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LV旁的頂奢早餐店,撐不住了!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撰文/內參君
曾想把油條高端化的網(wǎng)紅早餐店
目前全國僅剩4家!
昨日,據(jù)界面新聞的報道,廣東最后一家桃園眷村也徹底關閉了。
內參君了解后得知,該關閉門店位于深圳萬象天地,目前鋪位已被圍擋。這是桃園眷村的深圳首店,萬象天地在2017年開業(yè)時引進,當時位于里巷美食街。
桃園眷村開業(yè)后,一度引發(fā)過打卡熱潮,然而新鮮感褪去后,市面上也出現(xiàn)不少質疑其產品太貴、味道一般的聲音。
2020年萬象天地原LG層改造成美食空間food lab,而桃園眷村從里巷撤出,轉戰(zhàn)到food lab如今的位置,并且在2021年9月以全國首家桃園眷村·福利社的形象重新開業(yè)。不想,經(jīng)過兩年營業(yè),品牌最終還是再次閉店了。
巔峰時期在全國擁有40多家門店的桃園眷村,目前全國范圍內僅剩下4家還在正常營業(yè)。其中1家在曾作為“大本營”的上海,2家在成都,剩下1家在廈門。
據(jù)天眼查信息,桃園眷村的所屬公司上海眷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經(jīng)被紅字標注了包括限制高消費、股權凍結、被執(zhí)行人等標簽。
該公司最近一條風險信息出現(xiàn)在大約一星期以前,關聯(lián)司法案件為與太古匯(廣州)發(fā)展有限公司相關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而桃園眷村所屬公司被列為被執(zhí)行人,執(zhí)行標的約117萬元。
此外,大量與桃園眷村相關聯(lián)的深圳、北京等分公司顯示注銷狀態(tài)。
“早餐界的愛馬仕”敗走前
曾排隊兩小時,一天翻15桌!
2014年,桃園眷村在上海泰州路開出首家門店,門店設計主打復古風,采用雙層的玻璃房,面積合計400平方米。寫意、木頭、復古,是“桃園眷村”店內設計的三個關鍵詞,加上七八十年代裝修復古工業(yè)風打造的文藝就餐環(huán)境,在當時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作為一家早餐店,比起門店面積和裝修,更噱頭的是門店選址——毗鄰LV。
2016年,一篇名為《他在LV邊上開了家燒餅油條店,火遍上海灘,網(wǎng)紅們?yōu)槌陨弦豢诟试概抨爟尚r》爆款營銷文,讓桃園眷村成為當年最火的餐飲品牌之一。
桃園眷村的客單價并不便宜,8元的油條, 10元的豆?jié){、22~32元不等的燒餅、58元一碗的面……可謂是“早餐界的愛馬仕”,但這并不能阻擋消費者對桃園眷村的熱衷與追逐。
據(jù)彼時澎湃新聞的報道,桃園眷村做到了一天15次翻桌、消費者排隊兩小時來吃的盛況。
桃園眷村的擴張也曾一路順風。2017年,桃園眷村完成首輪融資后,計劃未來3~5年在全國布局80家傳統(tǒng)店、500家標準店。截至2017年底,桃園眷村遍布全國13座城市,上海、北京、杭州、蘇州、南京、武漢、廈門、合肥、重慶、成都、深圳、溫州以及香港。
2018年,立足于網(wǎng)紅餐飲的火熱,桃園眷村還曾一度開放了加盟,門店數(shù)量達到高峰。
這背后,不乏品牌講了好故事的功勞。
首先,所謂的“眷村”,原本是指早年大陸遷至臺灣的人及其眷屬而建的村子,臺灣有900多個眷村,其中桃園縣最多。它代表的是一種兩岸情誼,一種對過去的眷戀。桃園眷村借“眷村文化”,初衷是用味覺喚醒人們的記憶,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
所以單從品牌名上講,就是滿滿的情懷。
在發(fā)展初期,品牌就十分懂得利用軟文營銷,把故事與品牌結合起來,將飯團、豆?jié){等平常的小吃提升了一個檔次,給予消費者打卡嘗鮮的理由。此外,線下門店的裝修同樣也在講故事。
在任何一個桃園眷村的門店,都有隨處可見的小情懷。他們在碗底寫詩,“我愿為你磨盡我的一生”,還為小朋友開辟一個“小眷村”區(qū)域,讓消費者體驗豆?jié){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正如桃園眷村表示,“讓餐廳的每一樣東西,每一個角落都能自成一道風景,擁有小趣味,餐廳就有了自帶話題的網(wǎng)紅屬性。這樣的餐廳才適合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
在“情懷營銷”下,消費者似乎真的認為豆?jié){油條“貴得很合理”。2018年,桃園眷村年營業(yè)額超6600萬,訂單量達113萬,是某知名連鎖早餐營收的3.4倍。
然而
網(wǎng)紅效應崩塌后……
實際上,桃園眷村的沒落在口罩時代到來前,就已經(jīng)開始了。
最初,桃園眷村作為更早一批網(wǎng)紅餐飲品牌,確實吃到了一波紅利,后來許多餐飲店紛紛效仿,一時間,各種稀奇古怪的網(wǎng)紅店如雨后春筍。
這時候,品牌包裝似乎就不再那么管用了,因為長期主義更需要的是產品和服務。當品牌無法給予消費者持續(xù)的新鮮感時,沒有過硬的產品和服務支撐,一家網(wǎng)紅餐飲很可能就走到了末路。
沒有持續(xù)的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或許是桃園眷村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主因。
從桃園眷村的菜單來看,開業(yè)幾年,它的主打產品基本上就沒怎么變過,依然還是豆?jié){、油條、燒餅、飯團,品類非常單一。另外早餐這樣一個消費場景最多也就半小時左右,桃園眷村沒有成功打造出具有社交屬性的第三空間,也沒有什么延長消費者停留時間的手段。
從2019年開始,桃園眷村就開始陸續(xù)被曝出關店新聞,偏偏這時又遇上口罩時代的重創(chuàng),其過重的門店模型所需要的成本,在當時成為了一種“負擔”。
“敗”在性價比時代
再回首,桃園眷村的崛起,顯然是“時代”所賜。
在那時,人們心甘情愿為故事和體驗買單,順應了過去“消費升級”的趨勢。但如今是“性價比”時代,豆?jié){油條賣得再貴也是豆?jié){油條,一頓早餐五六十塊,儼然不是大眾群體的消費水平。
曾經(jīng)的餐飲業(yè)可以“三分靠口味,七分靠故事”,成全了桃園眷村的橫空出世,但現(xiàn)在的消費者眼里,恐怕更多的是“油條就應該是油條的價格”。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