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漢堡攻入北上廣,餐飲界的“拼多多時代”悄悄來臨
來源/電商在線
撰文/成如夢
2012年,塔斯汀誕生,以售賣披薩為主。
但做了7年,塔斯汀的門店始終沒有突破100家。2019年,創始人魏友純決定改變方向,從披薩轉戰漢堡,并喊話要做一個中國人自己的漢堡品牌。
這個口號在當時并沒有引來什么關注,中國漢堡既不夠高級也不夠有想象力。中產消費群體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高品質消費,但新中式烘培、新茶飲咖啡才是當時消費賽道的明星,投資機構們搶著參與“虎頭局”和“墨茉點心局”的投資,“樂樂茶”于2019年4月的單筆融資約2億元。
四年后的年初,經濟重啟,消費復蘇,但年輕人的消費態度卻發生了變化,開始回歸精打細算的新中式生活。
“虎頭局”成為疫情后第一家瀕臨倒閉的新消費公司,“墨茉點心局”被爆退出浙江,“喜茶”和“奈雪的茶”前后腳放開了加盟,并將價格降低到20元以內,“樂樂茶”被“奈雪的茶”收購,而當初客單價在20元左右的“塔斯汀”搖身一變,成為投資人爭先恐后都想參與的項目。
近期據多家媒體報道,塔斯汀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約70億元。雖然后續被塔斯汀方否認,但毋庸置疑的是,塔斯汀確實已經成為漢堡行業,甚至是餐飲行業不可忽視的存在。極海品牌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塔斯汀在營門店6184家,已經超過麥當勞,僅次于華萊士和肯德基。
當省錢、高性價比成為當下新中式的消費之道,塔斯汀的崛起更像是消費時代的縮影,“單人套餐19.9元,包括一個雞腿漢堡,一份小食,以及一杯飲品。如果是團購,14.9元就可以買到兩個香辣雞腿堡”,因為價格劃算也被外界戲稱為更適合打工人的“窮鬼套餐”。
變化的背后是市場愈發趨于理性,餐飲行業或許正在進入“拼多多時代”,一場關于消費性價比的浪潮悄悄席卷而來。
01
小鎮漢堡攻入一線城市
相較于在一線城市講高端故事,瞄準高消費人群的高級品牌們,塔斯汀選擇了和蜜雪冰城一樣樸實無華、但又符合消費市場現狀的路子:大力發展下沉市場上的加盟商兄弟,把原材料賣給他們賺個差價。
靠著4年快速發展的5000多家加盟門店,塔斯汀實現了遠超預期的發展速度。據36氪報道,塔斯汀今年預計實現收入50億元。
塔斯汀官網顯示,除去房租和水電費用之外,加盟一家65平米的門店,至少還需要45萬。其中包括3.88萬元的加盟費(終身),1萬元的品牌保證金(不開店后沒有違規行為會退還),前三年一共1.5萬的品牌使用費(第4年續簽之后一年一交,之后每年1.2萬),設計費用、裝修費用和設備費用按照店面實際情況為準。
圖源:塔斯汀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營業額還要另外進行抽點。營業額<13萬元的時候,不抽點;營業額≥ 13萬元的時候,抽取營業額的3%;營業額>20萬元的時候,做階梯式抽取,20萬元營業額抽取3%,高于20萬元的部分,抽取營業額的6%。
而且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除了生鮮和雞蛋,其他的原物料都需要由公司統一進行訂購。
也就是說,塔斯汀和蜜雪冰城一樣賺的不只是加盟費,在加盟費之外,還要賺原材料的差價,以及門店營業額的抽點。
但相較于蜜雪冰城“自產自銷”的模式,塔斯汀并無自建工廠,售賣的原材料主要來自于合作的面團廠、印刷廠、貿易公司等。
總的來說,塔斯汀更像是一個賺差價的中間商。
即使如此,仍然擋不住熱情的加盟商們前仆后繼——一家塔斯汀的新店從篩選到正式開業的全部流程至少需要3個月,每家門店的申請人(要求出生年齡在1983-2000年)需要攜帶2個骨干門店人員(要求出生年齡在1983-2005年)一起參加培訓,其中一人需要下到直營店培訓2-3個月。據塔斯汀一位招商人員透露,目前只有10%不到的申請者能夠成功加盟。
圖源:加盟商手冊
很多網友都在社交平臺表示,在填寫加盟意向后未得到回復,還有的面談后未通過審核。但據窄門餐眼數據數據顯示,2021和2022年塔斯汀非別新增了2432和3119個加盟商。
看起來塔斯汀更像是一個原材料的搬運工,賺的都是加盟商口袋里的血汗錢,但為什么還有這么加盟商上趕著送錢?
歸根結底,塔斯汀吸引加盟商的方式只有一個最樸素的道理:有錢可賺。
據相關人士透露,塔斯汀單店的月均銷售額平均在18萬左右,綜合毛利率可以達到45%左右,扣除營業額扣點,員工成本,租金、水電,保守估計加盟一家塔斯汀一個月可凈賺3萬,比大部分都市白領的工資還高。
而夸張收入的背后是塔斯汀對消費市場趨勢的正確把握,除了價格定位在華萊士和麥當勞肯德基之間的空白價格帶,風格定位為“中式漢堡”之外,同時還抓住了線上營銷,吃到了本地生活的紅利。
今年2月份,塔斯汀獲得抖音本地生活團購帶貨榜銷冠,抖音團購里的六種套餐,主打的34.9元的雙人餐賣出245萬單,總計超過500萬單,金額接近2億元。
賺錢才是硬道理,加盟商們自然用腳投票。今年8月,塔斯汀在北京的第一家店正式開業,這個從福建一個小鎮出發的漢堡品牌正式攻入一線城市。
02狂飆背后的隱憂
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
但實際上,大部分塔斯汀的門店都是2022和2023年新開的,處于回本周期之內。“塔斯汀門店綜合毛利率在45%左右,最快回本周期是1年半,這和地理位置,經營情況也都有很大關系” 上述招商人員表示。
“而2019年以及之前,加盟塔斯汀只需要20萬元左右,申請通過率在70%以上,只要資金沒問題,基本上都可以通過申請,回本周期在6個月左右。”
更重要的是,當下一些塔斯汀門店雖然營收高,但利潤卻很薄,很多顧客都是在線上買的團購券,“抖音團購直播間里,2個香辣雞腿堡只要14.9元”。雖然招商人員表示,團購活動中的商品差價有公司補貼,但也有加盟商表示,“顧客大部分都是使用團購券,看起來很熱鬧,但扣除成本之后所剩無幾”。
這意味著當下沖著塔斯汀名氣而去的加盟商,是否還能夠賺到錢,多久能正常回本,這些都是一個未知數。
盡管門店總數已經超過麥當勞,但相較于“麥門”的忠實信徒,塔斯汀的品牌影響力還遠遠不夠。缺少品牌力,就缺少核心競爭力,只要還有資本的商家大規模鋪設開店,以更低的價格賣同樣的產品,就能輕易搶走市場份額。
在整個中式漢堡的賽道上,除了塔斯汀,還有“楚鄭漢堡”、“林堡堡”、“肯衛汀中國漢堡”、“賈國龍中國堡”等多個中式漢堡品牌層出不窮,更別說還有不少塔斯汀的模仿者,塔詩汀、塔樂汀等等。放大到整個漢堡賽道上,同樣主打下沉市場的“派樂漢堡”已有2078家門店,“貝克漢堡”已開設1566家門店;而十幾元價格的卷餅、煎餅同樣可以作為中式漢堡的替代品。
塔斯汀的產品能否持續保持競爭力,不斷增強品牌力,幫助在價格高位加盟的商家賺到錢,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從模式看來,塔斯汀仍然是比較傳統的加盟模式,主要靠加盟商賺差價。
雖然魏友純曾做過華萊士的加盟商,但塔斯汀卻并未沿用華萊士的加盟模式。已經擁有2萬+門店的華萊士主要是通過“門店眾籌”的模式,將員工或合作者變成門店合伙人,把員工、合作伙伴、公司三者的利益綁定到了一起,大致股權結構是“433”,營運團隊出資40%,外部門店開發團隊占30%,剩下30%歸公司后勤、其他門店利益者,包括上游供應商、配送、倉庫、裝修等等。員工的主人意識更強,忠誠度更高,對店鋪經營負責,門店閉店率也低。
塔斯汀走的是另一條路子,合作伙伴和公司總部利益無法做到完全一致。當下以低價換流量,打出品牌知名度的策略,勢必會減少加盟商的利潤,長期以往很可能會引發加盟商的不滿。塔斯汀的名氣不斷擴大,現實中的加盟商卻一邊承擔著不斷上漲的成本,一邊面對無限拉長的回本周期。
這對于一個并未自建供應鏈,收入完全依賴于下游加盟商們的品牌來說,風險更為集中。靠加盟商賺錢的塔斯汀要做更長久的生意,或許也需要思考,如何幫加盟商賺到更多的錢。
03
打工人苦吃飯久矣
目前看來,以低價拿捏打工人的心,是塔斯汀成功的真諦。洞見研究院發布的《2023中國消費趨勢洞察》中指出,有超過30%的受訪者認為,在選擇品牌時會更青睞實惠、性價比高的品牌。
今年,餐飲“刺客”刀刀刺向年輕人的錢包,“只有發工資那天敢吃麻辣燙”“月薪兩萬吃不起老鄉雞”“月薪一萬吃不起面包”等話題頻上熱搜。
從各大美食博主測評10元吃飽、15元吃好的工地盒飯和流動盒飯攤,到被全網討論的15元40個菜的東北盒飯自助,再到現在和小孩、老人搶飯的“小飯桌”以及社區食堂,背后都是“打工人苦吃飯久矣”的生動寫照。高性價比的一餐,能俘獲到無數消費降級后注重性價比的年輕打工人。
在此環境下,聚焦下沉市場的生意一舉成為頂流。年輕人不再沉迷高消費,更受歡迎的是性價比更高的產品。而塔斯汀的成功更像是時代的一個縮影,“14.9元兩個漢堡,還要什么自行車”。
同時走紅的還有1L裝的“屌絲飲料”——飲料的大瓶裝版本,“不是因為小瓶喝不起,只是因為大瓶更有性價比”。據鏡觀臺今年夏天的報道,不少便利店店主都表示,相較于往年,今夏大瓶飲料的銷量明顯增多,“去年大瓶裝的飲料大概可以占到總體進貨量的三分之一,但今年已經和小瓶裝的對半開了。”
便利店里的大瓶裝飲料
喜茶、奈雪比賽降價,最后連主打高端的星巴克,都開始買一贈一,14.86元兩杯,海底撈的客單價從2020年的110元降低至104.7元。
大城市經濟發達,消費風潮總是在這里迎風起航,然后在中小城市蔓延。但近年來走紅的一眾餐飲品牌卻走了相反的路徑,在縣城市場打開局面,從小鎮走到一線城市。
“下沉市場王者”的蜜雪冰城,2021年營收突破百億,全國開店已經2萬家。實際上早期蜜雪冰城的創始人也曾想做一個光鮮亮麗的高端品牌,只是結果并不如意。模仿蜜雪冰城起家,主打極致性價比,主攻下沉市場的甜啦啦,都已經悄悄開出了6000家門店,甚至已經在籌備上市事宜。
在餐飲老板紛紛喊難的同時,被外界稱為“平民之光”的薩莉亞營收卻時隔14年再次創歷史新高。前不久,日本薩莉亞發布預測稱,2024財年(截至2024年8月)的合并凈利潤將比上財年增長59%,達到82億日元(約為人民幣4億元)。
在北上廣,主流消費觀已經變為:更高性價比,把錢花在刀刃上。大家都在捂緊錢袋子,一份錢掰成兩份花,原先想做高端大店的人,現在也都開始看向下沉市場。塔斯汀團購14.9元,可以買兩個香辣雞腿堡,39.9元可以買到2個漢堡+2個小食+2杯飲品,兩個人吃完全夠一頓午餐。在打工人一頓午餐,動輒50元起步的環境下,塔斯汀的走紅似乎不足為奇。
當蜜雪冰城、薩莉亞的業績不斷創造新的紀錄,塔斯汀的門店從小鎮開進一線,十幾元的性價比套餐席卷一線城市,這或許也意味著餐飲行業的“拼多多時代”已經悄悄來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