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太古匯補完最后拼圖?
來源/觀點網
撰文/陳玲
廣州太古匯將迎來擴建。
9月6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批前公示,擬對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387號101房廣州文化中心,即廣州太古匯的文化中心部分進行加、改、擴建工程。
原建筑地下設置汽車庫、設備用房,地上設置藝術中心、電影院,現申請將地下三、四層、地上部分調整為商業。
圖片來源: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太古匯是太古地產位于廣州的大型綜合發展項目,由太古地產開發建設并運營管理,位于廣州市天河中央商務區核心地段,總樓面面積約35.8萬平方米(不含文化中心),由一個大型購物商場、兩座甲級辦公樓、廣州首家文華東方酒店及酒店式服務住宅、一個文化中心構成,共有718個停車位。商場及辦公樓部分于2011年開幕。
資料顯示,此次規劃調整的文化中心樓面面積約5.2萬平米,已空置十年之久,權益屬于廣州日報集團旗下的廣州大洋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追溯回2001年,廣日拿下石牌橋項目的開發權,太古地產之后獲得55%股權,并由雙方組成合營企業,合資37億元持有及發展“廣州報業文化廣場”(太古匯前身),之后太古地產進一步增持項目股權至97%,但文化中心產權仍留在廣日手中。
隨著商場、寫字樓、酒店陸續開放,文化中心完工后卻空置了十年之久。
一直以來,廣州太古匯的發展問題突出,主要是地面層數不足且單層面積不大導致零售界面過于緊張。所以,奢侈品牌/潮奢品牌進入太古匯開店,需先于公共區域設立臨時鋪位等候正式鋪位。
另外,目前廣州太古匯在運營的只有商場、寫字樓、酒店,缺少影院和文化休閑場所,作為一個地標性的商業綜合體,功能不齊是一個減分項。文化中心項目擴建規劃中,也明確“地上要設置影院和藝術中心”一點。
根據規自局官網公示,此次擴建建設單位為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對于項目破冰,有分析認為,規劃調整涉及地上部分調整為商業,有望委托太古進行運營。
一位分析人士稱,如果能夠實現的話,不僅能夠擴充太古匯零售面積,還能彌補廣州太古匯缺一個好影城遺憾,地下停車問題也能夠得到改善。
觀點新媒體獲悉,太古地產深耕內地多年,已在北京、廣州、成都、上海、西安、三亞的核心地段持有8個大型商業發展項目的權益,
截至2023年中期,太古地產于內地物業組合樓面面積為2280萬平方呎(權益為1480萬平方呎),已落成物業約1410萬平方呎,870萬平方呎正在發展中。截至期末內地投資物業估值為1060.27億港元,其中集團應占權益為767.8億港元。
目前,該企業在內地市場已落成的物業組合有7個,“太古匯”定位頂奢購物中心,屬于盒子式Mall;“太古里”定位部分頂奢加潮流的開放型、低密度街區形態購物中心。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疫后消費復蘇明顯,2023年上半年,太古地產內地投資物業組合的租金收入總額為22.38億港元,較2022年同期上升26%,當中廣州太古匯零售銷售額和租金收入總額較同比上升16%及4%,于2023年6月30日的租用率為100%。
太古地產對未來市場看好,預計市場對零售樓面的整體需求穩定,并在下半年穩步復蘇。在廣州和成都,奢侈品牌零售商對零售樓面的需求殷切,上海的奢侈時裝、化妝品和時尚生活品牌零售商及餐飲行業商戶對零售樓面的需求將會穩定,而北京的零售銷售及市場對零售樓面的需求將會穩步恢復。
信心體現在投資上,太古地產于去年3月宣布1000億港元投資計劃,計劃投放500億港元于中國內地拓展業務,目標是在2032年前將中國內地總樓面面積增加一倍。
截至8月4日,已承諾投資計劃總額約為390億港元,其中,中國內地為170億港元。已落實的重點項目包括位于西安以零售為主導的綜合發展項目——西安太古里,以及位于三亞以零售為主導的發展項目——三亞國際免稅城三期。
太古地產表示,將繼續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一線城市作出投資,在成功收購成都遠洋太古里余下百分之五十權益后,將會在廣州、上海、深圳尋求零售業務發展機遇。
“中國內地仍是太古地產未來發展的核心市場,并看好發展前景,尤其是許多國際品牌有意在中國內地擴展業務,商場樓面的需求殷切。”白德利表示。
就在9月4日,太古地產宣布通過旗下兩家全資附屬公司分別提交投標,收購持有上海浦東新區兩宗地塊的兩家公司各40%股份,太古地產是這兩宗公開掛牌出讓的唯一合資格競買人。
據悉,地塊1為“洋涇地塊”,位于浦東新區洋涇區域黃浦江沿岸,地塊2為“前灘21號地塊”,位于浦東新區前灘國際商務區。
洋涇項目估值約165.32億,前灘項目資產估值約138.76億,總資產約304億,40%股權對應資產估值121.63億,扣除項目公司的負債后,擬交易對價為約97.1億。
若太古地產成功收購這兩宗地塊的股份,將與陸家嘴開發一起將兩個地塊發展作零售、辦公、文化及住宅用途。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