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餐飲品牌“抄底”香港
出品/時代財經APP
作者/王言
過去一年,港人北上深圳消費已經成為一股風潮,另一邊,一眾內地餐飲品牌也紛紛選擇南下,在香港開出首店。
最近,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照片稱,內地茶飲品牌書亦燒仙草即將開出香港首店,選址旺角東站閘外,開業時間待定。相比書亦燒仙草,“雪王”蜜雪冰城進入香港的腳步更快。去年12月,蜜雪冰城就在香港旺角開出首店,如今開業一月有余,其門外依舊大排長龍。
香港旺角地鐵站方圓500米已經成為了內地茶飲品牌的集結地。除了蜜雪冰城外,這里還聚集了茶救星球、LINLEE手打檸檬茶、茉酸奶等眾多內地品牌。此外,在香港各大商圈,太二酸菜魚、農耕記等內地餐飲品牌也如同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此前,因為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內地餐飲品牌并未在香港有太多布局。但近幾年,香港餐飲及零售業受挫,部分商鋪租金持續下跌,內地餐飲品牌開始補上市場的空白。
01
拔高定價,仍是“性價比殺手”
蜜雪冰城在內地一直有著茶飲界“價格屠夫”之稱。在香港,“雪王”風采依舊。
在旺角蜜雪冰城店,門口的電子屏不斷播放著“雪王送福利,龍年樂淘淘”的宣傳語,同時還滾動介紹幾款人氣熱銷產品,分別為售價17港元的“新鮮冰淇淋”以及15港元的“蜜桃四季春”。
仔細翻看蜜雪冰城在香港的菜單可以發現,雖然相比內地其產品定價已經有了明顯的上調,但依然對當地競品有很大的“殺傷力”。比如在內地售價為7元(人民幣,下同)的珍珠奶茶,在香港售價為16港元;售價7元的雪王大圣代在香港售價為14港元;售價10元的草莓啵啵在香港賣到20港元。匯率換算后,蜜雪冰城香港店的售價比內地貴不少。
香港居民Jennie告訴時代財經,在當地,本土奶茶、咖啡品牌的產品價格在20-30港元不等,比如街邊的一家普通糖水店,一杯珍珠奶茶價格一般在25港元左右。
總體來看,雖然相比香港本地品牌的定價要低,但內地餐飲品牌南下后大多選擇不同程度地上調產品價格。
已經在香港開店的茶救星球、LINLEE手打檸檬茶等,定價邏輯大多與蜜雪冰城類似。例如,茶救星球的主打產品“苦瓜檸檬茶”在內地售價為15.8元,在香港為29港元;LINLEE主推的“招牌手打檸檬茶”在內地為18元,在香港為30港元。
早早把內地產品下調至20元以下的喜茶,其香港門店的產品售價則普遍在30元上下,比如其近期上新的產品“輕芝沫·龍躍紅”在內地售價為19元,香港售價則為35港元。
在香港,內地咖啡品牌Manner最便宜的產品為濃縮咖啡和美式咖啡,單杯售價20元港幣,其他產品價格普遍在30港元以上。相比之下,Manner內地門店的美式咖啡售價為15元,普通奶咖價格約在15-20元。
餐飲品牌同樣如此。2023年9月,湘菜連鎖品牌農耕記在香港佐敦新寶廣場開業。其裝修風格與內地門店相似,延續了“鄉村懷舊風”,但客單價卻存在不小的差異。大眾點評顯示,農耕記香港門店的人均消費為180元,內地為90元左右。
此外,呷哺呷哺旗下的高端品牌湊湊火鍋在尖沙咀門店的人均消費為329元。同樣位于尖沙咀的一家海底撈門店,人均消費也達到251元。而在廣州,這兩個品牌的人均消費分別為150元和110元。
內地餐飲品牌在香港采用與內地不同的定價策略,與當地更高的人力成本不無關系。據蜜雪冰城香港門店此前發布的招聘海報,其店長/調飲師的月薪在15000-22000港元區間,兼職店員50-60港元/小時。
時代財經注意到,香港本土餐飲品牌譚仔米線在近日發布的招聘啟事顯示,其店員月薪最高可達1.7萬港元,廚房/洗碗工最高1.75萬港元,兼職店員收入為60-65港元/小時。
02
租金回落,內地品牌“抄底”
除了人力成本外,租金成本也一直是餐飲品牌布局香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不過,在過去幾年,香港零售及餐飲業受影響較大,不少老字號食肆先后結業,各大商圈店鋪的租金也處于多年來的低位。
根據中原地產的數據,2023年12月香港市場共有約292宗商鋪租賃成交,同期的商鋪租賃總金額約3135萬港元,金額較2023年11月下跌約19.5%。
這也成為內地餐飲品牌以更低成本進軍香港市場的好時機。
一位中原地產中介告訴時代財經,過去兩年,香港物業的租金成本已經滑落至相對較低的位置,核心商圈的商鋪租金對比2018—2019年的高點接近腰斬。他表示,從去年開始,一些內地餐飲品牌就一直活躍在銅鑼灣、旺角等人流量較大的商業區,待到店鋪租金達到其心理價位,以便開設門店。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去年6月,香港尖沙咀新港中心一零售區域以大約每月700萬港元的價格租出,交易涉及三層樓,合共8萬平方英尺,租客為一家餐廳及娛樂集團。而在2008年,快時尚品牌H&M曾以每月700萬港元的價格在同一位置租下兩層樓。
另據界面新聞報道,2023年入駐香港旺角的廣東網紅茶飲品牌“林香檸”,店面承租價格約為每月13萬港元,而在4年前,該鋪位的月租金為25萬港元。
在香港從事消費品牌策劃工作的Waston告訴時代財經,香港黃金點位的店鋪租金已從三四年前最高點大幅滑落,即使目前消費復蘇,但租金上漲有限,此時在香港開店,仍可省下不少成本。他舉例稱,在旺角地鐵站附近,一間10多平米的小商鋪,最高月租金曾達到18萬港元,如今可能只需要不到10萬港元。
除了租金等因素外,內地餐飲品牌南下開店,也與當地政府不遺余力招攬內地餐飲品牌赴港開店有關。
去年10月,香港投資推廣署就與香港駐京辦聯合北京市商務局,舉辦面向北京市餐飲類企業的投資香港推介會活動。該活動就香港營商環境、香港餐飲行業投資機遇、赴港投資備案審核要點、香港各類人才入境計劃等進行專題宣講。
2017年8月,在香港投資推廣署的協助下,內地餐飲品牌絕味食品在港鐵旺角站內開設首間香港分店。截至2023年末,后者在香港已有47間分店。
近日,香港投資推廣署也發布公告稱,其將協助九毛九旗下品牌“太二酸菜魚”在香港開設4家門店,并稱太二巨資落戶香港反映當地飲食業蓬勃景氣。
03
是門面,也是出海跳板
對內地餐飲品牌來說,香港地位特殊,其既與內地文化相近,同時國際化程度較高,可以作為出海的跳板。
Waston表示,對于內地品牌而言,香港市場體量雖然不大,但其國際化的視野和平臺,對于前者建立品牌形象也有一定的幫助。此外,通過在港開店,內地品牌可以在飲食文化、消費習慣、食品安全和消防安保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但他也指出,香港餐飲行業水準較高,競爭激烈,一旦過了消費者的新鮮期,而品牌方未能建立起知名度和口碑,也很難長期生存下去。
目前,已經有不少內地餐飲品牌將香港作為跳板加速出海。同時,在香港開出一家門店,對于不少內地餐飲品牌來說,也可以起到吸引市場目光的作用。
零售行業專家王國平對時代財經分析稱,有融資需求的餐飲企業,希望通過在香港開店增加與潛在投資人的觸點,樹立樣板以吸引資本目光;另一方面,則是有加盟需求的品牌,可以通過在香港開店證明其實力并增加話題性,吸引內地投資人的加盟。
對進軍香港的內地品牌而言,近年來的市場變化的確為其“南下”開店提供了良機。不過,隨著香港本土品牌的逐步復蘇,商場租金提高,它們也將迎來更大挑戰。
眼下,香港消費復蘇的趨勢已十分明顯。以商鋪空置率為例,據中原地產統計, 2023年度香港多個核心消費區商鋪空置率出現改善,其中港島區商鋪空置率的改善情況較為明顯,灣仔區2023年12月的商鋪空置率僅有5.7%,較2022年同期的12.87%大幅下跌約7.17個百分點,中環區目前的空置率為8.18%,較2022年同期的12.9%減少4.71個百分點。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1月4日公布的2023年11月零售業銷貨額則顯示,2023年11月香港零售額同比增長15.9%。
如何在消費者的新鮮期過去之前打開市場,是內地餐飲品牌們在香港立足的關鍵。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