質,西貝在內蒙古武川縣開辟了占地12萬畝的有機莜麥基地,從播種到維護,全程不施化肥和不打農藥,全靠自然干預。
圖注:西貝武川有機莜麥基地
再比如西貝長久以來的暢銷單品“酸奶”,則是來自于在內蒙古正藍旗設置的奶食生產基地,專門供應草原優質生牛乳,使用草原益生菌株發酵制成的酸奶味道香,讓顧客通過一杯酸奶就記住了它獨有的西北風味。
更科學的種植技術、更現代的養殖技術、更高效的央廚、更系統的物流布局……正是基于這些底層現代化能力,西貝才敢于在后來涉足功夫菜、品質外賣等業務。
隨著疫情期間外賣業務的擴張以及疫情過后預制菜賽道的火爆,西貝也開發了其它地域的菜品以及西貝兒童餐、中國堡等創新產品,但食材標準和供應方式依然走著現代化的節奏。特別是專業兒童餐,可以說是西貝踐行中餐現代化的一次“匯報表演”。
2017年西貝就提出“家有寶貝,就吃西貝”的口號,此后西貝兒童餐經歷了多次迭代,直至2022年6月“西貝專業兒童餐”正式發布。在此之前,兒童餐是以附加品的形式出現的,市場的積極反饋讓西貝意識到,兒童餐是家庭友好餐廳定位的一個絕佳突破口,西貝開始從頭搭建團隊來進行項目研發。
所謂專業兒童餐,要達到安全、營養、美味的“專業”,同樣要以食材為根基——只選用草原羊肉的瘦肉部位來做嫩烤羔羊小串,用每頭牛身上適合做牛排的部位肉來做嫩烤牛排小串,以此來保證專業兒童餐的易消化;獨立的兒童餐研發團隊與中國營養學會注冊營養師合作,依托西貝的食材供應鏈,來保證專業兒童餐的營養均衡。
舉全集團之巧力,西貝兒童餐最終大獲成功,“西貝莜面村兒童客流年均服務近500萬人次”、“最受歡迎產品‘蘋果香烤雞翅兒童套餐’至今賣出超170萬份”的數據在業內引發關注。即使疫情之下,西貝專業兒童餐業務也實現了逆勢大幅增長,2019年到2022年兒童餐營收增長415%。
可以說,如果沒有三十多年的供應鏈體系、新品落地體系的搭建,這樣的結果是很難達到的。西貝兒童餐可以說是西貝實踐現代化的一個集大成標桿,但并非終結。
美食平權是西貝餐飲現代化的終極目標
西貝提出了一個終極夢想——“一頓好飯,隨時隨地”,想讓每個人可以平等地吃到美食。在現代商業的語境下,它同義于“讓美味的產品以各種形式、在各種場景觸達到所有用戶”。
這幾乎是一種完美的狀態,但并非不可觸及。首先是在技術層面的探索。
美食之所以美,一方面來自于食材,一方面則來自于烹飪技術。在食材好的前提下,即使簡單的烹飪方式也需要準確到位,才能表達好菜品的風味。西貝提出保證“道道都好吃”,無疑是中式正餐連鎖業的標準化做到高水準的一場挑戰。
西貝的研發人員在全國各地搜集并學習菜品,研發總部則設標準化導師,專門負責把他們和星級大廚研發的新菜品進行配料量化和流程化,然后由門店的廚師落地;在西貝門店后廚,操作臺配有定時器、溫度計、刻度勺等工具,以此來精準復刻每一個步驟。
從原產地到食物生產環節,再到前端品牌表達,渠道、模式、概念、推廣......西貝在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得做到科學布局、有的放矢,最終才能規模化應用到全國門店的生產經營系統當中。最終結果,就是降低顧客“得到”美食的成本。
讓全國各地西貝的顧客都能在餐廳享用相同的美味,這只是第一步,讓家庭場景下的用戶足不出戶也能輕松享用西貝的餐品則是下一步,這就涉及到了外賣和餐飲零售產品。
行業的發展加上疫情后受到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不少餐飲品牌都積極提升預制能力,將自己餐廳的菜品研發成預制菜品,而這對于西貝并非新事物。西貝的預制菜叫“功夫菜”,已經有了幾年的積累,因為它在工藝和高科技上下足功夫,從口味、食品安全以及食用方便程度上,已經極大縮小了半成品菜和現制菜之間的差距。
圖注:西貝功夫菜將門店同款美食“搬至”線上
這種差距一般來自于三個環節:制作環節、保鮮環節和運輸環節。在制作包裝上,西貝使用了-40℃急凍鎖鮮技術、空氣加熱炒制、專利保鮮包裝的創新技術;物流則依托在全國設立各大分倉,聯合社會知名的第三方服務商將產品穩定、高效交付至門店及顧客。
再加上西貝的數字化,讓其管理水平也在提升,新品研發效率、成功率也有目共睹,疫情之下,在2019年到2022年,包括西貝功夫菜在內的西貝零售業務3年增長257%、西貝外賣業務3年增長86%,覆蓋到的人群范圍仍在不斷擴大。
用“科技”干掉“科技”
剛剛進入21世紀初,科技就已經發展到5G、3D打印、云計算、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了,有人戲稱,AI可以取代一切“師”,比如畫師、教師、設計師、工程師……唯一不能取代的是廚師。
道理很簡單,因為人要生存就必須得吃飯,但絕不想吃滿是“科技與狠活兒”的食物,最終追求的一定是“美味”。對于中餐更是如此,無論現代化的生產手段如何演進,中國人的味蕾記憶、對“中國本味”的追求不會消失。
在這樣的背景下,再看西貝的兩次店型迭代,實際是西貝對中餐理解的加深、對整個產業進行的布局。
正如賈國龍提出的中餐現代化包含著“傳統中餐烹飪藝術+現代食品科學技術+現代化管理手段”,而數字化則是鏈接這三者的工具,也是支撐西貝現代化管理體系的一種底層能力,用科技工具將科技化為無形,以此來實現配料表清空、達到產品全面有機化。
西貝內部有句話,“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而只有數據,才可以從最微觀層面提供問題預警、決策依據。
西貝投入重金在數字化建設上,首席信息官周昕管理著一支上百人的技術團隊,這個配置在當下的中國餐飲企業中算是高配。
當西貝內部進行一個業務決策或進行一個項目匯報時,參與決策者會優先從數智部調取相關數據、結合財務數據一起進行分析;對門店分析時,數字化的精準表達能讓決策者清楚地拆分出增長結構,進而后續對“富礦”加大投入——總之,數字化能力讓西貝能夠更準確的“聽見前方的炮火”,而不是憑直覺、靠經驗。
數字化的基礎是信息化,在餐飲市場的推動下,西貝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可以追溯到2010年,相當早就已開始積累數據。從2012年左右,西貝開始走進購物中心時就陸續取消收銀臺、將一代店升級為三代明檔店。到2015年左右,門店開始有手機結賬的終端、開始成立自己的數字團隊。
圖注:三代店的誕生使西貝莜面村獲得爆發式的發展
在前廳客用系統建立起來之后,西貝又開始往后端延伸,把整個的財務系統、門店的KDS生產看板系統全部都連通在了一起。現在西貝全國300多家門店前一天的實時營收數據,第二天早上會發送到所有核心高管的手機上。
有了這些基礎建設,西貝得以迅速扶正和優化經營動作,在2017年左右,西貝便邁入了最快的發展周期,從幾十家門店開始快速擴張。
目前西貝從后端供應鏈到前端門店生產系統等一些主要的應用系統,都是由西貝數字化團隊研發,如數字化工具飛書多維表格,西貝食品工程部有數百個產品研發的項目放在多維表格上管理;西貝的外賣體系和甄選商城,將門店會員與線上會員匯入自己的會員池,進行延伸服務和深度運營……
在一系列數字化和管理理念的加持下,西貝正試圖用“科技”干掉“科技”,讓西貝的中餐經營進入徹底的現代化模式。
結語
從1988年在內蒙古巴盟臨河的康德樂咖啡廳雛形誕生,西貝如今已進入35歲的“熟齡”,也成長為中式正餐頭部品牌,在全國57個城市管理著近360家門店。
回過頭來看,它幾乎每一個腳步都踩在“中餐現代化”的進程關鍵點上,最終成為中餐現代化的貼切闡釋,也難怪掌舵者賈國龍會在多年實踐后,最終得出這一概念。
現代食品科學技術的日臻成熟,讓西貝的“美食平權”理想得以一步步落地,但當下整個中餐業都在追求高效率、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現代化餐飲模式,西貝要將傳統中餐烹飪藝術無差別地服務于普羅大眾,還有大把的發揮空間,眼光也還需要更加長遠。
正如同中國現代化的征途未曾停止一樣,中餐現代化也一直處在現在時。以西貝為代表的中式餐飲標桿企業,仍有很多領域需要持續探索、不斷精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